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莉莉

作品数:44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综合征
  • 17篇细胞
  • 16篇病毒
  • 14篇肾综合征
  • 14篇肾综合征出血...
  • 14篇综合征出血热
  • 14篇出血热
  • 10篇干细胞
  • 7篇体外
  • 6篇肝炎
  • 5篇星状细胞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肝星状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蛋白
  • 4篇血细胞
  • 4篇乙型
  • 4篇体外研究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机构

  • 42篇江苏省人民医...
  • 7篇丹阳市人民医...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常州市第三人...
  • 2篇南京市第二医...
  • 2篇安徽省医学科...
  • 2篇安徽省凤台县...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通市第三人...
  • 1篇南京军区军事...
  • 1篇丹阳市中医院

作者

  • 44篇章莉莉
  • 17篇孙志坚
  • 12篇李军
  • 7篇张东军
  • 6篇周晗
  • 6篇黄湘虎
  • 6篇施启鹏
  • 6篇蔡洁
  • 5篇韩亚萍
  • 5篇刘源
  • 4篇陈念
  • 4篇徐喨
  • 4篇杜兴冉
  • 4篇黄祖瑚
  • 3篇王兵侠
  • 3篇王锁荣
  • 3篇倪大石
  • 3篇姚新宇
  • 3篇马志俊
  • 3篇郭圆圆

传媒

  • 13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江苏医药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邯郸医学高等...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今日应用医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第五届全国肝...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乳酸脱氢酶建立预测模型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以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及LDH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结合建立的模型MELD-LDH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预后的效能,并对血清LDH水平与不同程度多系统损伤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救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9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9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后28 d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90)和死亡组(n=29)。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ACLF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血清LDH水平与不同程度多系统损伤的关系,建立MELD-LDH模型并验证其效能。结果: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DH水平是影响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5,P=0.002)。并发肾衰竭、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清LDH水平显著较高(P=0.002,P=0.018)。MELD-LDH模型预测28 d、90 d临床转归的效能明显优于MELD评分(P=0.028,P=0.002)。结论:高血清LDH水平是ACLF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并发肾衰竭、肝性脑病密切相关;LDH和传统的MELD评分结合的MELD-LDH模型对ACLF患者28 d、90 d预后的预测效能较好。
王媛慧刘源岳明章莉莉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乳酸脱氢酶预后模型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干细胞的体外研究
目的:通过HBV感染肝干细胞和成肝细胞的体外试验,明确HBV能否感染肝干细胞和成肝细胞,肝干细胞和成肝细胞对HBV的易感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从胎肝中分离培养人肝干细胞及成肝细胞,进行细胞鉴定,利用间接免疫荧光,ELIS...
曹阳姚新宇章莉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干细胞病原鉴定
人肝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内定位
目的:发现肝干细胞组群在肝脏中的定位。方法:对胚胎、新生儿、儿童和不同年龄组成人的健康及病理肝脏进行了研究,经双标记免疫荧光及共聚焦显微镜研究鉴定。结果:经双标记免疫荧光及共聚焦显微镜研究鉴定,两者均表达白蛋白(Alb)...
章莉莉黄祖瑚John WoosleyLola Reid
文献传递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病毒蛋白和病毒核酸动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为进一步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核蛋白(NP)、胰蛋白(MP)及病毒核酸在HFR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动态变化,揭示HFRSV在患者PBMC中感染、增殖及消亡之规则,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18例HFRS患者不同病目的95份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NP和MP抗原。结果表明:第3病日,即可在患者PBMC中检测到Np师和Mp;第3~5病日,病毒结构蛋白表达较强,6~10日明显变弱,第18病目逐渐消失。逆转录-聚合酶键反应(RT-PCR)检测HRFSV-RAN的研究发现,第3病日至14病日均能检测到病毒的存在。RT-PCR技术对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个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
朱进张云唐家琪郭恒彬吴光华孙志坚章莉莉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病毒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
目的用无血清培养基(AIM-V)代替胎牛血清RPMI 1640完全培养基,建立可用于临床免疫治疗的成熟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的培养方法,通过对DC的表型和诱导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类型的分析...
韩亚萍李军刘源章莉莉黄祖瑚
文献传递
副溶血弧菌肠道感染64例临床和药敏分析被引量:3
1998年
副溶血弧菌是成人急性腹泻的致病菌,其临床表现易与急性细菌性痢疾相混淆。现将我院1995—1997年收治的64例副溶血弧菌肠道感染的临床和药敏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64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33例;年龄15~72岁,平均38岁...
赵旺胜张桂勤章莉莉孙志坚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腹泻药敏试验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1
2005年
韩亚萍李军刘源章莉莉黄祖瑚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细胞免疫治疗外周血抗肿瘤免疫治疗抗病毒治疗抗原递呈细胞
若干细胞因子在肾综合征合出血热发病中的作用
1997年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常有五期经过.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有病毒的直接作用,也有免疫反应所致的组织损伤.还有神经内分泌和多细胞因子及体液因子的参与.近年来已有多篇报道关于细胞因子在HFRS病程中的变化,但有关细胞因子在发病中的作用.对病程和预后的影响以及细胞因子与其它致病因素之间的联系尚未充分阐明,笔者拟就现有的资料作一报道,以便推动这方面的研究。
孙志坚章莉莉黄湘虎
关键词:细胞因子发病学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
1998年
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A9株(HFRSV-A9)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肾小球系膜细胞(MsC)的影响以及病毒唑、磷甲酸钠对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免疫酶组化法和电镜等技术检测MsC中的病毒、抗原与培养上清液中的病毒滴度。结果:HFRSV-A9感染MsC7天后细胞中便有病毒抗原表达;电镜下胞浆中见到病毒颗粒和包涵体;病毒唑与磷甲酸钠能降低病毒抗原表达强度和上清液中的病毒滴度,且加药时间愈早抑制作用愈强。结论:HFRSV-A9能感染MsC并能在其中增殖,形成包涵体,使MsC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是导致HFRS急性肾衰的重要机制之一。病毒唑和磷甲酸钠能抑制HFRSV-A9对MsC的感染。
朱翠云孙志坚黄湘虎章莉莉李显郭喜玲刘光中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肾小球系膜体外培养
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与其他EB病毒相关疾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及其他EB病毒相关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助于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EBV-HLH组(34例)与EBV-非HLH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BV-HLH组预后差,诊断后半年内病死率高达76.5%。EBV-HLH组患者外周血细胞两系或三系减少、肝功能异常、高铁蛋白血症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出现率较EBV-非HLH组明显增高(P<0.001)。EBV-HLH组和EBV-非HLH组出现骨髓噬血现象者分别为83.3%及26.7%。EBV-HLH组中100%患者sCD25高于2 400 pg/ml,81.8%患者NK细胞比例减低。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serumferritin,SF)≥3 025μg/L可以作为EBV-HLH向淋巴瘤/白血病转归的预测因素。结论 :EB病毒感染者应尽早检测sCD25及NK细胞比例,sCD25水平升高及NK细胞比例减低有助于EBV-HL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噬血现象对EBV-HLH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并不是确诊的必要指标;血清铁蛋白是反映病情程度的预测因子。
杜兴冉徐喨周晗施启鹏章莉莉
关键词:EB病毒感染噬血细胞综合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