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志
-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修复: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的比较被引量:15
- 2014年
- 背景: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是通过直接减压,取出压迫的骨赘、骨化的后纵韧带,前路间盘从而达到彻底减压,通过置入钢板、钛网,产生前路支撑作用,有利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但对于范围超过3个节段的患者,实施前路无法彻底切除骨化物,且减压难以维持颈椎曲度和稳定性,实施后路手术更为合适。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修复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效果。方法:从秦皇岛市第三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中选择34例进行观察,分别给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对照组)和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观察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常规进行颈椎X射线、CT及MR检查,治疗后7 d进行复查。检查椎管矢状径、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率、骨化物分型、骨化物范围(节段)脊髓压迫率。并对患者进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并计算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经影像学检查,两组患者的椎管矢状径和治疗前颈椎曲度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但治疗后两组颈椎曲度和脊髓压迫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以及优良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相比,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修复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 石云志刘泉
- 关键词:颈椎骨化后纵韧带植入物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长节段内固定
- Mast Quadrant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Mast Quadrant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0月在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治疗的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29),观察组行Mast Quadrant系统下TLIF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TLIF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日本矫形科学学会脊髓功能评分表(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64.52%和41.38%,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分别为(102.15±20.43)min、(30.15±8.22)ml和(9.03±1.25)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JOA评分分别为(25.48±1.32)分和(27.84±1.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ODI评分、VAS评分分别为(26.54±1.50)分和(22.01±1.54)分、(1.58±0.46)分和(0.56±0.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st Quadrant系统下TLIF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等优点。
- 石云志
- 关键词:MASTQUADRANT系统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腰椎管狭窄症
- 载抗结核药物人工骨在兔椎体结核模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载抗结核药物人工骨在兔椎体结核模型中的应用。方法选用60只新西兰大白兔,颈背根部皮下注射0.1 mL的弗兰氏佐剂致敏建立兔椎体结核模型,最终取造模成功的新西兰大白兔57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各19只。A组缺损区填入载异烟肼(INH)、利福平(RFP)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硫酸钙(CSH)-壳聚糖(CTS)人工骨;B组缺损区填入不载药人工骨;C组缺损区不作处理。比较置入药物24 h、72 h、1周、2周、4周、6周、8周、10周和12周时椎体和椎旁肌中INH和RFP浓度,比较置入药物24 h和72 h后3组的lane-sandhu评分和不同时刻各组的成骨影像图。结果病灶椎体及椎旁肌中INH释放平缓,无突释,药物置入后第8周浓度最低,不同时刻椎体内INH浓度均高于椎旁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椎体及椎旁肌中RFP释放处在突释现象,药物置入后第1周浓度最大,第8周椎旁肌内浓度最低,第12周椎体内浓度最低。药物置入后24 h和8w椎体内浓度高于椎旁肌,置入后1周、2周时药物浓度低于椎旁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置入药物24 h和72 h后的lane-sandhu评分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各时刻的lane-sandhu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可见A组与B组植骨界面模糊,形成一定量不规则骨痂,C组骨痂较少,透明区明亮;术后8周可见A组与B组植骨面存在大量骨痂,形成椎间骨桥,骨缺损线模糊,C组植骨界面模糊,椎间骨桥形成差,骨缺损线扩大,原有外骨痂消失,透亮区明显。结论载INH、RFP nHA-CSH-CTS人工骨可持续、缓慢且长效的释放抗结核药物,促进骨再生,不会对成骨能力产生影响。
- 冯昊吴春秀石云志
- 关键词:人工骨异烟肼利福平
- 对社会救助“三无”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调查研究
- 梁玉琴石云志李文颖赵雅君张艳华赵莉莉
-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特别是城市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交通事故以及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三无”病人日益增多,这些病人往往具有更多更复杂的社会问题,一旦病情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尤其某些精神疾病、...
- 关键词:
- 关键词:护理管理
- 半椎板入路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半椎板入路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椎管内肿瘤30例,采用半椎板治疗,选择同期行全椎板入路手术治疗的30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肿瘤完全切除率为33.3%,对照组为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7%vs.26.7%(P〈0.05)。结论半椎板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可行性及有效性。
- 石云志
- 关键词:脊髓肿瘤手术入路半椎板切除显微外科手术
- 颈硬膜外封闭配合臭氧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颈硬膜外封闭配合臭氧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2013年收治以眩晕为主诉患者124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行利多卡因+醋酸泼尼松龙+医用臭氧联合注入;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醋酸泼尼松龙注入,治疗前后对其症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64.06%。疗效评定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醋酸泼尼松龙+医用臭氧联合注入有利于颈椎间盘的消融,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较佳。
- 石云志刘泉
- 关键词:颈椎病颈性眩晕硬膜外封闭臭氧
- 优质护理在救治“三无”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三无”骨折患者是指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不享受城市生活最低保险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人员。由于多数患者伴有心理,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所以从抢救治疗到全程护理均需要由医护人员独立完成,面对这群特殊患者,传统的护理模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 梁玉琴李文颖石云志张艳华赵莉莉彭卫平赵雅君廉路琛翁育红
- 关键词:优质护理
- 颈硬膜外封闭配合臭氧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 石云志刘泉苏启超
- 颈性眩晕的治疗成为眩晕患者治疗的难点。该课题提出了应用臭氧联合抗颈硬膜外封闭治疗颈性眩晕,通过临床观察眩晕改善情况,得出结论并为颈性眩晕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和依据,有助于规范该病的诊治,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减少患者痛苦,节约...
- 关键词:
- 关键词:臭氧治疗
- CT引导下经皮微创术治疗活动期脊柱结核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治疗活动期脊柱结核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29例患者进行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组33例进行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情况,并采用SF-36量表及JOA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病率低、椎体骨性融合速度快,及全身化疗时间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P<0.05)。2组治疗后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SF-36生活量表治疗评分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该量表各项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治疗活动期脊柱结核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的优势,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 石云志
- 关键词:脊柱结核微创手术生活质量
- Mast Quadrant系统下TLIF术与传统开放T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比较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对Mast Quadrant系统TLIF术与传统开放T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对比研究。方法64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行Mast Quadrant系统下TLIF术,对照组31例行传统开放TLIF术,术后随访2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81.82%,对照组优良率为64.52%,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2年,ODI指数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JOA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障碍、腰背痛手术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st Quadrant系统下T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对术后各项功能的不良影响小,患者生活质量高。
- 石云志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微创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