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博
-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怀疑论与康德的政治哲学
- 2016年
- 怀疑论不仅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是康德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意识。康德对于现代政治境况的理解受到怀疑论的影响,这尤为鲜明地体现在他对自然状态采取了一种典型的霍布斯式的理解,即把自然状态理解为一种意见的战争状态。但康德也在政治哲学上对怀疑论作出了鲜明的回应,并由此在两个关键点上修正了霍布斯的现代政治建构方案:其一是自保作为政治社会的道德基础;其二是绝对主义的主权观。正是康德在这两点上所作的关键修正使他能够把现代政治的理想描绘成一种关于法制共和国及其相互之间和平共存的理想。
- 胥博
- 关键词:怀疑论政治哲学自然状态
- 近代中西文化对视中的自由话语及其变迁
- 2018年
-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对自由价值的追求都古已有之。不过,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自由主要是一种内在的自由,它的价值被严格限定在个人层面,而在西方,自由却主要是一种公共或政治层面的价值。近代以来,西方自由话语传入中国,不仅促使中国的知识分子从自由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政治问题,而且成为救亡图存、改造社会的核心理念。当时,中国各种不同的思想派别诸如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基于其各自的理论背景和实践立场,对西方的自由话语做出了回应。其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建构出了适合中国自身国情和时代要求的自由话语。回顾近代以来自由话语在中国的传播与建构,讲好中国自身的自由观念,对我们争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空间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张源胥博
- 关键词:近代化自由主义社会主义
- 代议制政府与民主的张力——对约翰·密尔的《代议制政府》的一项考察
- 2014年
- 约翰·密尔的《代议制政府》是现代西方民主理论的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密尔试图根据功利主义的原则来为民主进行辩护,并探讨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第三章中,密尔极力说明的是民主的优越性,但在第五章及以后密尔则把他对于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的探讨转移到了代议制政府上。在这个微妙转移的背后,其实存在着代议制政府与民主的张力,而这一张力则或被消解在了密尔对于人的进步的愿景中。
- 胥博
- 关键词:约翰·密尔民主代议制政府功利主义
- 公共领域与民主承诺的回馈——评伊丽莎白·埃利斯的《康德的政治学:关于一个不确定世界的暂时性理论》
- 2014年
- 近一年多来,国内已经翻译出版了至少4本有关康德政治哲学的重要文献,如克里斯蒂娜·科斯嘉德(Christine M.Korsgaard)的《创造目的王国》,奥诺拉·奥尼尔(Onora Sylvia O’Neill)的《理性的建构:康德实践哲学探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康德政治哲学讲稿》,H.S.赖斯(H.S.Reiss)主编的《康德政治著作选》。
- 胥博
- 关键词:政治学承诺民主政治哲学
- 论康德定言命令在推导实际义务方面的有效性
- 2020年
- 康德关于定言命令能有效推导出一切实际义务的主张在哲学史上一直受到广泛的批评。在那些批评者看来,定言命令作为一种普遍性、形式性的原则从逻辑上说是无法有效推导出任何实质性的内容的。然而,这种批评忽视了定言命令的公式Ⅰ("普遍公式")和公式Ⅰa("自然法公式")的区别及其意义。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康德是用公式Ⅰa示范如何推导实际义务的。公式Ⅰa除了提出"普遍化"的形式性标准外,还由于涉及一种自然目的论,而提出了一种自然法意义上的实质性标准,即一个人对自己的完善和他人的幸福先天地负有义务。这一实质性标准保证了定言命令在推导实际义务方面的有效性,同时也赋予了康德道德哲学一种非常强烈的自然法特征。
- 胥博
- 关键词:定言命令
- 城邦的凝视者:阿伦特的康德被引量:1
- 2014年
- 当阿伦特于1970年在美国社会研究新学院开设关于康德政治哲学的讲座时,正如她指出的,直到那时为止,康德的政治哲学都并未引起学术界多大的兴趣(第15页)。不过,巧合的是,就是在这次讲座的第二年,罗尔斯发表了他的《正义论》。
- 胥博
- 关键词:阿伦特政治哲学《正义论》社会研究罗尔斯
- 英帝国联邦的“愿景”与帝国史叙事——读西利《英格兰的扩张》
- 2020年
- 面对殖民地和帝国问题在19世纪后期英国的日益凸显,西利在《英格兰的扩张》中通过对英国现代史的重构性叙述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西利不仅将英国现代史叙述为一部帝国史,认为帝国的成长而非围绕宪政自由之斗争才构成英国现代史最根本的线索和主题,而且还把英帝国从性质上界定为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一个巨型民族共同体,或者说是英格兰民族性在全球的延展。基于民族性这一原则,西利得以为英殖民帝国的维系作出合法性辩护,并由此主张用联邦制来更紧密地整合英国的白人殖民地。但同时,民族性也构成西利所主张的"帝国联邦论"的限度,从而将印度排斥在作为民族共同体的英帝国联邦之外。
- 胥博
- 康德:启蒙与理性的公共运用被引量:2
- 2014年
- 在回答"什么是启蒙"的那篇经典文献中,康德表明,"启蒙"不但意味着人作为理性主体的自我解放,而且这一解放在本质上要求"理性的公共运用",后者体现为一个言论自由的公共领域。事实上,康德提出的"理性的公共运用"这个概念不但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了他对于理性的基本看法,而且它是对于早期启蒙的个人主义的"理性化"方案的实质性修正,亦在政治哲学上回应了以霍布斯为代表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然状态理论及其在政治上造成的基本困境。
- 胥博
- 关键词:启蒙公共性
- 从德性到制度——对哈林顿政治思想的阐析
- 文本旨在说明哈林顿共和主义的现代性。哈林顿在他的共和国建构中以制度而非德性为基础,事实上是把庸碌的中产阶级作为政治建构的质料,并以安全与权势作为政治的目的。具体而言: 第一,本文将考察哈林顿对于自由国家和共和政治的论...
- 胥博
- 关键词:哈林顿共和主义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