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美
- 作品数:6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鼢鼠土丘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被引量:23
- 2010年
- 中华鼢鼠是亚高寒草甸的主要害鼠之一,其觅食掘洞的活动严重地破坏了草地原有的植被,同时也影响土丘植被恢复演替的过程。本研究调查分析了亚高寒草甸的鼢鼠土丘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种类组成,其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时间的推移,物种丰富度呈单调递增;2)Shanon-Wiener指数在群落演替初期先迅速增加,至顶极又略微降低;3)用相异性指数公式计算群落物种组成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次生演替初期群落间物种组成的相异性程度较高;随着演替时间的推移,这种相异性逐渐减小。因而,鼠丘植被的演替过程是一个由分异至趋同的过程。
- 杨莹博辛小娟艾得协措杨雪王绍美储诚进任正炜王刚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 河西灌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节灌增产效应被引量:5
- 2010年
- 对在半干旱雨养区大面积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低成本节灌措施在河西灌区的玉米栽培中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民勤试验点上,全膜双垄沟播处理的增产效果明显,且灌水量减少.其中,生育期灌水量为对照1/2的处理,其灌水量减少2190m3·hm-2,而玉米籽粒产量增加902kg·hm-2.在民乐辅助试验点上,玉米生育期不灌水,尚能获得10000kg·hm-2以上的籽粒产量;且与灌2次水比较,每公顷节水量可达4500m3.说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可作为内陆河流域灌区农田的低成本节水措施,可在进一步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予以示范和推广.
- 王绍美金胜利王刚
- 关键词:河西灌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增产效益
- 氮磷复合肥添加对高寒草甸金露梅灌丛中豆科植物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以高寒草甸金露梅灌丛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量的氮磷复合肥NH4H2PO4(0、40、80、120 g·m-2),测定了花苜蓿(Medicago ruthenica Linn.)、异叶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diversifolia Maxim)、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 Bunge.)的地上生物量、叶片氮磷含量和土壤氮磷含量,探讨了添加氮磷之后豆科植物的叶片氮磷含量、N:P比值在处理间和种间的差异以及它们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氮磷使花苜蓿和异叶米口袋叶片中的磷含量和N:P比值发生显著变化,而对叶片氦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氮磷的添加对甘肃棘豆的氮磷含量无显著影响.就总的豆科植物而言,不论种内还是种间,平均可变性都是磷变化最大,氮变化最小,N:P比值居中.植物叶片的氮磷含量以及N:P比值与土壤速效氮磷没有显著相关性.比较不同处理下的数据可知,添加氮磷复合肥主要增加了豆科植物对磷素的养分吸收.三个物种对氮磷的吸收能力不同,叶片的氮磷含量比N:P比值更能反映植物对氮磷的吸收利用情况.一次性施用氮磷复合肥不能提高第二年的氮供应能力,但是会提高土壤的有效磷供应.为保护豆科牧草的产量,对于金露梅灌丛草地施用磷酸二氢铵的量不应超过80 g·m-2.
- 陈凌云赵君张仁懿王绍美王刚
- 关键词:金露梅灌丛豆科磷含量
- 半干旱区全覆膜双垄沟播技术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0年
- 在黄土高原旱农耕作地上以春玉米为试验作物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覆膜模式即全膜双垄沟播(SL)、条膜起垄覆盖(TL)、条膜平铺覆盖(TP)全膜平铺覆盖(QP)和不覆膜的大田(CK)对土壤含水量、春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够增加播种行的土壤含水量,改善作物的经济性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籽粒及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其中SL集雨保墒效果最好.地膜覆盖播种的玉米产量均高于不覆膜播种,其中SL产量最高,达6 129.0kg.hm-2,籽粒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SL>QP>TL>TP>CK.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使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28.95kg.hm-2.mm-1(以籽粒计算)和135.00kg.hm-2.mm-1(以地上生物量计算),比CK各增加915.8%和156.4%,比QP各增加44.03%和42.41%,比TL各增加73.87%和24.48%,比TP各增加42.96%和22.45%.覆膜(尤其是SL)改变了作物生长中后期的能量分配情况,使其将更多的能量用于生殖生长,从而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籽粒相对产量(Gn/Bs)从高到低依次是SL>QP>TP>TL>CK,其中SL比CK高288.2%.
- 王绍美金胜利王刚
- 关键词:春玉米地膜覆盖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
- 河西灌区不同覆膜和灌水处理玉米的节灌增产效应
- 节约农田灌溉用水在河西灌区农业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也成为试验研究的重点。田间滴灌、喷灌等技术由于投资较大,在玉米等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不高的粮食作物上难以应用。由此,我们将在半干旱雨养区大面积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简称...
- 王绍美
- 关键词:河西灌区覆膜方式
- 文献传递
- 两种白刺叶片及沙堆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的比较被引量:21
- 2011年
- 在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学研究中,氮磷比常作为判断土壤养分限制性的指标,其适用范围从海洋、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扩展到陆地生态系统。以生长在民勤绿洲的毛瓣白刺(Nitraria praevisa)和唐古特白刺(N.tan-gutorun)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叶片N、P含量以及沙堆各层土壤有机质、N、P含量,以探讨两种白刺叶片及其沙堆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白刺叶片的N、P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两种白刺沙堆各项土壤养分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③毛瓣白刺沙堆土壤的N含量在0~20 cm土层存在富集现象,唐古特白刺沙堆土壤的有机质、N、P含量在20~40 cm土层存在富集现象;④在水分为最主要的限制性因子的荒漠生态系统中,能否以叶片N∶P作为判定营养元素限制性的标准,值得进一步探讨。
- 杨雪李奇王绍美侯宝林张杰琦王刚
- 关键词:NP叶片唐古特白刺化学计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