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
- 作品数:38 被引量:169H指数:8
- 供职机构: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更多>>
-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冬季厦门市大气颗粒物PM10、PM2.5中水溶性组分及污染类型的变化研究
- 2013年1月厦门市进行PM10、PM2.5中水溶性组分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冬季PM10、PM2.5中水溶性组分占质量浓度的比例分别为50.0%、65.4%,SO42-、NO3-、NH4+是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成分,SO4...
- 王坚庄马展张杰儒赵丽娟
-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污染评价
- 文献传递
- 厦门市VOCs排放特征及光化学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利用排放因子法和浓度实测法,研究厦门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2013年移动源、植物、工业源排放VOCs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7.0%、33.9%、19.1%;同时,植物排放的稀烃比机动车高1倍;利用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的特性研究了本地区光化学污染过程;揭示了本地区植物排放的VOCs比移动源和本地工业源更容易产生光化学污染的特点以及O3的区域传输特征,提出优化树种减少光化学污染的建议措施。
- 王坚
- 关键词:VOCS排放特征光化学反应
- 基于GIS的厦门市区机动车尾气扩散模拟被引量:8
- 2010年
- 通过实测,确定机动车排放因子,计算道路线源污染源强.结合GIS技术,应用HIWAY2、CALINE4模型模拟厦门市区机动车尾气NOx、PM10的扩散,并验证与分析模拟结果.研究表明,选取的扩散模型对PM10的模拟值比实测值平均偏低4.03%,对NOx的模拟值比实测值平均偏高1.98%,即所用模型能较准确地定量模拟厦门市区机动车尾气污染扩散状况.
- 施益强王坚曹超黄厔李其峰
- 关键词:GIS机动车尾气可视化
- 厦门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环境影响、控制技术及动态管理系统研究
- 王坚黄屋曹超宋伟建吴宇光施益强等
- 该课题通过对厦门市机动车道路行驶工况,机动车状况调查,台架试验、隧道试验,研究厦门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评价厦门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水平;建立厦门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扩散模式,用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预测,根据厦门...
- 关键词:
- 厦门市光化学污染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根据2012年厦门市区空气中O3的监测数据及2013年4月至5月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的在线监测结果,研究了厦门市O3和PAN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厦门市光化学污染特性及其污染物的传输规律;探讨厦门市的气候条件对光化学反应的影响,比较植物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厦门市工业排放的VOCS对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 王坚赵丽娟黄厔
- 关键词:O3PAN光化学污染污染特征
- 厦门市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2
- 2014年
-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克里格插值与空间相关矩阵,研究厦门市SO2、NO2、PM10和PM2.5污染浓度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提取人口密度、道路面积比重、建设用地比重、地表温度及植被指数等空气污染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数据,划分研究区为生态区、居住区与工业区,定量评价了污染物浓度与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并识别出各污染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污染浓度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工业区-居住区-生态区递减的空间特征,其主要受工业排放和机动车排放的影响;SO2与除地表温度外的其他影响因数均有较强空间相关性,PM10和PM2.主要与道路面积比重、建设用地比重具有较强相关性,NO2则与道路面积比重的相关性最强,污染浓度与影响因数空间相关性呈现出工业区-居住区-生态区递增趋势;与按照行政区的划分相比,工业区、居住区、生态区的划分显得更为合理。
- 施益强王坚张枝萍
- 关键词:空间信息技术空气污染
- 主因子分析法在厦门市可吸入颗粒物源解析上的应用初探
- 利用主因子分析法对厦门市大气中PM10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影响厦门市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有四种:汽车尾气、工业污染、土壤风沙尘和海盐粒子,其中汽车尾气排放和工业污染占第一位,贡献率为58.8%,其次为土壤风沙和建筑...
- 张学敏庄马展王坚曹超
-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源解析主因子分析汽车尾气
- 文献传递
- 厦门市环境空气污染特征与气象因子影响分析
- 本文总结了厦门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特征,并对主要气象因子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不同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曹超庄马展王坚
- 关键词:空气污染空气质量气象因子
- 文献传递
- 开放式长光程差分光谱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系统及仪器故障诊断处理
- 本文根据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特点及差分光谱的工作原理,在实施自动监测中可能产生测量误差的过程,提出开放式长光程差分光谱法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系统,并根据各质控步骤出现的信息进行仪器故障诊断,提出处理故障的办法,以保证监测数据准...
- 王坚
- 关键词:环境监测系统空气质量
- 文献传递
- 厦门市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2.5的时空特征及其相关性被引量:7
- 2020年
- 基于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产品、PM2.5地面监测数据以及气象数据,运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回归分析,采用总体与局部、一元与多元相结合的方式,对厦门市AOD与PM2.5的时空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OD时空变化明显,月均值最高1.133、最低0.635,分别出现在4月和1月,季均值呈春、夏、秋、冬递减趋势,年均值呈缓慢上升趋稳再略微下降态势;沿海和厦门岛AOD整体较高,较低值主要分布在西北、北部和东北区域。PM2.5总体上呈现与AOD相似的时空特征,时序上具有明显季节特征,空间分布上季均值的较大值主要分布在中部沿海,较低值则多出现在西北部和东部。AOD与PM2.5一元线性回归总体上呈中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5;局部相关系数间存在明显差异,整体上比总体相关性略低,平均相关系数为0.432;引入气象因子的AOD与PM2.5多元线性回归平均相关系数为0.625,其中的三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相对最好,且拟合效果不随因子数量的增加而变优。
- 施益强陈坰烽王坚黄宝燕吴君陈颖锋肖钟湧
- 关键词: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