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宜

作品数:196 被引量:1,12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4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6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0篇成像
  • 63篇磁共振
  • 50篇磁共振成像
  • 29篇肿瘤
  • 22篇血管
  • 21篇加权成像
  • 20篇细胞
  • 16篇扩散
  • 16篇MRI
  • 16篇病理
  • 15篇影像
  • 15篇扩散加权
  • 15篇扩散加权成像
  • 13篇影像学
  • 13篇胶质
  • 13篇胶质瘤
  • 11篇CT
  • 9篇医学影像
  • 9篇医学影像学
  • 9篇细胞瘤

机构

  • 171篇中南大学
  • 12篇湖南医科大学
  • 8篇深圳市龙岗中...
  • 5篇深圳市人民医...
  • 5篇长沙市第四医...
  • 3篇湖南医科大学...
  • 3篇长沙市中心医...
  • 3篇湘雅医院
  • 2篇南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益阳市中心医...
  • 1篇深圳市蛇口人...

作者

  • 185篇王小宜
  • 79篇廖伟华
  • 35篇周高峰
  • 26篇陈长青
  • 23篇姜新雅
  • 22篇王润文
  • 21篇刘凡
  • 19篇邢妩
  • 15篇彭仁罗
  • 14篇陈晨
  • 14篇刘进康
  • 13篇刘慧
  • 13篇龙学颖
  • 12篇曹觉
  • 12篇龚才桂
  • 11篇吴武林
  • 11篇邓利猛
  • 10篇周建华
  • 9篇韩再德
  • 8篇唐北沙

传媒

  • 3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3篇中国医学影像...
  • 12篇中国现代医学...
  • 9篇中华放射学杂...
  • 9篇中南大学学报...
  • 6篇放射学实践
  • 5篇中国医师杂志
  • 4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4篇中华医学教育...
  • 3篇湖南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工程
  • 3篇中国CT和M...
  • 3篇国际医学放射...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湖南医学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14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14篇2008
  • 11篇2007
  • 19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 9篇2002
  • 3篇2001
1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星形细胞瘤表观扩散系数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评估表观扩散系数(ADC)鉴别星形细胞瘤不同肿瘤组织及与细胞密度、病理分级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采用Siemens1.5T超导型磁共振系统,对48例星形细胞瘤术前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其中Ⅰ、Ⅱ级23例,Ⅲ、Ⅳ级25例。分别计算不同肿瘤组织的ADC值。病理标本行HE染色,采用Image J1.33j分析每一标本的肿瘤细胞密度。用SPSS11.0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星形细胞瘤不同肿瘤组织间及与正常脑实质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强化的肿瘤实质与瘤周水肿区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与强化肿瘤实质ADC值呈负相关,rs=-0.641(P<0.001);强化肿瘤实质的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呈负相关,r=-0.643(P<0.001)。结论星形细胞瘤ADC值能鉴别不同肿瘤组织,有助于评价肿瘤细胞密度及病理分级。
王小宜邓利猛廖伟华陈长青韩再德刘凡龚才桂姜新雅周高峰陈晨周建华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扩散加权成像细胞密度表观扩散系数
应用外文文献翻译活动实施医学影像学体验式双语教学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医学影像学》双语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广泛参与的师生互动的英文经典综述翻译活动和情景化的课堂讲授来实施体验式医学双语教学。同时,指出该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周晖龙学颖熊曾王小宜刘进康李文政欧利红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医学影像学
垂体腺瘤快速动态增强MRI表现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快速动态增强与常规MRI的表现及其在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6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行超快速小角度激发(Turbo-FLASH)梯度回波序列T1WI动态增强和常规MRI,术后检测垂体腺瘤组织标本中的FⅧ-Rag的表达,分析动态增强及常规MRI表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结果垂体腺瘤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I-TC)不同类型之间的MVD值有显著性差异,MVD值与最大斜率(SSmax)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程度的肿瘤坏死或囊变的MVD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urbo-FLASHT1WI动态增强MRI曲线的类型和增强参数SSmax与肿瘤的MVD关系密切,可用于无创性评价垂体腺瘤的血管生成。
刘凡王小宜刘运生廖伟华王润文周建华
关键词:垂体腺瘤磁共振成像血管生成
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的影像学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实验性帕金森病 (Parkinsondisease ,PD)的影像学表现及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对诊断PD的价值。方法 经一侧颈内动脉注射 1 甲基 4 苯基 1,2 ,3 ,6 四氢吡啶 (MPTP) ,制作8只偏侧PD猴模型 ,均于术前及术后行CT、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包括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及局部脑血流显像 )。 1只猴于术前、3只猴术后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葡萄糖代谢显像 )检查。结果 所有动物均成功制成偏侧PD模型。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见术侧纹状体放射性核素摄取较术前明显减低、亦明显低于对侧。葡萄糖代谢显像见PD组术侧纹状体、丘脑平均标准摄取值低于对侧及健康猴 ,而对侧较健康猴无明显减低。局部脑血流显像显示偏侧PD猴无局部脑血流灌注异常。MRI上正常老年猴基底节区可无异常信号 ,也可见苍白球呈双侧对称性窄条状低信号 ,但无壳核低信号。术后第 3个月PD猴壳核及苍白球新出现低信号或苍白球原窄条状低信号区扩大。术前、术后MRI均未见黑质区信号异常及脑萎缩征象。CT未见异常。结论 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及葡萄糖代谢显像均能早期显示实验性PD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下调或纹状体与丘脑葡萄糖代谢减低。MRI能发现PD基底节区信号减低 ,但相对较晚。
王维于小平毛俊刘晟王小宜彭光春王润文
关键词: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影像学老年性疾病
神经梅毒(附2例报告)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再度流行已有10余年,据全国性病控制中心统计,1998年我国梅毒发病人数达53 768例,发病率为4.31/100 000.在国外由于免疫抑制患者日渐增多,梅毒已很流行。随着...
王小宜廖伟华姜新雅陈登明
关键词:神经梅毒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影像学表现
文献传递
垂体腺瘤血管生成与VEGF、bFGF和内皮抑素的关系探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检测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内皮抑素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垂体腺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46例垂体腺瘤标本中VEGF、bFGF和内皮抑素的蛋白表达,以VIII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血管内皮细胞标记法作为血管密度(MVD)计数的方法,分析上述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垂体腺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VEGF、bFGF蛋白表达与MVD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内皮抑素蛋白表达和MVD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垂体腺瘤血管生成与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蛋白水平表达的上调有关。
刘凡刘运生王小宜廖伟华吴光勇
关键词:垂体腺瘤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内皮抑素
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被引量:22
2007年
本文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阶段医学影像学的学习特点,对目前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医学影像学实习带教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龙学颖彭光春王小宜刘进康欧利红刘慧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23
2003年
目的 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瘤 (SPNET)的MRI及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NET的MRI及CT表现。结果 SPNET的影像学表现有以下特点 :( 1)肿瘤呈类圆形 ,边界清楚 ,病灶周围无水肿或水肿较轻 ,且大部分位于中线附近及侧脑室旁 ,少数位于皮层下。 ( 2 )MRI示肿瘤实质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 ,T2 WI呈等信号 ,与脑灰质信号相等 ,增强较明显。 ( 3 )CT示肿瘤实质呈稍高密度 ,影像学表现与髓母细胞瘤相似。 ( 4)中线附近的肿瘤为实体结构 ,无囊变 ;囊变明显的肿瘤多位于皮质下。 ( 5 )部分肿瘤内有出血或钙化 ,有的可见到脑脊液扩散灶。结论SPNE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 。
廖伟华王小宜刘凡周建华周高峰姜新雅韩再德胡康新陈晨
关键词:影像学表现CTMRI病理幕上肿瘤
CT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的ROC分析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相关血管的CT征象以及预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界点、敏感性、特异性。资料与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为A组,未出血患者30例为B组。CT检测胃冠状静脉(GCV)直径,胃底-脾门区域静脉血管截面数量及总面积,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并选择约登指数(Youdenin-dex)最高的临界点。结果A组GCV直径为(7·62±2.07)mm;B组为(5.57±1.43)mm,临界点为6.5mm,约登指数为0·43。A组胃底-脾门区域静脉血管数量为(4.35±1.50)支;B组为(3.10±0.75)支,临界点为4支,约登指数为0·38。A组静脉血管面积为(2.52±2.04)cm2;B组为(0.95±0.50)cm2,将临界点设定为1.10cm2时,约登指数为0·60;临界点设为1.50cm2时,约登指数为0·71。结论曲线下面积(AUGROC)从高到低的是胃底-脾门区域静脉血管截面总面积(0·92),GCV直径(0·80),胃底-脾门区域静脉血管截面数量(0·75),胃底-脾门区域静脉血管截面总面积作为一种新的预测出血的CT检测指标具有较高价值。
梁晓春王维王小宜刘涛曾秋华胡鹏志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上消化道出血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肝硬化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DSC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淋巴瘤动态对比磁敏感增强(DSC)灌注成像的特点。资料与方法采用平面回波(EPI)序列对9例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患者术前行DSC灌注成像,获得相对脑血容量(rCBV)图、相对脑血流量(rCBF)图、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和时间-信号曲线,并计算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和MTT比值,结合病理特征与14例高级别(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作对照。结果颅内原发淋巴瘤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为1.71±0.59,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为5.17±1.7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病例肿瘤实质MTT比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颅内原发性淋巴瘤肿瘤实质时间-信号曲线首过期后曲线超过基线水平,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肿瘤实质时间-信号曲线回复基线前可出现一个小的再下降波形,且首过期后曲线均未超过基线水平。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瘤细胞密集,核大浓染,胞质少,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状排列,肿瘤血管内皮增生少见。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可见大量肿瘤血管。结论颅内原发淋巴瘤DSC灌注成像呈相对低灌注,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低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且时间-信号曲线有别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是由两者不同的病理学基础决定,DSC灌注成像有助于提高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诊断能力。
廖伟华王小宜姜新雅陈长青王润文周高峰胡忠良
关键词:灌注加权成像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