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刚
- 作品数:61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奥氏体不锈钢再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奥氏体不锈钢自发钝化膜非常薄,在一些特定的阴离子环境中容易发生腐蚀而破坏,而且不锈钢仅有金属光泽,颜色过于单调.采用再钝化实验工艺使金属表层生成一层化学转化膜,不仅能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还能利用对光的干涉作用使金属表面呈现不同的色彩.本文利用酸性化学着色,把经过再钝化的试样和未经过再钝化的试样浸入FeCl3溶液中进行腐蚀试验,全面腐蚀和点蚀结果均表明,经过再钝化的试样的耐腐蚀性能明显高于未经过再钝化的试样.该工艺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王金刚
-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
- 纳米磁性流体密封磁场的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被引量:1
- 2006年
- 纳米磁性流体密封的应用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密封能力的确定,其影响因素很多,如纳米磁性流体本身的性质、磁极结构、负载运行过程等。其中磁极结构的设计对密封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磁极结构出发,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密封装置的磁场分布进行仿真,探讨典型磁极结构参数对密封能力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密封实验。实验研究表明,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和回归方程的结果能较真实的反映密封性能,在考虑一定裕度的情况下,可以用计算结果指导纳米磁性流体密封装置的设计。
- 王金刚
- 关键词:数值仿真
- 基于正交试验的磁流变阻尼器结构优化
- 2009年
-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磁流变阻尼器间隙磁场进行仿真计算,并设计正交试验对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分析了阻尼间隙磁场强度的影响因素,并对主要因素进行了细化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阻尼器边界漏磁的前提下,磁极宽度是影响阻尼间隙磁感应强度的主要因素,阻尼间隙磁感应强度随着磁极宽度的增大线性降低,随激励电流线性增大。因此在设计大阻尼力减振器时,宜将阻尼器活塞分为三阶段或更多阶段。
- 王治国王金刚魏航信
-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正交试验有限元方法
-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足底平台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足底平台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包括安装基座,安装基座上布置有若干运动导轨,运动导轨上设置有两个足底平台并联机构,安装基座上侧连接有桁架结构,桁架结构的顶部桁架上连接有人体减重装置。本发明能够模拟...
- 王金刚刘禛张安妮
- 文献传递
- 热处理对化学镀Ni-P镀层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3
- 1996年
- 采用动电位法研究低温热处理对非晶态Ni-P镀层的耐蚀性的影响,通过测试Ni-P镀层在200℃、400℃、550℃热处理后的极化曲线,得到在0.5MH2SO4中,400℃热处理耐蚀性最差,在3%NaCl中、550℃处理耐蚀性最差.Ni-P镀层耐蚀性下降是由于镀层的晶态转变以及组织结构转变产生的变形.
- 樊玉光高护生王金刚陈朝达
- 关键词:温度化学镀腐蚀性
- 催化裂化装置旋风分离器失效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针对催化裂化装置旋风分离器普遍存在的由于器壁开裂、冲刷穿孔等失效的现象,通过对其工作环境、工作特点、制造选用的材料进行分析,为旋风分离器的动态分析及设计制造提供参考。
- 陈小红王金刚王永勤
- 关键词:催化裂化旋风分离器
- 一种带有稳定气膜连通环槽的干气密封摩擦副动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稳定气膜连通环槽的干气密封摩擦副动环,包括设置在干气密封动环本体上的连通环槽,所述连通环槽与干气密封动环本体的内侧之间形成坝,干气密封动环本体上呈中心对称设置有若干动压槽,且每个动压槽的槽根均与连通环...
- 王金刚何飞王奇
- 文献传递
- 考虑漏磁通的磁流变阻尼器结构优化
- 通过有限元模型的合理选取,定量计算了磁流变阻尼器边界部位的漏磁通。并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安排仿真试验,对阻尼间隙磁场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漏磁通的前提下,磁极宽度是影响阻尼间隙磁感应强度的主要因素,阻...
- 王治国王金刚
-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漏磁通正交试验有限元模型
- 文献传递
- 重卡驾驶室密封性原因分析及建议被引量:1
- 2011年
- 重卡驾驶室的密封性是评定卡车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成为工程技术人员长期努力和关注的项目。本文综合分析了影响重卡驾驶室密封性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
- 韩梅王金刚朱林选
- 关键词:卡车驾驶室密封性
- 双向连通槽热流固耦合热变形研究
- 2022年
- 针对传统的螺旋槽型不能满足旋转设备反向运转的密封要求的问题,根据双向槽型机械密封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双向连通槽型,通过建立热流固耦合模型,确立传热边界条件,采用ANSYS Workbench对几何模型进行单向耦合计算,讨论密封环在转速、压力作用下热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双向连通槽泄漏量整体比螺旋槽型泄漏量小,且双向连通槽由于具有双向密封的结构,当设备反向旋转时,可以有效地阻止密封介质的泄漏;密封环热变形最大值位于密封坝区,槽区热变形最小,密封环轴向热变形由上向下逐级递减,表明在机械密封运行过程中,动静环密封端面是主要受力部位;随着转速、压力的增大,动静密封环总变形量呈递增的趋势,但静环总变形量增幅大于动环变形量增幅;转速是影响密封环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 赵文凯王金刚
- 关键词:机械密封密封环热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