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静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癌患者
  • 3篇护理
  • 3篇化疗
  • 2篇预后
  • 2篇化疗患者
  • 2篇肝癌
  • 1篇血管损伤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状况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原发性肝癌患...
  • 1篇治疗护理
  • 1篇伤膏
  • 1篇烧伤
  • 1篇烧伤膏
  • 1篇生活质量
  • 1篇湿润烧伤膏
  • 1篇嗜酸
  • 1篇嗜酸性

机构

  • 6篇滕州市中心人...

作者

  • 6篇胡静
  • 3篇杨列娥
  • 1篇王芳
  • 1篇孟庆娇
  • 1篇张国凤

传媒

  • 3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风险护理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8例作为对象,依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实施风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危机事件、护理管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并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操作、护理记录、护患沟通、服务态度等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临床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风险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管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及危机事件的发生率,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预后,不仅能够为临床医疗奠定基础,还可为日后临床研究提供可靠数据。
胡静杨列娥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生活质量
肝癌化疗患者PICC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肝癌化疗患者PICC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癌化疗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将其等分为常规组和管理组各5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管理,管理组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结构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等形式,确定PICC风险管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PICC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将PICC风险管理应用于肝癌化疗患者中,管理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常规组、管理组拔管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管理组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PICC风险管理体系全面应用于肝癌化疗患者PICC导管留置期间,可以有效为患者减少痛苦,降低和预防PICC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杨列娥胡静
关键词:肝癌化疗PICC风险管理
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对喉癌患者恢复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对喉癌患者恢复的效果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喉癌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联合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及主观全面营养评定法(SGA)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GSES、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喉癌患者进行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联合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自我效能,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确保预后。
胡静杨列娥
关键词:自我效能自我护理喉癌自我护理能力营养状况
美宝湿润烧伤膏防护化疗所致静脉损伤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肿瘤综合治疗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使用外周静脉化疗因其药物化学性、酸、碱性及高浓度等,易造成血管损伤,导致静脉炎,影响治疗等不良后果。2002年6月-2003年12月我们对住院接受化疗患者,在穿刺点及其近心端皮肤浅表血管处外涂美宝湿润烧伤膏,防治静脉损伤取得满意效果。
胡静王芳
关键词:美宝湿润烧伤膏静脉损伤肿瘤综合治疗血管损伤化疗患者穿刺点
护理干预在降低胃癌患者化疗后消化系统反应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胃癌患者化疗后消化系统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234例,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7例。对照组进行化疗的胃癌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化疗的胃癌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完成临床的护理后的消化系统反应发生情况,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同时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经过临床护理后,消化系统反应发生情况主要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以及便秘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进行化疗的过程中,对患者采用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有效地减少患者在化疗后可能出现的消化系统反应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张国凤孟庆娇胡静
关键词:护理干预胃癌化疗消化系统反应
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Smad泛素调节因子1及分化抗原簇44变异体6水平与甲状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究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C chemokine ligand 11,eotaxin,CCL11)、Smad泛素调节因子1 (smad ubiquitination regulatory factor 1,SMURF1)、分化抗原簇44变异体6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4splice variant 6,CD44V6)水平与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患者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1年7月—2023年11月收治的81例T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81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及不同病理类型TC患者术前血清CCL11、SMURF1、CD44V6水平,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对比不同预后患者术前血清各指标水平,偏回归分析其关联性。结果 研究组术前血清CCL11、SMURF1、CD44V6水平高于对照组(t=46.616、23.535、16.542,均P<0.05);浸润深度T_(3)~T_(4)、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期TC患者的血清CCL11、SMURF1、CD44V6水平均高于浸润深度T_(1)~T_(2)(t=20.516、6.361、7.982)、无淋巴结转移(t=11.997、3.948、2.323)、临床分期Ⅰ~Ⅱ期(t=19.826、8.647、7.984)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C患者术前血清CCL11、SMURF1、CD44V6水平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患者术前血清CCL11、SMURF1、CD44V6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t=16.481、3.261、2.426,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CL11(OR:3.718,95%CI:1.770~7.810)、SMURF1(OR:4.337,95%CI:2.990~6.290)、CD44V6 (OR:4.448,95%CI:2.670~7.410)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C患者血清CCL11、SMURF1、CD44V6水平会升高,且各指标与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临床检测其表达有望成为预测患者预后早期的生物学指标。
孙雪胡静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分化抗原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