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明

作品数:13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组织工程骨
  • 8篇血管
  • 7篇血管化
  • 6篇磁共振
  • 5篇缺损
  • 5篇灌注
  • 5篇成像
  • 5篇磁共振灌注
  • 4篇骨缺损
  • 3篇骨组织
  • 3篇成像监测
  • 2篇四肢
  • 2篇胫骨
  • 2篇灌注成像
  • 2篇恒河猴
  • 2篇磁共振成像
  • 2篇磁共振灌注成...
  • 1篇单边外固定
  • 1篇单边外固定架
  • 1篇动物

机构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王学明
  • 8篇裴国献
  • 6篇金丹
  • 6篇魏宽海
  • 5篇唐光辉
  • 4篇江汕
  • 2篇王永刚
  • 2篇曾宪利
  • 2篇陈滨
  • 2篇黄媛霞
  • 2篇张元平
  • 1篇王永刚
  • 1篇王珂
  • 1篇曾宪力
  • 1篇杨素敏
  • 1篇曾俊岭
  • 1篇张洪涛
  • 1篇任高宏
  • 1篇张文高
  • 1篇汪群立

传媒

  • 5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八届全国显...

年份

  • 7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监测被引量:10
2004年
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关键环节是它的血管化,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监测应当遵循灵敏、可定量、无创、无辐射、低成本的原则。本文对目前常用的一些监测方法进行综述,通过对比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认为磁共振灌注法是监测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为适宜的方法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王学明裴国献
关键词:血管化磁共振灌注
兔股骨干缺损模型的制备及在组织工程骨实验中的应用被引量:33
2005年
目的为组织工程骨修复负重骨缺损的研究提供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测量兔股骨干基本解剖数据,用于指导制备模型。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取4~5个月龄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分别制备10、15、20mm的股骨干中段骨和骨膜缺损,并用普通钢板螺丝钉固定股骨。4、8、12周时分别摄X线侧位片进行定性分析,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DXA)做骨密度扫描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每个时间点分别取2只动物取材做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兔股骨解剖数据:兔股骨长94.1mm;股骨干中点横径7.4mm,矢状径5.8mm;骨皮质厚度:屈侧最厚,内、外两侧次之,伸侧最薄,平均1.2mm;髓腔略呈椭圆形,其横径与矢状径相差约1mm,取其平均值,髓腔直径4.1mm。骨缺损动物大体观察、X线片、骨密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显示:10mm骨缺损组均于8~12周出现骨性愈合;15mm和20mm骨缺损组直至12周仍未见骨愈合。结论在不桥接和填充任何材料的情况下,钢板螺钉固定的兔股骨干15mm以上的实验性骨缺损不能自行愈合,可用于组织工程骨修复负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王永刚裴国献张洪涛张元平王学明
关键词:动物实验组织工程骨
恒河猴体内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监测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采用X线、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磁共振灌注成像三种不同方法监测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情况,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实验于2005-05/08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13只成年雄性恒河猴的26条下肢,取1条下肢用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培养,其余25条下肢分为5组:β-磷酸三钙+骨髓基质干细胞+血管束组、β-磷酸三钙+血管束组、β-磷酸三钙+骨髓基质干细胞组、单纯β-磷酸三钙组、空白对照组,5条/组。β-磷酸三钙直径12mm,长度20mm,横截面呈C型。血管束来源于恒河猴胫骨内侧皮下隐动脉分支,其外径约0.8~1.0mm。②13只恒河猴麻醉后,取胫前直切口,沿胫前肌与胫骨间隙进入。于胫骨外侧放置7孔AO重建钛钢板,除第4孔外其余孔2.5mm钻头钻孔,3.5mm丝攻攻丝后钛螺钉固定。于钢板第3~5孔之间用线锯锯断胫骨,切除该段相应骨膜,造成2cm的段缺性骨与骨膜缺损。然后根据动物分组填入各自相应材料,制备动物模型。③各组术后4,8,12周行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并计算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最大线性斜率(SSmax)及基线值(SIbaseline),拍摄恒河猴胫骨X线片并计算其透光度,同时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并计算摄取比值。结果:实验选用13只成年雄性恒河猴的25条下肢,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术后骨缺损区X线检查结果:各组骨缺损区透光度随着术后周数的延长均呈现不同的下降趋势。与术后4周比较,术后8,12周β-磷酸三钙+骨髓基质干细胞+血管束组均明显下降(P=0.001);与术后8周比较,术后12周β-磷酸三钙+血管束组、β-磷酸三钙+骨髓基质干细胞组均明显下降(P=0.002,P=0.021)。②各组术后骨缺损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结果:β-磷酸三钙+骨髓基质干细胞+血管束组、β-磷酸三钙+血管束组、β-磷酸三钙+骨髓基质干细胞组、单纯β-磷酸三钙组感兴趣区同位素计数比�
王学明裴国献金丹魏宽海江汕唐光辉
单边外固定架在创伤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王学明黄媛霞
关键词:单边外固定架骨缺损治疗大段骨缺损四肢创伤性严重外伤植骨治疗
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猕猴胫骨缺损模型的建立及初步观察被引量:38
2005年
目的通过对猕猴的解剖和实验,初步建立一种可行的利用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猕猴胫骨段性缺损的动物模型。方法对一只自然死亡的猕猴进行新鲜解剖,观察其胫骨的形态及周围知名血管束的解剖路径;将10只猕猴双侧胫骨(共20处)制成中段20mm骨-骨膜缺损模型,随机平均分成2组,实验组在缺损处填塞由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和具有特殊外型(侧槽和中空管)的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体外构建的复合物,在中空管内移入隐动、静脉的一段,组织工程骨外被带蒂深筋膜;对照组只填塞组织工程骨。另取2只猕猴的无填充物胫骨缺损作对照。钢板螺钉固定。在4、8、12周时间点分别行放射线检测,墨汁灌注标本,组织学检测及标本大体观察。结果各时间点上,实验组在成骨、血管化程度及材料吸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填充任何材料的缺损无愈合。各组猕猴术后一般表现无差异;术前、术后表现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组实验所建立的猕猴胫骨段性缺损修复模型及组织工程骨血管化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为组织工程骨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曾宪利裴国献金丹唐光辉王学明刘晓霞曾俊岭张文高
关键词: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猕猴骨缺损Β-磷酸三钙
磁共振灌注成像监测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在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年恒河猴体内制备胫骨20 mm的骨缺损,随机分为5组,A组:β-磷酸三钙(β-TCP)+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血管束;B组:β-TCP+血管束;C组:β-TCP+BMSCs;D组:β-TCP;E组:空白对照。术后4、8、12周行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并计算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的最大线性斜率(SSmax)和基线值(SIbaseline),拍摄恒河猴胫骨X线片并计算其透光度。结果术后4、8、12周A组的SSmax值最高,术后8周与4周相比SSmax有较大幅度的提高(P<0.01)。术后12周A组5个样本的SSmax与X线片透光度呈负相关(r=-1.0,P<0.01)。结论SI-T曲线的SSmax能准确反映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情况,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高灵敏度和定量分析的优点。
王学明裴国献金丹魏宽海江汕唐光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灌注血管化
血管神经化组织工程骨的构建
临床上经常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骨缺损的病例,尤以大段的负重骨的骨缺损更为棘手.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给这一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到目前为止,材料/细胞复合物已能在肌肉、皮下等异位组织内成骨,或是在小型哺乳动物的骨缺损处修复成...
陈滨张元平刘勇裴国献汪群立曾宪力王永刚王学明金丹魏宽海王珂
关键词:骨缺损骨组织骨折愈合感觉神经
文献传递
血管神经化组织工程骨的构建研究
裴国献金丹魏宽海陈滨秦煜任高宏胡稷杰张洪涛王珂张元平王学明唐光辉曾宪利王永刚
该项目首先明确提出血管、神经化组织工程骨构建的理论,进而选取与人类最为接近的恒河猴作为实验动物,创立了筋膜瓣包绕、血管神经束植入等多种全新的技术方法构建出血管神经化组织工程骨,进行长期形态学观察和功能学观察。目前以该项目...
关键词:
关键词:血管
恒河猴体内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监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监测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优缺点,寻找较好的监测方法。方法在13只成年恒河猴的25侧胫骨上制备2cm的骨膜与骨缺损模型,根据骨缺损充填材料不同随机分为五组(每组5侧),A组:β-磷酸三钙(β-TCP)+骨髓基质下细胞(BMSCs)+血管束;B组:β-TCP+血管束;C组:β-TCP+ BMSCs;D组:β-TCP;E组:空白对照。术后4、8、12周行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并计算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的最大线性斜率(SS_(max))和基线值(SI_(baseline)),拍摄恒河猴胫骨X线片并计算其透光度,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并计算摄取比值,同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4、8、12周A组的SS_(max)值最高,术后8周与4周相比SS_(max)有较大幅度的提高(P=0.003)。术后12周A组5个样本的SS_(max)与X线片透光度呈负相关(rs=~0.892,P=0.042),与血管面积比值呈正相关(rs=0.894,P=0.041)。结论SI-T曲线的SS_(max)能够准确地反映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情况,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高灵敏度和定量分析的优点。
王学明裴国献金丹魏宽海江汕唐光辉
关键词: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磁共振灌注成像
磁共振灌注成像监测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1制备骨组织工程实验用恒河猴胫骨骨缺损模型,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标准的实验动物模型;2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监测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可行性及其方法学,为组织工程骨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无创、可靠的监测手段;3对比磁共振灌...
王学明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血管化磁共振灌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