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丽
-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 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2007年8月颈椎前路手术236例,其中男159例,女77例;年龄16~76岁,平均年龄50.6岁.颈椎病11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56例,...
- 杨启远罗小丽冯敬梁文杰范斌陈良冯志赖显金
-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
- 人文关怀在耳鼻咽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耳鼻咽喉科护理管理是指对耳鼻咽喉科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和管理,旨在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促进病患的康复。由于耳鼻咽喉科疾病常常涉及到重要的感官器官,如听力、嗅觉和语言能力,因此护理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而人文关怀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关注病患的身心健康,尊重病患的权益和尊严,关心病患的情感需求和社会支持。因此,在耳鼻咽喉科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升病患的满意度和康复效果,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 罗小丽
- 关键词:人文关怀耳鼻咽喉护理管理
- 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探讨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2007年8月颈椎前路手术236例。其中颈椎病11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56例,颈椎外伤67例,颈椎结核3例。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术178例,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术56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2例。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平均1年2个月。手术相关并发症25例,发生率为10.6%。其中喉上神经损伤2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脊髓损伤加重1例,脑脊液瘘3例,颈部血肿2例,植骨融合、内固定相关并发症3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8例,应激性溃疡1例。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颈前路解剖,严格规范化操作以及良好的术后管理,是预防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 杨启远罗小丽冯敬梁文杰范斌陈良冯志赖显金
-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
-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25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其中椎间孔型17例,椎间孔外型8例。分别采用经椎板间扩大开窗入路,经峡部外缘入路两种术式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5年,平均随访1年2个月。采用M 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9例,良5例,可1例,差无,优良率96%。结论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常累及相应节段的上位神经根,临床体征与影像学不符时应高度怀疑本症,运用CT薄层扫描和MR I检查可以确诊。保守治疗均不佳,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突出部位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 杨启远罗小丽冯敬陈良范斌梁文杰赖显金冯志
- 关键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
- 后路一期病灶清除结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19-56岁,平均36.5岁。结核病灶累及2个椎体6例,3个椎体7例,4个椎体2例,5个椎体1例。其中胸椎9例,胸腰椎5例,腰椎2例。病变节段后凸Cobb角28°-53°,平均37.6°。术前Frankel神经功能评估,A级0例,B级1例,C级2例,D级6例,E级7例。术前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2-4周后,所有病例均行后路一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术后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结果手术时间160-290 min,平均215 min,术中失血量400-1 800 mL,平均780mL。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2年,平均随访1年7个月。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例,无切口感染及窦道形成。所有病例植骨均融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移位、断裂。术后后凸Cobb角8°-27°,平均28.2°,平均矫正率7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B级1例恢复至C级;C级2例,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D级6例,4例恢复至E级,2例未恢复。结论后路一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是一种固定牢固、植骨融合良好、安全可靠的方法,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杨启远冯敬杨雯栋罗小丽李英博雷超冯志赖显金
- 关键词:脊柱结核多节段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植骨
- 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目的:探讨对耳鼻咽喉头颈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耳鼻咽喉头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风险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各54例。常规管理组行一般护理,风险管...
- 罗小丽
- 关键词:外科护理护理满意度
- 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外科治疗选择
- 2016年
- Hangman骨折是指发生在枢椎椎弓骨折的骨折,伴或不伴椎体前滑或椎间成角。该骨折最早发现于被施绞刑者, Schneider 等[1]于1965年首次提出并定义“Hangman’s fracture”术语。现在最常见的原因是交通事故中,头部相对颈部过伸,枕骨受力撞击寰椎后弓,而后者又撞击C 2的椎弓根所致。 Hangman 骨折约占颈椎骨折的4%~7%,枢椎骨折的23%~27%[2]。
- 杨启远罗小丽冯敬杨雯栋
- 关键词:HANGMAN骨折外科治疗
-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 2022年
-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ESS)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5例ESS患者为本次分析样本,参考救治前后次序将其划分成探查组(38例)与仿照组(37例)。仿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干预,探查组在仿照组前提下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探索探查组与仿照组情绪反应评分、日常管护能力评分、鼻内镜量化评分、鼻腔黏膜转归效果、症状自评及生活质量指标。结果 探查组日常管护能力评分、鼻腔黏膜转归效果及生活质量高于仿照组,情绪反应评分、鼻内镜量化评分及症状自评低于仿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ESS患者鼻黏膜形态及临床症状,避免其出现焦虑等应激心理,提升其日常管护能力及鼻腔黏膜转归效果,进而全面提升其生活质量。
- 罗小丽
-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 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牵拉复位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牵拉复位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1~53岁,平均37.2岁.11例为新鲜骨折脱位,1例为陈旧性骨折脱位,均为寰枢椎前脱位.依据Grauer改良的Anderson-D'Alonzo分型,ⅡA型3例,ⅡB型5例,ⅡC型3例,ⅢA型1例.所有病例行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牵拉复位固定治疗.术后分别采用JOA评分和ADI测量对神经功能和寰枢椎脱位复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年3个月.JOA评分术后1周、6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13.2±1.3、13.5±1.4、14.3±1.5,较术前的8.3±1.4明显改善(P<0.05).术后X线及CT示寰枢椎前脱位均复位满意,术后1周、6个月及末次随访ADI分别为(2.2±0.4)、(2.4±0.6)、(2.3±0.5)mm,均较术前的(5.8±1.2) mm明显改善(P<0.05).内固定螺钉及线缆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寰枢椎后间隙植骨均融合.结论: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牵拉复位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是一种固定牢固、安全可靠的方法,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杨启远冯敬罗小丽杨雯栋李英博范斌冯志赖显金
-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寰枢椎脱位悬臂梁
-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探索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利用随机法,将2021年6月到2023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36名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患者分成了两个组别。对照组(n=68)接受了常规的干预措施,而观察组(n=68)则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加入了持续的质量改进护理,直至患者出院。结果 护理后两种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分值降幅更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11.7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中操作技术、责任心、服务态度、健康指导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罗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