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少华

作品数:85 被引量:283H指数:9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8篇瘢痕
  • 16篇瘢痕疙瘩
  • 16篇细胞
  • 12篇病理
  • 11篇手术
  • 10篇皮瓣
  • 10篇病理性瘢痕
  • 9篇增生
  • 9篇外科
  • 8篇自体
  • 6篇增生性瘢痕
  • 6篇脂肪颗粒
  • 6篇结缔组织
  • 6篇结缔组织生长...
  • 5篇兔耳
  • 5篇切口
  • 5篇缺损
  • 5篇组织化学
  • 5篇免疫
  • 5篇面部

机构

  • 77篇潍坊市人民医...
  • 28篇潍坊医学院
  • 2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昌邑市人民医...
  • 1篇诸城市妇幼保...

作者

  • 83篇王少华
  • 50篇王燕华
  • 29篇李记森
  • 24篇吕建平
  • 21篇吕建萍
  • 10篇王维精
  • 9篇曹广信
  • 9篇李健
  • 6篇付文华
  • 6篇吕世军
  • 6篇程爱娟
  • 6篇王勇
  • 5篇刘文忠
  • 5篇吴洪娟
  • 4篇刘海鹰
  • 4篇张桂莲
  • 4篇唐胜建
  • 4篇张伟
  • 3篇王聚信
  • 3篇周晓利

传媒

  • 20篇中国美容医学
  • 15篇中华医学美学...
  • 9篇潍坊医学院学...
  • 5篇中国实用医药
  • 4篇中华整形外科...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美容整形...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现代康复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唇沟任意皮瓣在面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面部缺损重建的新方法,评价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患者应用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皮瓣沿鼻唇沟走行方向设计,蒂宽1.5~3.0cm,长度根据缺损范围确定,长宽比例不超过3:1。结果20例皮瓣全部成活,外形恢复满意,皮瓣色泽均匀与周围皮肤接近。皮瓣触觉、痛及温度觉存在,供区瘢痕隐蔽。结论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是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李记森王少华王燕华吕建平王勇
关键词:面部组织缺损
应用整形外科技术行汗腺破坏术根治腋臭被引量:1
2008年
吕建平王少华王燕华
关键词:整形外科技术腋臭汗腺外科手术治疗病理观察多发病
防冻剂或抗氧化剂在不同低温保存条件下对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防冻剂或抗氧化剂在不同低温保存条件下对脂肪细胞活性及形态的影响。方法脂肪颗粒纯化后,实验分为A、B、C、D、E5组。每组分别添加同体积的防冻剂或抗氧化剂.分别储存于-20℃冰箱、-80℃超低温冰箱、-196℃液氮中,于2周、2个月、3个月后测定每组脂肪细胞葡萄糖转移量,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同-温度,同一时间点,同时添加二甲基亚砜(DMSO)和海藻糖组保存后的脂肪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在-80℃、-196℃条件下,葡萄糖转移量下降明显低于-20℃,且196℃各组葡萄糖转移量均大于80℃各组。结论防冻剂能明显保持冷冻脂肪细胞活性,DMSO保存效果优于海藻糖,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液氮储存的脂肪组织,3个月后仍符合临床移植需求;-80℃冻存的脂肪颗粒2个月以内仍符合临床移植需要。
王少华程爱娟
关键词:脂肪颗粒防冻剂海藻糖
切线位易位皮瓣修复圆形或椭圆形皮肤缺损
2003年
目的 探讨修复圆形或椭圆形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方法 通过在缺损的一侧边缘切线上设计一个小于创面约 2 0 %的易位皮瓣 ,进行转移修复创面。结果 临床应用 6 3例 ,皮瓣全部成活 ,修复部位外观良好。
王少华王燕华吕建萍刘斌
关键词:切线
瘢痕内切除塑形加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耳垂瘢痕疙瘩被引量:5
2004年
对52例耳垂瘢痕疙瘩患者采用瘢痕内切除,耳垂塑形,术后给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无一例耳垂变形。提示瘢痕内切除塑形加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耳垂瘢痕疙瘩效果良好。
王燕华王少华吕建萍王维精张桂莲
关键词:曲安奈德耳垂瘢痕疙瘩局部注射
大鼠脂肪低温保存后自体移植移植物成活率观察
目的 观察-80℃、-196℃低温条件下储存的脂肪颗粒在自体脂肪移植一个月、二个月后移植物的成活情况,对其移植物组织学、活性等进行检测,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帮助.方法 实验共分为A(新鲜脂肪)、B(-80℃)、C(-1...
王少华王晓晨
改良Z形皮瓣修复圆形或椭圆形皮肤缺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修复圆形或椭圆形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方法:在创面一侧的切线上设计一舌形皮瓣,使其成为一不对称Z形皮瓣,即一个皮瓣呈三角形,另一个皮瓣呈舌形。在深筋膜表面(面部在脂肪浅层)同时掀起三角形及舌形两个皮瓣,仔细止血,最后将两皮瓣相互交错,间断缝合固定,进行转移修复创面。结果:105例皮瓣修复病例中,除有3例由于缝合张力稍大三角形皮瓣远端创缘表皮部分坏死外,余102处皮瓣均Ⅰ期愈合,全部病例均按时拆线,坏死表皮在伤后12天左右愈合,对修复效果无明显影响。病变切除后创面最小者0.7cm×0.7cm,最大者6.0cm×6.0cm。全部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局部或五官变形,外观良好,效果满意。结论:改良Z形皮瓣是修复圆形或椭圆形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
王少华王燕华吕建萍李记森曹广信李健
关键词:切线
海藻糖对颗粒脂肪细胞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海藻糖在低温保存条件下对颗粒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寻求一种实用、有效保护颗粒脂肪细胞活性的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初步理论依据。方法剪碎法获取的正常乳房脂肪,纯化后,每2.5ml置入一冻存管,将冻存管分为A、B组,分别添加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和海藻糖,置于-196℃(液氮)中冻存。2周后取出、复苏解冻,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颗粒脂肪细胞葡萄糖转移量,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镜下计数形态完整脂肪细胞。通过2组间葡萄糖转移量及细胞形态的对比,比较添加物对颗粒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B组葡萄糖转移量明显高于A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部分脂肪细胞形态完整,细胞核位置无明显变化;2组完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条件下,与生理盐水相比,海藻糖能较好保持脂肪细胞活性。
程爱娟陈文王少华
关键词:脂肪细胞海藻糖
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术治疗腋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术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潍坊市人民医院美容整形科200例门诊手术治疗的腋臭病例,从临床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经过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术后,96.55%腋臭患者臭味消失,所有患者局部臭味均能显著减轻。有并发症的病例经恰当的处理均得到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术是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该法创口小,瘢痕不明显,但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是该手术成功实施的关键。
胡小桃王少华邱剑宋艳丽
关键词:小切口大汗腺腋臭
游离皮瓣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朱希山唐胜建王少华吕建平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游离皮瓣移植后基因水平白细胞粘附外科领域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