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国仁
- 作品数:40 被引量:75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 潮汐河口挖入式港池淤积研究被引量:12
- 1996年
- 通过分析和模型试验明确了潮汐河口挖入式港地的淤积机理,得出了港池淤积量的计算方法。文中还分析了口门方向对淤积量的影响。利用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对宝山钢铁厂成品码头的淤积量进行了估算,所得结果与实测基本一致。
- 林健窦国仁马麟卿
- 关键词:河口泥沙挖入式港池潮汐淤积
- 高含沙河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5
- 1999年
- 本文推导了高含沙河流的控制微分方程组,在一定条件下,经适当简化,即转化为低含沙河流的控制方程组,可适用于类似黄河这类水沙条件变化较大的河流。确定了高含沙河流模型的参数,给出了适用高低含沙河流的计算程序。选择黄河小浪底坝区为研究对象,对高含沙河流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
- 于清来窦国仁
- 关键词:数学模型
- 再论泥沙起动流速
- <正>泥沙起动是泥沙运动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也是研究工程泥沙问题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泥沙起动的概念,20世纪初开始了系统的研究,至今仍在继续.作者于40年前写了《论泥沙起动流速》一文,先后发表于《水...
- 窦国仁
- 文献传递
- 长江口全沙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65
- 1999年
- 在正交坐标系下,建立了能较好拟合长江口边界的平面二维潮流和全沙数学模型。应用1996年洪、枯两季大、中、小潮水文泥沙资料和1995年、1996年地形及8310和8615台风暴潮引起的南北槽淤积资料,对长江口的潮位、流速、流向、含沙量特别是南北槽的地形变化和航道回淤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全沙数学模型较好地复演了长江口流场、含沙量场和地形变化。
- 窦希萍李来窦国仁
- 关键词:长江口悬沙底沙数学模型
- 三维紊流悬沙数学模型及应用被引量:32
- 2004年
- 根据紊流随机理论,导出了各向异性紊流的Reynolds应力的数值格式将精细壁函数应用于边壁处理。将传统的悬沙运动、床沙级配控制方程推广到三维模型,给出了床面附近含沙量表达式,建立了三维紊流悬沙数学模型。用葛洲坝水利枢纽建库前后水沙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基本一致。将该模型应用于三峡工程坝区泥沙冲淤问题的研究,预测了三峡工程建成后坝区上游河段泥沙冲淤发展过程及其分布、河床淤积物级配组成及不同时期、不同高程的流场、含沙量场等,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值比较接近。
- 陆永军窦国仁韩龙喜邵学军杨向华
- 关键词:河床冲淤三峡工程泥沙运动
- 聚合物稀溶液在粗糙明渠中的紊流试验研究
- 1989年
- 本文应用一维激光测速仪,在粗糙明渠中,对含有不同浓度聚合物的减阻流,观测了过渡区和粗糙区的时均流速分布和脉动强度分布,并将这些资料与窦国仁所提出的公式作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相当吻合。
- 杨树清窦国仁
- 关键词:时均流速过渡区稀溶液激光测速仪紊动
- 再论泥沙起动流速被引量:302
- 1999年
- 本文是作者40 年来研究泥沙起动公式的小结。文中对颗粒间的粘结力、水的下压力和阻力等有关参数进行了修改。通过瞬时作用流速,明确了三种起动状态间的关系,消除了起动切应力和起动流速间的不协调。对导得的起动切应力公式和起动流速公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验证,说明公式较好地反映了粗、细颗粒泥沙和轻质沙的起动规律。
- 窦国仁
- 关键词:泥沙起动流速
- 常用模型沙及其特性综述被引量:27
- 1994年
- 通过回顾模型沙研究的过程,分析泥沙模型试验中因模型沙而引起的有关问题,评述常用的几种模型沙的物理力学特性和适用性,介绍模型沙研究的现状。
- 张幸农窦国仁
- 关键词:泥沙模型试验物理性质
- 沙波河床的明渠水流试验研究被引量:4
- 1993年
- 对沙波上的水流运动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研究沙波阻力及其输沙规律。鉴于沙波几何形态及运动过程的复杂性,故对处于静止状态下沙波进行观测,以反映沙波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流动特征。沙波形态采用几种概化模型,通过水槽试验,使用较为先进的二维激光流速仪,测量了流速在沿程及垂线上的分布,得到了有沙波条件下的明渠水流流速分布规律、理论床面及沙波当量糙度。
- 唐小南窦国仁
- 关键词:明渠
- 黄河小浪底枢纽泥沙问题研究
- 窦国仁王国兵王向明于为信高亚军等
- 小浪底工程的任务是以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顾发电、灌溉,除害兴利、综合利用。枢纽由拦河坝、泄洪洞、排沙洞、电厂及其他组成。枢纽泄水建筑物还需考虑汛期常有的高含沙洪水的排泄和汛期水草和漂浮物的排漂建筑物的合理布置。...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浪底工程泥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