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莉
-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PCK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师“学生知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教师亟待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新教学理念。新课改一改过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常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对学生给与更多的关注。那么在化学学科特定主题内容的...
- 盛莉
- 关键词:高中教育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刍议被引量:6
- 2005年
- 孔子的北辰之譬是在先秦人的北极崇拜和崇信天命的心理大环境下提出的。北极崇拜心理使孔子将受命于天的国君同执掌中天的北极星神联系在一起,其“政”、“德”亦一定程度地富有原始天命观的意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产生同孔子的天命意识有一定联系。
- 盛莉
- 关键词:孔子为政以德
- 汉语古籍电子文献书目提要
- 汉语古籍电子化的进程基本上与世界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国内的古籍工作者很早就注意到了电子计算机与古籍整理工作的可能关系与广阔前景。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日第127期《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上就有一篇《微电脑与古文献研...
- 张三夕盛莉
- 关键词:古籍工作古籍整理古文献
- 文献传递
- 从“《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谈孔子的《诗》教观被引量:1
- 2005年
- 上博简《孔子诗论》简一所载“《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的文字对孔子《诗》教具有重要意义,“乐”应为“《诗》乐”,“文”指“《诗》的文采”。“《诗》志”、“《诗》情”和“《诗》言”构成孔子《诗》教的三大核心内容。孔子藉《诗》培养个人的社会文化知识、情理涵养和辞令谈吐,由“志”———“情”———“言””的过程是君子以《诗》入学由浅至深、由内修至发外的过程。
- 盛莉
- 关键词:《诗》教
- 董仲舒的养生思想与中国古人的生命哲学被引量:1
- 2005年
- 董仲舒的养生思想强调人的生命同自然社会的和谐性、同一性,主要表现为重“养义”和重“养气”,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人与社会与天形成生命一体化,个体生命担负着捍卫礼义文教的使命,融入家国天下的命运中。
- 盛莉
- 关键词:养生天人合一礼义
- 于湖词与庄子美学精神被引量:2
- 2005年
- 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于湖词汲取庄子美学精神,其内涵表现为:对庄子“逍遥游”之旨的追求;于湖词风的旷放傲岸充溢着对主体价值的崇高体认;具有顺应自然、养生怡情的生命意识。庄子的艺术精神造就了张孝祥于湖词独特的美学风貌。
- 盛莉
- 关键词:于湖词
- 论于湖词在元明两朝的传播被引量:1
- 2005年
- 作为承接东坡词和稼轩词的梯航,张孝祥的于湖词在元明两朝的传播,反映了元明人对南宋初期豪放词代表风格的认识和品鉴。元人词话取于湖名作,所论真切博雅;于湖词入明有名而不著;明词人选家激赏于湖清俊豪迈之作,更偏爱其婉丽轻约之词,选评总体流于俗丽。于湖词词格不俗,亦兼具苏、辛词情韵,但其豪放词在明代选家的审视中并没有体现出与词人词史地位相称的整体艺术高度,明人讹传误收于湖词现象较多。
- 盛莉
- 关键词:于湖词
- 一部特色鲜明的中国文献学教材——评张三夕教授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
- 2004年
- 盛莉
-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献学》
- 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的“厚”被引量:1
- 2005年
-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以“厚”为词中三味之一,频频以“厚”论词。“厚”是从“沉郁”的风格里体现出的一种美学特征,它含有正、深、阔、沉、重、隐、曲的种种内蕴,被用来形容词中意蕴的幽深窈曲、飘忽绵邈,亦带有词人内心深处有感社会人生的情感色彩。于词中求“厚”之根本是词人要有温厚的性情,实现“厚”的途径是做到沉郁,具体采用比、兴手法。“厚”对了解《白雨斋词话》的词学思想有重要意义。
- 盛莉
- 关键词:《白雨斋词话》美学特征
- 论于湖词在清代的传播被引量:2
- 2005年
- 考察于湖词在后世的传播,对了解南宋初期词坛豪放词代表词人,以及后世词家对词学风貌介于苏、辛词之间词作的审美喜好有着重要意义。清初词家着眼于湖词的艺术个性,喜其典雅。常州词派崛起后,于湖词以其爱国精神扩大了它在清代的影响。晚清词家喜将于湖、稼轩并论。我们今天以张孝祥为南宋名家的印象主要得之于清代中晚期词家对于湖词的品评。
- 盛莉
- 关键词:于湖词常州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