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士桢
- 作品数:27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核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77例免疫组织化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及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结果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 探讨生物标志物对于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的诊断价值,以及不同分类GEP-NEN生长抑素受体的表达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GEP-NEN患者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99Tcm-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影像学结果.结果 GEP-NEN突触素(Syn)的阳性表达率为90.4%(66/73),嗜铬粒素A(CgA)的阳性表达率为65.7%(44/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P<0.01);70.5%(31/44)的GEP-NEN血清NSE水平升高,在16.02 ~ 5713.00 ng/ml之间;生长抑素受体显像64.9%(50/77)呈阳性结果,且神经内分泌瘤(NET)与神经内分泌癌(NEC)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3,P< 0.01).结论 Syn较CgA有更高的阳性表达,CgA在来源于胃、小肠以及胰腺的GEP-NEN中有着较高的表达;初步证实血清NSE水平可以作为GEP-NEN诊断的辅助指标;生长抑素受体显像阳性率与分化程度相关,分化好的GEP-NEN有着更高的Ⅱ型生长抑素受体表达.
- 于江媛林保和李洁李囡王雪鹃翟士桢许小宝张晓鹏杨志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组织化学受体生长抑素
- 糖基化生长抑素的合成、99mTc标记及生物评价
- 肿瘤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是目前国内外肿瘤核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近年来, 国内外研究者以葡聚糖为载体,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如表皮生长因子、生长抑素与葡聚糖偶联,合成了糖基化多肽化合物,以阻止多肽在血液中的降解,延长其体内生...
- 翟士桢何川胡春林沈亦佳杜进
- 关键词:生长抑素糖基化生物评价
- 文献传递
- 99mTc标记叶酸的体内外生物学评价
- 本研究合成了S-Acetyl-MAG3-Folate,并对MAG3-Folate进行了<'99m>Tc标记和体内体外生物评价。研究表明,<'99m>Tc-MAG<,3>-FA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叶酸受体阳性肿瘤的靶向放射性显...
- 胡春林翟士桢沈亦佳崔海平杜进洪珊珊
- 关键词:放射化学肿瘤诊断
- 文献传递
- ^(99)Tc^m标记的新型糖基化生长抑素生物学评价被引量:1
- 2007年
- 以天然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MS)、葡聚糖-10(Dextran10,Dx10)及双功能螯合剂硫代乙酰基-巯基乙酰-二甘氨酰-赖氨酸(MAG2Lys)为原料,合成了新型生长抑素配体化合物SMS-Dx10-MAG2Lys,并对其进行了99Tcm标记;以125I-奥曲肽(125I-Tyr3-Octreotide)为放射配基,进行受体竞争结合实验,测定SMS-Dx10-MAG2Lys的IC50值;并用99Tcm-MAG2Lys-Dx10-SMS进行正常SD大鼠体内分布、血浆清除以及肿瘤模型动物显像实验。结果表明:配体化合物SMS-Dx10-MAG2Lys保持了对生长抑素2型受体高亲和力,其IC50与SMS相近;99Tcm-MAG2Lys-Dx10-SMS在正常大鼠体内血浆半减期为2.4h,主要浓聚于肝、脾脏并经肾排泄,与葡聚糖的代谢途径基本一致;荷胰腺癌裸鼠显像表明,注射后4h,肿瘤组织具有明显的放射性摄取。以上结果表明,99Tcm-MAG2Lys-Dx10-SMS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显像剂。
- 何川翟士桢杜进戴皓洁罗莎
- 关键词:^99TC^M葡聚糖生长抑素
- 99Tcm-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原发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平面显像与SPECT/CT断层显像的对比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通过对原发乳腺癌患者SLN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的自身对比研究,了解SPECT/CT在SLN术前定位和显示方面的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对104例Ⅰ~Ⅱ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女性,年龄59.71±12.33(33~82)岁]在超声引导下于乳腺肿块周围及肿块表面皮下注射99Tcm-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18.5 MBq(0.5 ml),2 h后乳腺外科医师手持便携式γ探测器于腋窝区体表初探SLN结果不理想,遂于注射后2~4 h行SLN平面显像和SPECT/CT显像。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术中手持便携式γ探测SLN,对切取的SLN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数据比较行χ2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 104例患者SLN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的成功率分别为88.46%(92/104)和98.08%(10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8,P〈0.05)。显像阴性者多见于年长、有新辅助化疗史或SLN有转移的患者。平面和断层显像分别显示SLN 122枚和166枚,平均为(1.17±0.73)和(1.60±0.95)枚(t=2.533,P〈0.01)。SLN显影部位有腋窝区、内乳区及胸肌间。断层显像比平面显像有效剂量增加(3.41±0.59) mSv。活检术中手持便携式γ探测器共探测到84例患者的腋窝区和(或)胸肌间SLN 174枚,病理学确诊SLN转移17例、46枚淋巴结。结论 SPECT/CT断层显像显示SLN比平面显像更清晰、定位更准确、成功率更高,可帮助临床进行乳腺癌SLN活检。
- 李囡苏华赵起超王风范洋朱华翟士桢杨志
-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抗体单克隆
- ^(18)F-FDG PET/CT代谢指标预测胃肠道间质瘤恶性危险度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恶性危险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44例GIST患者^(18)F-FDG PET/CT术前显像及手术病理结果等临床病理资料。对于^(18)F-FDG PET/CT显像阳性和阴性患者,应用χ~2检验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核分裂象、Ki-67指数、CD117和CD34表达、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预后分组等临床病理参数。对于^(18)F-FDG PET/CT显像阳性患者,应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性别、年龄、病变部位、肿瘤直径、病变密度、淋巴结或脏器转移情况)和不同病理特征(核分裂象、CD34表达情况、Ki-67指数、NIH危险度分级以及WHO肿瘤预后分组)患者3种PET/CT代谢指标,即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SUVmax、MTV、TLG与GIST恶性危险度的相关性。结果 44例GIST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阳性者31例,阴性者13例,显像阳性率为70.5%。显像阳性和显像阴性患者在肿瘤直径、核分裂象、Ki-67指数、NIH危险度分级、WHO肿瘤预后分组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926,P=0.003;χ~2=7.738,P=0.021;χ~2=4.233,P=0.040;χ~2=24.670,P <0.001;χ~2=24.670,P <0.001),而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CD117和CD34表达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31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者中,肿瘤直径≤5 cm患者与> 5 cm患者比较,MTV(P=0.003)和TLG(P=0.004)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SUV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核分裂象≤5/50HPF和> 5/50HPF的患者,Ki-67指数≤5%和> 5%的患者,以及不同NIH危险度分级、WHO肿瘤预后分组的患者,其SUVmax(P=0.022,0.023,0.016,0.016)、MTV(P=0.03
- 李囡范洋翟士桢关湘萍于江媛周妮娜郭锐王菲苏华张岩赵伟杨志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 ^(18)F-FDG的放射性标记、显像原理与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1年
- PET/CT是当今最先进的诊断技术之一,实现了解剖学影像与功能学影像的融合。18 F-FDG是最为重要的正电子药物,其使用量占全部PET/CT显像的95%以上。FDG-PET已经广泛应用于诊断肿瘤、心脏病和癫痫等多种疾病。本文回顾了18F-FDG的发展历史,介绍了18 F-FDG的制备与质量控制,分析了18 F-FDG显像原理,阐述了FDG-PET等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翟士桢杨志杜进
- 关键词:显像
- 特异性前哨淋巴结显像剂^(99)Tc^m-rituximab药盒的制备及生物评价被引量:7
- 2011年
- 采用2-巯基乙醇修饰Rituximab(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制得其冻干药盒。所制得的冻干药盒性质稳定,可在-20℃冷冻保存3个月以上。利用99 Tcm-葡庚糖酸钠(GH)交换法,标记冻干药盒得到99 Tcm-ritux-imab,标记率和放化纯度均大于90%。生物分布结果显示:SD大鼠经前脚掌皮下注射99 Tcm-rituximab后,前哨淋巴结的摄取值在1~4h内逐渐增加,在4h时达到(2.14±0.46)%ID,前哨淋巴结与注射点的放射性摄取比在4h时达到最大(14.80%±2.11%),且在18h时,这一比值基本保持不变。SPECT显像结果表明,在30min~18h内,大鼠的前哨淋巴结清晰可见,无次级淋巴结显影。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特异性前哨淋巴结显像剂的药盒化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性能稳定,便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 李艳李囡翟士桢王雪鹃杨志
-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显像剂
- 99Tcm-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分期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99Tcm-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SLNB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分期中的准确性、可行性及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4年11月89例确诊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住院患者[男48例,女41例;平均年龄(51.62± 14.35)岁],注射99Tcm-利妥昔单抗后0.5~1.0 h行平面显像.术中据显像结果行SLNB,将切取的SLN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随访患者OS和DFS.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年龄、性别、原发灶部位、原发灶厚度、原发灶有无溃疡)与SLN显像、SLNB及SLN病理间的关系及其对患者OS及DFS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样本t检验、x2检验及Cox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89例患者SLN显像及SLNB成功率均为100%.术前及术中分别检出SLN 207和228枚.病理检测发现转移患者21例,转移淋巴结33枚.5项临床特征中,按不同原发灶部位分组者的术前SLN显像检出SLN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1±1.44、1.38±0.65和2.20± 1.79;F=3.660,P<0.05);按不同原发灶部位及原发灶有无溃疡分组者的术中SLN探测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5± 1.74、1.54±0.78和1.20± 1.10,2.59± 1.96和2.54±1.46;F=5.504,t=2.588,均P<0.05);按不同原发灶厚度分组者发生SLN转移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44,P<0.05).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患者总生存率为95.51%(85/89),总无病生存率为77.53% (68/89).Cox单因素分析提示SLN有无转移和原发灶厚度影响DFS,但Cox多因素分析未发现统计学意义.结论 99Tcm-利妥昔单抗能够有效、可靠地用于恶性黑色素瘤的SLNB,帮助临床分期和判断预后.
- 李囡林保和范洋陈菩芸赵起超王雪鹃翟士桢朱华杨志
- 关键词:黑色素瘤肿瘤分期锝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 前哨淋巴结显像剂^(99)Tc^m-rituximab体外特性和安全限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用99 Tcm标记rituximab(美罗华)评价特异性前哨淋巴结(SLN)示踪剂99 Tcm-rituximab体外特性及其体内应用的安全性。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了99 Tcm-Rituximab的分子完整性;采用间接酶联免疫荧光分析(ELISA)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了99 Tcm-rituximab的免疫活性;最后依据中华药典的要求行99 Tcm-Rituximab安全限度及在正常小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显示:99 Tcm-rituximab标记率为90%~95%;标记化合物分子完整,免疫活性保留完全,标记化合物无菌无热源。受试小鼠以60mg/kg剂量注射99 Tcm-rituximab(相当于人体用量的500倍),1周内未见小鼠死亡。小鼠体内分布结果显示:99 Tcm-ritux-imab入血后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放射性摄取值由1h的(14.01±0.61)%ID/g减少为24h的(3.51±0.48)%ID/g;肝脏亦可见摄取。各器官未见有明显的放射性滞留。因此,99 Tcm-rituximab结构及性能稳定,无急性毒性,使用安全,可应用于临床。
- 王雪鹃张岩李艳翟士桢林保和杨志
-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显像剂安全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