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紫云
作品数:
6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眼科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徐国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
谢茂松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
李琼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冯月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
付冷西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1篇
轻工技术与工...
1篇
农业科学
主题
2篇
色素上皮
2篇
上皮
2篇
细胞
1篇
凋亡
1篇
夜盲
1篇
遗传学
1篇
上皮细胞
1篇
视网膜
1篇
视网膜疾病
1篇
视网膜色素
1篇
视网膜色素上...
1篇
手术
1篇
手术治疗
1篇
体外
1篇
褪黑激素
1篇
褪黑素
1篇
年龄
1篇
年龄相关
1篇
年龄相关性
1篇
年龄相关性黄...
机构
5篇
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5篇
肖紫云
4篇
徐国兴
2篇
谢茂松
1篇
李琼
1篇
郭健
1篇
付冷西
1篇
冯月兰
传媒
2篇
海峡科学
1篇
中华眼科杂志
年份
1篇
2009
1篇
2008
3篇
2007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高纯度、高活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的方法,为眼科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大鼠 MMSCs。方法:采用 MTT 法检测 MMSCs 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 MMSC...
徐国兴
谢茂松
李琼
肖紫云
文献传递
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对过氧化氢(H2O2)氧化损伤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采用600μmol/LH2O2建立体外培养的hRPE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分为6组:溶剂对照组、600μmol/L H2O2+溶剂组(H2O2损伤模型组)、600μmol/L H2O2+10^-7mol/L Mel组、600μmol/L H2O2+10^-6mol/L Mel组、600μmol/L H2O2+10^-5mol/L Mel组、600μmol/L H2O2+10^-4mol/L Mel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反映细胞氧化损伤程度;分别用DNALadders电泳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溶剂对照组与600μmol/L H2O2组间均数比较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t检验;600μmol/L H2O2组以及600μmol/L H2O2+不同浓度Mel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5水平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H2O2模型组较对照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凋亡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5,39.50,68.42;P〈0.05);Mel干预组较模型组细胞活性升高、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凋亡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药物浓度的变化呈正相关趋势。结论Mel对H2O2诱导的RPE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活性、增强抗氧化酶活性。
徐国兴
肖紫云
谢茂松
冯月兰
郭健
付冷西
关键词:
褪黑激素
色素上皮
细胞凋亡
细胞
褪黑色素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褪黑色素(melatonin,MEL)对过氧化氢氧化损伤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采用600μmol·l-1的过...
肖紫云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
上皮细胞
视网膜疾病
文献传递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2007年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目前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现存的各种治疗方式都有一定局限性。手术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有前景的治疗手段,目前也正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文就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徐国兴
肖紫云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手术治疗
白点状视网膜变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07年
白点状视网膜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的进行性视网膜变性疾病。多在幼年时期发病。主要表现为特征性的眼底白点状改变,夜盲症和视野缩小。白点状视网膜变性具有遗传异质性,目前已证实与RHO基因、RLBP1基因、RDS基因的异常有关。其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本文就白点状视网膜变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肖紫云
徐国兴
关键词:
夜盲
基因
遗传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