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善正

作品数:23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关节
  • 5篇椎间盘
  • 4篇血浆
  • 4篇血小板
  • 4篇膝关节
  • 4篇细胞
  • 4篇骨折
  • 4篇富血小板
  • 4篇富血小板血浆
  • 4篇干细胞
  • 3篇性关节炎
  • 3篇生物学
  • 3篇退变
  • 3篇椎间盘退变
  • 3篇疗效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性
  • 3篇骨性关节
  • 3篇骨性关节炎
  • 3篇关节炎

机构

  • 23篇东南大学
  • 2篇江苏省苏北人...
  • 2篇浙江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建湖县人民医...

作者

  • 23篇王善正
  • 14篇王宸
  • 11篇郭玉冬
  • 4篇芮云峰
  • 3篇陆军
  • 3篇贾军
  • 2篇周岳来
  • 2篇张海翔
  • 2篇钱方媛
  • 2篇张学军
  • 2篇李永顺
  • 1篇常青
  • 1篇张金华
  • 1篇李永刚
  • 1篇陈辉
  • 1篇谢珏
  • 1篇邱丽丽
  • 1篇董佩龙
  • 1篇唐晓波
  • 1篇谢鑫荟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祝您健康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椎间盘退变体内模型建立的最新进展
2017年
椎间盘退变模型是研究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和治疗的基础。目前兔是最适合构建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动物,它具有操作简单、饲养方便、价格合适、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兔椎间盘退变体内模型建立的方式主要分为异常应力模型、机械损伤模型以及化学损伤模型三大类。本文作者综述了最近关于兔的椎间盘退变体内模型的建立方法,并介绍各个模型退变的特点,以便于后期实验能更好的来选择椎间盘退变模型。
俞佳斌王宸王善正陈翔溆马良彧贾军郭玉冬马雪倩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模型建立
线缆固定技术治疗老年髌骨下极骨折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运用爱惜邦行髌韧带编织固定,结合钛缆捆扎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入院的42例老年髌骨下极骨折患者资料,男18例,女24例,年龄59~72岁,闭合骨折38例,开放骨折4例(均为Gustilo I型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2.8 d(8 h^5 d)。术中先采用爱惜邦对髌韧带编织缝合后复位骨折,经骨隧道固定于髌骨上极,再结合钛缆环扎固定,必要时加用张力带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术后患者随访8~28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12周,无伸膝无力、无内固定移位及断裂者。术后8个月按照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平均28.9分,其中优33例,良9例,优良率100%。膝关节稳定性良好,末次随访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伸直-1°,屈曲127°。所有患者股四头肌力5级,行走恢复至术前状态。[结论]线缆固定技术可有效的治疗老年髌骨下极骨折,固定牢固可靠,特别适用于髌骨下极骨块较小、骨质疏松的患者,有利于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是治疗老年髌骨下极骨折一个简便可行的方法。
郭玉冬王善正陈翔溆陈辉芮云峰王宸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线缆
有一种手麻叫“手机肘”
2020年
45岁的李先生半年前感觉手部发麻,刚开始以为是颈椎病引起的,没太重视。渐渐地,他发现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拇指出现了乏力、使不上劲的情况,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医生为李先生进行了检查,并建议他做一个肌电图检查,结果提示有尺神经损害。
张金华王善正程守勤(整理)崔玉艳(整理)刘敏(整理)
关键词:肌电图检查手麻颈椎病手部无名指乏力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比较复方倍他米松与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16例单侧中重度KO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男15例,女43例;年龄45~80(66.45±6.31)岁;骨性关节炎的Kellgren-Lawrence(K-L)分级,Ⅲ级42例,Ⅳ级16例;病程4~8(5.25±2.21)年;予膝关节注射1 ml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对照组男13例,女45例;年龄45~80(64.89±6.41)岁;K-L分级,Ⅲ级43例,Ⅳ级15例;病程4~10(5.41±2.35)年;予以膝关节联合注射4 ml玻璃酸钠和1 ml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3、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共55例患者获得6个月完整随访,有3例患者因疗效不佳,改用其他治疗方案,于第3个月退出。对照组共56例患者获得6个月完整随访,有2例患者因疗效不佳,改用其他治疗方案,分别于第1、3个月退出。治疗前后各时间点,两组VAS评分、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VAS评分、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KOA患者,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与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两者长期疗效均不佳。
王善正郭玉冬张学军王宸
关键词:骨关节炎玻璃酸钠复方倍他米松膝关节
大鼠骨髓来源与前交叉韧带来源MSCs体外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大鼠骨髓来源与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来源的MSCs体外增殖及成骨、成软骨、成脂分化潜能的差异。方法取SPF级6周龄雄性BN大鼠10只,体质量200~220 g,无菌条件下分别取大鼠骨髓及ACL,贴壁法培养获取BMSCs与ACL来源MSCs并进行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CD34、CD45、CD90和CD29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行成骨、成软骨及成脂体外诱导多向分化能力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ALP、骨钙蛋白、RUNX2、BMP-2、分泌性磷蛋白1(secreted phosphoprotein 1,Spp1)]、成软骨[Ⅱ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Ⅱα1,Col2α1)、软骨聚糖蛋白(Aggrecan,Acan)、Sox9]及成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2,PPARγ2)、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第3代ACL来源MSCs与BMSCs形态相似,均表现为贴壁生长的长梭形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示,两种细胞均表达CD29、CD90,基本不表达CD45及CD34。CCK-8法检测示,ACL来源MSCs的吸光度(A)值(1.11±0.08)显著高于BMSCs(0.7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9,P=0.023);ACL来源MSCs的细胞集落数[(53.00±5.51)个/孔]亦明显多于BMSCs[(30.67±4.84)个/孔](t=3.045,P=0.038)。经成骨、成软骨、成脂体外诱导培养21d后,BMSCs及ACL来源MSCs均表现为茜素红、甲苯胺蓝及油红O染色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ACL来源MSCs的BMP-2、Spp1、Col2α1、Acan、Sox9及PPARγ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BMS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L来源MSCs比BMSCs具有更强的体外增殖能力,在相同体外条件下更易向软骨分化,是一种有潜力的促进腱骨愈合的种子细胞。
郝滋辰吴浩李阳王善正陆军
关键词:BMSCS增殖分化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对急诊肢体复合组织缺损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对急诊肢体复合组织缺损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到2021年9月选择在本院急诊的下肢复合组织缺损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给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下肢外侧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与随访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急诊修复治疗,所有皮瓣都创面都Ⅰ期愈合,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换药次数、术后上皮组织完全覆盖创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皮瓣血供优良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8%(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血肿、伤口感染、血管危象、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27.3%(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的皮瓣保护性感觉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8.8%(P<0.05)。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在急诊肢体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皮瓣血供优良率,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远期的皮瓣保护性感觉状况。
苏广炎王善正张海翔陈翔溆郭玉冬
关键词: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急诊
大鼠椎间盘髓核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及培养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目前椎间盘髓核组织的细胞组成和特性仍未阐明。目的:旨在建立大鼠椎间盘髓核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并对其体外多项分化潜能进行鉴定。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盘髓核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进行三系诱导分化,将成骨、成脂和成软骨分化作为实验组,基础细胞培养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低密度培养获得的髓核来源细胞早期可形成葵花样细胞集落,克隆样生长。第3代后,细胞形态趋向均一,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成骨诱导28 d,实验组茜素红染色阳性,且RunX2、osteopontin及osteocalcin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成脂诱导21 d,实验组油红O染色阳性,C/EBPα及PPARγ2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成软骨分化诱导21 d,实验组番红O快绿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aggrecan和Col2a1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可见成年SD大鼠椎间盘髓核组织中可分离培养出体外呈克隆样生长的细胞群,且有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发生定向分化的潜能。
芮云峰王善正谢鑫荟孙明辉林禹丞李刚王宸
关键词:干细胞椎间盘髓核间充质干细胞II型胶原
双钢板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24例第1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女7例;年龄为27~65岁,平均33.5岁;骨折根据Green分型:Ⅰ型(Bennett骨折)6例,Ⅱ型(Rolando骨折)13例,Ⅲ型(关节外骨折)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2.3d(8h至7d)。采用背侧纵形切口,复位骨折后予2枚微型锁定钢板从背侧及桡侧固定骨折。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情况及手指关节功能等。术后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定患者疼痛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手指关节总活动度评分标准评定患指功能。结果24例患者术后获8~28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本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9,12周(平均10.5周)。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为0~3分,平均1.5分。末次随访时按照手指关节总活动度评分标准评定患指功能:优20例,良4例,优良率为100%。2例患者主诉手指活动过多后出现酸痛。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皮肤感染、裂开、第l腕掌关节脱位、钢板断裂、移位、皮瓣坏死及软组织激惹等并发症,患者骨折愈合后外观未见明显成角及旋转畸形。结论双钢板内固定可有效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可提供双平面可靠固定,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期进行手指关节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内固定方式。
郭玉冬钱方媛王善正俞佳斌马良彧贾军王宸
关键词:掌骨骨折骨板
急性闭合性和开放性跟腱断裂手术疗效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交叉编织缝合结合Kessler缝合手术治疗急性闭合性和开放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采用交叉编织缝合结合Kessler缝合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分为A组和B组,并进行系统随访,对患者术后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切口并发症、末次随访AOFAS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交叉编织缝合结合Kessler缝合手术治疗急性闭合性和开放性跟腱断裂短期疗效良好。
胡元斌李永顺周岳来刘冬季明亮王善正
关键词:跟腱断裂闭合性开放性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椎间盘退变: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背景:椎间盘退变是下腰痛的常见原因,椎间盘内的微环境和细胞环境发生变化是诱发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但目前仍无确凿证据表明退变发生的机制。目的:针对当前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椎间盘退变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方法:设计综述的撰写结构,在万方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中分别输入中、英文检索词,分析所得文献的摘要及内容,通过纳入和排除得到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尽管手术治疗中晚期椎间盘退变有显著疗效,但对于早期退变,仍没有较好的保守治疗方法。富血小板血浆可以促进组织愈合和再生,已被诸多学者用于椎间盘退变模型的治疗中。细胞学实验及动物实验证明,富血小板血浆可以有效延缓甚至逆转椎间盘早期退变;临床试验表明,下腰痛患者接受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后疼痛有所改善,将富血小板血浆和其他生物学治疗结合,能够显著改善椎间盘退变。目前的大多数实验都局限于细胞学和动物学研究,临床治疗的报道少之又少,加之富血小板血浆的提取方法、注射剂量以及最佳注射时间都无统一标准,而对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不良反应也知之甚少,故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椎间盘退变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马良彧王善正郭玉冬陈翔溆俞佳斌贾军王宸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椎间盘退变髓核细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