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亮

作品数:70 被引量:1,00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2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6篇层序
  • 24篇地层
  • 24篇层序地层
  • 13篇盆地
  • 11篇地层学
  • 11篇高分辨率
  • 10篇层序地层学
  • 9篇高分辨率层序
  • 9篇储层
  • 8篇地质
  • 8篇高分辨率层序...
  • 7篇旋回
  • 7篇油气
  • 7篇浊积
  • 7篇教学
  • 6篇基准面
  • 6篇沉积相
  • 5篇石油
  • 5篇高分辨率层序...
  • 4篇岩性

机构

  • 69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联煤层气有...
  • 1篇科罗拉多矿业...
  • 1篇四川石油管理...
  • 1篇北京艾达天地...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69篇王红亮
  • 18篇邓宏文
  • 8篇樊太亮
  • 7篇徐小龙
  • 5篇王晓冬
  • 4篇逄增苗
  • 4篇李治平
  • 4篇梁金同
  • 3篇张永旺
  • 3篇唐书恒
  • 3篇林会喜
  • 3篇王居峰
  • 3篇鞠斌山
  • 3篇姜在兴
  • 3篇张元福
  • 3篇谢晓军
  • 3篇苏宗富
  • 3篇高霞
  • 2篇张金川
  • 2篇曾溅辉

传媒

  • 9篇中国地质教育
  • 8篇沉积学报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现代地质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煤炭技术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石油物探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东营组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19
2009年
在岩心、钻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东古近系在营组发育有较深水湖-浊积扇、扇三角洲-滑塌浊积扇、辫状三角洲、低弯度河-泛滥平原等沉积体系,并分析了其沉积相构成及特征。结果显示,古近系东营组沉积前的古地貌特征对东营组下部沉积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层序格架内沉积相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沉积相的空间展布特征,并从储集砂体类型、储集砂体的分布位置、有利发育层系及空间展布特征等方面明确了沉积特征研究的油气地质意义。
吴光华王红亮林会喜汪生好高小鹏
关键词:古地貌浊积扇沉积相东营组渤海湾盆地
松辽盆地南部大布苏地区青山口组高频层序沉积微相分析与岩性圈闭预测被引量:10
2009年
松辽盆地大布苏地区的斜坡背景与青山口组一段、二段侧向发育的三角洲前缘砂体配合,具备形成构造—岩性圈闭的良好条件。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方法,将研究层段划分为9个砂组。通过沉积微相分析,确定研究区发育三角洲前缘、浊积扇和半深湖等沉积相类型,并进一步识别出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浊积水道、浊积席状砂和半深湖泥质沉积等微相类型。以高频层序划分的砂组为单元,分析了各砂组的沉积微相构成与分布特征,指出垂向上高频层序下降半旋回的砂组,河口坝较发育;上升半旋回的砂组,分流河道较发育;青一段、青二段中,下部砂体厚度大,上部砂体厚度薄。平面上砂体呈南西—北东方向展布,西南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砂体发育;东北部以半深湖泥质沉积为主,局部发育浊积扇;砂体向北西斜坡方向的侧向减薄、尖灭明显。研究认为,三角洲前缘砂体与斜坡背景上的鼻状构造背景相互匹配,易于形成构造—岩性圈闭,为研究区最有利的勘探领域;结合地震特征,进一步预测了3个岩性圈闭勘探目标。
王红亮夏志远李世臻王启明龙凡
关键词:高频层序沉积微相岩性圈闭
石油工程专业产学研基地建设实践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新进展
校企合作是成功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石油工程专业的校企产学研基地的建设背景;其次总结了15年来该产学研基地建设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果与经验;最后讨论了产学研基地建设与卓越石油工程师培...
鞠斌山樊太亮李治平王红亮王晓冬唐书恒逄增苗
关键词:产学研基地石油工程校企合作
文献传递
辽河坳陷双台子构造带沙三段层序格架内沉积特征及演化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辽河坳陷双台子地区勘探程度低、物源类型多、沉积条件复杂等问题,以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沙河街组三段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沉积相进行研究。通过岩心相标志分析,结合钻、测井和地震资料,识别了研究区沙三段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相3种沉积相类型。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技术方法,建立了研究区沙河街组三段层序地层格架,将沙河街组三段划分为沙三下层序、沙三中层序和沙三上层序3个三级层序。沙三下层序和沙三中层序上升半旋回时期以大规模发育湖底扇为主;沙三中层序下降半旋回和沙三上层序时期北部发育扇三角洲,南部发育湖底扇。总体上,湖底扇呈现不断向凹陷中心迁移的特征,规模上呈现由小到大、再变小的沉积格局。
满欣欣王红亮单俊峰
关键词:层序地层沉积相沙三段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中A/S值量化方法的研究与讨论被引量:6
2013年
可容纳空间增加速率与沉积物供应速率的比,即A/S,作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主要应用于划分地层旋回性。根据岩相特征对A/S值变化的响应,本文提出了A/S区间量化方法来确定A/S值。鉴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理想沉积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各种岩相分别赋值(由底部向顶部,ZYXWDCBA,分别为12345678)。根据沉积地层岩相值的变化,划分为基准面上升(岩相值向上增加)与下降(岩相值向上减小)两个区间,并定义单个区间内岩相值与底部岩相值的比值为该岩相地层的A/S值,同趋势区间岩相的A/S值相同。据此定义出的A/S值及其纵向变化意义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中A/S值变化意义保持一致。应用本文提出的A/S值量化方法,对经典辫状河沉积岩相进行标准A/S量化研究,确立了各岩相的A/S值。应用于两个实例研究中确定A/S值,并利用A/S值来划分短期基准面旋回,与经典理论划分出的旋回特征具有较好的对比性,划分成果统一且操作简单,避免了同种沉积不同沉积旋回特征的划分方案。
苗小龙王红亮于波李昭赵国君龚云洋
关键词:岩相特征
爱尔兰克莱尔盆地Ross Sandstone组深水浊积岩露头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被引量:5
2017年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对爱尔兰西海岸Ross Sandstone组深水浊积朵叶体露头的详细研究,基于侧向稳定展布的泥岩段、沉积构造与岩相组合、砂岩融合的程度以及沉积物的样式与厚度4个方面,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探讨了深水浊积朵叶体的沉积模式及不同层次基准面旋回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富含有机质与棱菊石化石的远洋泥岩是长期基准面旋回的界面。在长期旋回内,侧向展布数千米至数万米的薄层泥岩夹粉砂岩是中期基准面旋回的界面。每一个中期旋回都由数个相互叠置的向上变厚旋回组成,单个向上变厚旋回通常由底部薄层泥岩夹粉砂岩开始,往上逐渐转变为厚层的无构造砂岩;其厚度通常为0.5~7 m,并可稳定延伸数百米至数千米,反映了朵叶体的持续前积作用。
张磊夫吴陈君苏洋郭艳军王红亮
关键词:基准面旋回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沉积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9
2008年
实践性和应用性是沉积学的重要特点,因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扎实学科基础的关键环节。本文围绕提高教学效果这一环节,阐述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教学方法改进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王海荣姜在兴王红亮黄文辉
关键词:实践教学基地
鄂尔多斯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储层微观特征及主控因素被引量:9
2016年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扫描电镜和恒速压汞实验等资料分析,利用储层地质学等理论技术和知识,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储层的岩石结构和组分、孔喉结构和类型、孔渗分布等微观特征及其相关性和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延长组致密油储层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岩石结构和成分成熟度较低;平均孔隙半径为10μm且孔隙连通性差,孔隙以粒间孔、长石溶孔和裂缝为主,平均喉道半径为0.41μm,喉道以微细-微喉道为主。孔喉结构的非均质性决定了致密油储层的储集和渗流能力,压汞曲线表现出高排驱压力、中值半径偏小、细歪度、分选中等、退汞效率低的特征显示研究区致密油储层储集能力较强,而渗流能力较差;孔隙度均值为8.5%,渗透率均值为0.69 m D,孔隙度和渗透率表现为线性正相关(R2=0.389),微裂缝的存在使部分样品表现出低孔高渗的特征,储层总体表现为特低孔、超低渗、非均质性强的致密性特点。通过相关性分析,岩石组分主要影响储层的孔隙度,岩石组分中(铁)方解石与孔隙度相关性最好;喉道主要影响储层的渗透率,压汞实验分析表明孔喉大小、分布和连通性特征参数中的孔隙体积、分选系数、排驱压力与渗透率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沉积作用(埋深、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压实、胶结和溶蚀)、构造作用等是研究区储层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的储层物性最好,是研究区"甜点"储层的指向区;压实作用对储层致密性的贡献大于胶结作用,酸性流体大量生成时储层已在压实和胶结作用下接近致密,因此无法与长石等易溶组分充分接触而发生大规模的次生溶蚀;此外,后期构造运动生成的裂缝由于缺乏酸性流体而无次生溶蚀孔隙生成,储层的致密性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张启贤王红亮
关键词:储层微观特征主控因素
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石油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被引量:9
2009年
本文根据目前石油勘探开发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目前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提出了石油工程专业进行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石油工程专业进行了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樊太亮李治平王红亮张金川王晓冬
关键词:勘探开发石油工程
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3
2009年
产-学-研基地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生产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实践基地。能源学院通过近10多年的建设,建成了胜利油田等5个产-学-研基地,为学院的实践教学及全方位合作奠定了基础。产-学-研基地具有多层次立体构架的特点。依托产-学-研基地,形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系列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具体实施,取得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多方面成果,实现了校企互利、双赢。对于这种合作模式的巩固及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王红亮樊太亮邓宏文周乐耘
关键词:实践教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