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洲

作品数:42 被引量:323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军事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8篇政治
  • 11篇政治仪式
  • 10篇权力
  • 9篇政治学
  • 6篇现象学
  • 5篇国家形象
  • 4篇国家认同
  • 3篇仪式
  • 3篇政治象征
  • 3篇政治学分析
  • 3篇女性
  • 3篇合法性
  • 3篇法性
  • 2篇新中国
  • 2篇宣传画
  • 2篇仪式化
  • 2篇阅兵
  • 2篇再构
  • 2篇政治维度
  • 2篇政治心理

机构

  • 40篇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0篇王海洲

传媒

  • 5篇政治学研究
  • 5篇南京大学学报...
  • 4篇学海
  • 4篇江海学刊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新华月报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中央社会主义...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 1篇文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想象力的捕捉:国家象征认同困境的政治现象学分析被引量:27
2018年
方兴未艾的政治现象学为政治学的传统方法库增添了新装备。运用此方法,国家象征的本质可被把握为主体的"想象",后者在前者生成和作用的全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影响。普遍存在于现代国家中的"想象力的贫乏"的状况,已经对国家象征有效地服务于国家认同构建产生严重威胁。这种贫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难以遴选出与国家相匹配的象征物;第二,国家象征在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形象模糊不清;第三,国家象征依靠政治社会中的各种符号系统表达意义时遭到多方破坏。困境的解决有赖于提高想象力的捕捉效能的一系列方式,包括提高国家与其象征物之间的透明度,为强化主体的捕捉欲望而对其施加更大压力,以及刺激和深化主体对国家的认知与情感等。
王海洲
后现代身体的分裂与聚合——基于政治仪式中身体规训技术的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后现代情境中身体的分裂趋向,直接阻碍了个体迈向政治共识的道路,间接威胁到政治权力系统的稳定和民族国家政治文化的持存。政治仪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行为系统,借助连续性身体规训技术和稳定性社会规训技术,一方面,发挥传统的政治功能,由外而内地对分裂的身体施加一种强制性的聚合力;另一方面,为适应后现代社会而积极转变,通过唤起个体公民对其身份中蕴含着的政治权利和政治责任的重视,由内而外地产生出一种主动性的聚合力。
王海洲
关键词:政治仪式
从秋海棠叶到雄鸡:现代中国地图的象征化与国家认同构建的嬗变被引量:12
2016年
晚清以降的两个政权分别将中国地图象征化为秋海棠叶和雄鸡。秋海棠叶在民国时期和国民党政权退据台湾之后营构的是救亡图存和不胜乡愁的意象。雄鸡在新中国则实现了从地理空间想象到政治空间想象的再造,并塑造了新旧有别、正邪两分的新国家认同。从秋海棠叶到雄鸡的中国地图象征化的"变形记",是关于国家之完整性的两套"国家神话"的切换。它既反映出现代国家建设的重心从存续逻辑演变为治理逻辑,也折射出国家认同构建之理念和方式的变迁。
王海洲
关键词:地图国家认同
图像学的政治维度:兼论文艺理论中的“政治”概念被引量:6
2017年
"政治"是文艺理论中的热门概念,学者们一直在相当普泛的意义和程度上使用,但对其具体内容的阐释较为狭隘,亦不关心其规范性的形式和过程。本文以图像学为文艺理论之代表,依次对瓦尔堡学派的"图像政治学"、米歇尔的"图像的政治心理学"、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和彼得·伯克的"图像的历史人类学"等多种理路中有关"政治"概念的理解进行梳理,并反思朗西埃之"治安"与"政治"相分野的观念,最终铺设一条图像政治学的分析路径。此路径下辖两个相辅相成的研究方向,其中政治史的方向侧重于从图像之中观测和评估政治体制的变迁与冲突,政治学的方向关切何种政治机制对图像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图像如何作为政治机制中的一种组件发挥作用。
王海洲
关键词:政治维度文艺理论图像学政治机制政治心理学
“透明中国”:构建一种国内公共政策软权力被引量:4
2013年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中国的国内公共政策越来越广泛地对国际社会产生直接和显著的影响,成为一种重要的软权力资源。国内公共政策软权力的构建,可以在"透明中国"的理念下,基于政策扩散和政策评估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开放"和"负责"两项基本原则,实施信息公开、话语协商、责任明确和问责机制等四种策略,由内而外地增强中国的国家魅力,赢得更为有效的国际认同。
王海洲
关键词:软权力国家形象
政治仪式中的权力再生产:政治记忆的双重刻写被引量:22
2012年
政治仪式与政治记忆在形式和内容上有着诸多共通之处,两者在政治实践中呈现出明显的相辅相成关系。在政治仪式中存在着两种政治记忆的刻写模式:规范性刻写和事实性刻写。它们分别揭示出政治仪式的基本原则和实践经验如何进入政治记忆,并藉此转化为日常政治生活中的范式和常识,从而实现政治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合法性建构。
王海洲
关键词:政治仪式权力
后现代视域中的政治仪式——一项基于戏剧隐喻的考察被引量:12
2010年
具有浓厚传统意蕴的政治仪式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戏剧隐喻则为政治仪式研究开辟了一条后现代式的分析路径。以"戏剧化"为核心内涵,通过戏剧在隐喻意义上的逻辑引导,政治仪式可被视作一种政治权力生产和再生产的特殊装置,其结构、功能和目的,与政治合法性的获取、维系和颠覆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政治仪式中的合法性建构依靠时空环境、人员安排和器物设置等诸多展布方式,通过实施规训与控制、提供忠诚与信仰,以及贯彻仪式化策略等一系列操演行为得以实现。同时,对权力和合法性的认知经由政治仪式被转换为社会记忆,刻录并埋藏在政治生活的表面纹理和深层结构之中。
王海洲
关键词:政治仪式权力
背道而驰的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中国女民兵宣传画(1958~1978)的图像政治学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对毛泽东时代160幅女民兵宣传画的图像政治学分析,本文探讨了在当时性别意识的构建中,性别平等话语为何和如何被妇女解放话语所替代、引导和控制。第一,群体女民兵宣传画展现她们结成的新姐妹群体并不是为了追求两性之间的权利平等,而是以积极向革命献身的方式争取解放。第二,个体女民兵宣传画中的男性化身体和中性化穿着体现了女民兵的身体力量和能力,显示的是对国家意志的遵从而非致力于性别平等。第三,男女混合民兵宣传画突显的是劳动关系和阶级关系而非性别关系,隐于其中的性别不平等并不意味着性别权利的失衡,而是体现被一种新性别权力等级制所掌控的妇女解放话语的强大。
王海洲
关键词:妇女解放性别平等
政治现象学:理论脉络与研究方法
2020年
政治现象学旨在通过借用、发展和改造现象学的方法论,在政治科学和政治哲学的传统分析路径之外,为处理各种类型的政治学议题提供具有补充性和竞争性的研究方法。政治现象学研究要对当代政治学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至少需要考虑两个基本要求。
王海洲
关键词:方法论理论脉络政治学
暗箭:政治象征的三重争夺被引量:5
2010年
政治象征是政治系统得以顺利运作的必备组件,围绕政治象征展开的争夺是权力生产和再生产以及合法性建构过程中的惯常景象。政治象征之争依其程度深浅可分为三个层次:"器之争"侧重象征的物理形态和工具性质,争夺的是作为权力资源和合法性资源的象征物;"体之争"发生在政治社会的制度和秩序层面,凸显出不同价值系统之间的龃龉和消长;"意之争"是对前两种争夺在认知层面上的反思,与象征之多义性直接相关的理解象征的能力成为争夺的焦点。
王海洲
关键词:政治权力合法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