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刚
- 作品数:24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甘肃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论犯罪心理分析与测试技术被引量:1
- 2005年
- 犯罪心理分析技术及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在侦查实践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两种新型技术手段.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侦查中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在侦查中共同运用,对疑难案件的侦破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要重视和加强对犯罪心理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强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规范与管理,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疑难案件侦破中应有的重要作用.
- 范刚
- 关键词: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相得益彰
- 一些GKT测试原则的可变性解析
- 2012年
- 基于外周心理生物指标的GKT测试技术,在实验室和实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推导出一些一般意义上的原则,但对于这些原则在原则之外的情况的变化却鲜有系统的阐述。故而在此,将从测试的基本属性上,从心理测试理论和应用实践上论证这些一般意义上适用的原则在原则之外的可变性,为心理测试实践提供参考。
- 王攀锋范刚
- 关键词:GKT心理测试
- 隐藏信息测试法假阴性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隐藏信息测试法是目前心理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方向。有关研究表明,在隐藏信息测试法的应用中,由于受犯罪嫌疑人对目标信息的记忆状况、目标题目的数量、问题的重复次数、作案与测试的时间间隔、犯罪嫌疑人的认知偏差及反测试策略等因素的影响,易出现假阴性的现象。为了提高隐藏信息测试法的效度,避免其假阴性的发生,相关实验研究和大量实案应用表明:筛选出有效的目标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增加题目组数,重复问题的提问次数,在案件侦查中尽早进行犯罪心理测试,规范审讯及测试条件,规范测试程序等措施,对改进和完善隐藏信息测试法,降低其假阴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 范刚张敏余军
- 基于反应时的隐藏信息测试研究进展
- 2015年
- 隐藏信息测试是检测被测人是否具有某个特定事件隐藏信息的一种测试技术,目前已成为测谎研究领域的主流方法之一。反应时指标作为心理学领域研究最广泛的行为指标,也慢慢被纳入隐藏信息测试的研究之中。研究表明,使用基于反应时的隐藏信息测试(RT-CIT)具有良好的测试效度,同时有助于理解和探索个体在说谎时的认知加工过程,但其测试程序要求严格,易受到反测试的干扰。未来的研究应考察RT-CIT在实棠测试中的应用情况,进一步完善测试程序以对抗反测试的干扰,并与自主神经指标相结合,扩大应用范围;同时选取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以更有效地提升测试效度,更好地解释测试结果。
- 王昊范刚
- 关键词:反应时
- 从连破六起疑难命案谈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价值与应用被引量:9
- 2010年
-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正确应用对疑难案件的侦破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要保证其在疑难案件的侦查审理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坚持科学态度,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心理活动的规律,并充分认识影响测试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承认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予以正确地研究,并对其予以准确地把握和慎重地应用,这是犯罪心理测试能否取得准确结论,从而为疑难案件的侦查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通过连续六起疑难命案的侦破,就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价值及科学应用问题,谈一些观点和看法。
- 范刚
- 关键词: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 再论我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各类疑难案件的调查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此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仍然存在着忽视心理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研究与应用的混乱局面等问题,加之存在着诸多影响测试准确性的因素。因此,需要采取科学而慎重的态度,在科学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其进行科学地认识、研究与应用。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此项技术研究的组织、投入和应用的规范与管理。
- 范刚
- 关键词: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 隐藏信息测试研究与应用被引量:6
- 2015年
- 心理测试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其中,隐藏信息测试(CIT)作为国外研究者最为重视的测试技术,是一种能将嫌疑人与特定犯罪联系起来,用于检测记忆痕迹的技术,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以CIT测试为中心,对国内外学者关于CIT的理论基础、效度、可能影响CIT测试效果的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对当前CIT在各国实际应用的情况进行了讨论。指出未来的研究应深入考察两种CIT改良版本的测试效度,加强对不同指标综合方法的研究,并分别在实验室情景和实际案件中对已有的研究结论进行验证。
- 范刚王昊
- 心理测试技术的误差分析
- 2012年
- 心理测试技术测试误差主要来自被测对象、题目编制、测试实施过程等三个相对独立的方面,且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权重也不同。对被测对象的个别化、动态化处理,科学的编题,适当的测前访谈,动态、整体、多因素参考的评图等能有效提高测试准确性。
- 王攀锋范刚
- 关键词:心理测试技术编题
- PPT理论:关于心理测试机制的讨论与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为探索心理测试技术不同测试方法之间的理论合力,摈弃对不同方法之间差异的讨论,并对刺激引起的认知加工及其相对意义提供一个合理、实质性的解释,在对40年来专注于心理测试定向反应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并介绍了初级过程理论(PPT)的形成过程和理论主张,对推动心理测试技术理论研究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范刚王永红吴倩
- 关键词:心理测试技术CQTCITCCT
- 非常态心理测试中的阈限问题探讨被引量:2
- 2011年
- 由于人对刺激和刺激的变化的感知存在阈限,在基于外周生理生物指标的心理测试中,通过对阈限影响因素的控制、对刺激和阈限的合理操作和解释,充分利用阈限的特点和规律编题和评图,从理论和方法上,可使一些非常态下阈限因素导致的非典型的图谱典型化、难判读的图谱易解释。
- 王攀锋范刚
- 关键词:阈限感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