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大伟

作品数:41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8篇理学
  • 7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2篇高温高压
  • 11篇纯净物
  • 10篇单晶
  • 6篇氟碳
  • 4篇原位
  • 4篇闪岩
  • 4篇氢元素
  • 4篇斜长角闪岩
  • 4篇角闪岩
  • 3篇地幔
  • 3篇段式
  • 3篇射线衍射
  • 3篇石榴子石
  • 3篇黝帘石
  • 3篇铝元素
  • 3篇阶段式
  • 3篇块状
  • 3篇矿物
  • 3篇钙元素
  • 3篇X射线衍射

机构

  • 4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贵州建设职业...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北京高压科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41篇范大伟
  • 23篇周文戈
  • 16篇谢鸿森
  • 9篇刘永刚
  • 7篇万方
  • 6篇蒋玺
  • 4篇魏舒怡
  • 3篇李朋
  • 3篇刘景
  • 2篇龚超颖
  • 2篇邢印锁
  • 2篇巫翔
  • 2篇胡贤旭
  • 1篇倪怀玮
  • 1篇代立东
  • 1篇刘丛强
  • 1篇杨晓志
  • 1篇刘曦
  • 1篇孙樯
  • 1篇罗崇举

传媒

  • 5篇高压物理学报
  • 4篇矿物岩石地球...
  • 3篇地学前缘
  • 2篇第17届中国...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2008年全...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9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在高温高压下合成丸山电气石单晶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高温高压下合成丸山电气石单晶的方法,属于矿物单晶样品合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以分析纯二氧化硅粉末、三氧化二铝粉末、氧化镁粉末、氯化钾粉末和硼酸溶液作为起始原料,按化学计量摩尔比12∶7∶4∶1∶6研...
范大伟许金贵周文戈
水及其高压相的研究进展
2006年
人们通过喇曼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Brillouin散射等各种方法,在各种条件下(如低温、高温、高压)研究了水的结构性质和相行为.Okhulkov等对常温液态水的能量散射X光衍射(EDXD)研究发现,在0.1~200 MPa,水分子间的OO间距rO-O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之后,rO-O随着压力升高而增大,在400~500 MPa时达到初始最大值;然后,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A.KSoper等通过中子衍射研究发现,液态水与冰一样,也有多形现象.
范大伟周文戈谢鸿森刘永刚蒋玺
关键词:高温高压相态
高温高压下岩石电导率不同测量方法的实验对比——以二辉橄榄岩为例被引量:7
2011年
利用YJ-3000t紧装式六面顶压机,在1.0GPa、500~900℃和2.0GPa、500~950℃的实验条件下,同时采用交流阻抗谱法(AC0.05~10-6Hz)、直流法(DC)和单频交流法(0.1Hz)三种方法对采自河北大麻坪玄武岩中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进行了电导率的实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二辉橄榄岩的电导率在8.65×10-7~2.09×10-3s/m之间变化,lnσ与1/T之间符合Arrenhius关系,指前因子在1.36~37.89s/m之间变化,活化能在0.74~1.01eV之间变化;二辉橄榄岩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压力对电导率无明显影响;三种方法所得的lnσ差别很小(<3%),其中阻抗谱法所得结果最大,直流法所得结果最小。最后依据实验所得的二辉橄榄岩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建立电导率-深度曲线图,将所得结果与样品采集区的大地电磁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在相应深度下的二辉橄榄岩电导率与华北北缘岩石圈地幔电导率值的范围相交,由此我们推断二辉橄榄岩可能是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上地幔的主要组成岩石。
龚超颖刘永刚李朋范大伟魏舒怡谢鸿森
关键词:高温高压交流阻抗谱大地电磁测量
高温高压下斜长角闪岩弹性、电学性质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在1.0 GPa、室温至700℃条件下,分别采用超声波反射-投射法和阻抗谱法,测量了华北克拉通北缘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的弹性波纵波速度和电导率。在常温、压力〉0.35 GPa的条件下,斜长角闪岩的弹性波纵波速度与压力呈线性关系,说明此时岩石中的微裂隙已经基本闭合。依据该线性关系,得到常温常压下斜长角闪岩的弹性波纵波速度为6.390 7 km/s,压力系数为0.160 6 km/(s.GPa)。在1.0 GPa条件下,斜长角闪岩的弹性波纵波速度与温度呈线性关系,温度系数为-0.000 594km/(s.℃)。在1.0 GPa、200-700℃条件下,斜长角闪岩样品的电导率符合Arrhenius公式,指前因子为25.78-105.32 S/m,活化能为0.57-0.66 eV。利用实验获得的弹性波纵波速度及其温度系数和压力系数以及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结合现今华北克拉通地热学的基本参数,计算得到斜长角闪岩的弹性波纵波速度-深度剖面和电导率-深度剖面,将二者分别与华北克拉通北缘深部地壳的弹性及电性结构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高温高压下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的弹性波纵波速度与该地区中地壳速度相当,电导率介于中、下地壳范围内。综合来看,实验的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有可能是组成现今华北克拉通北缘的中地壳岩石之一。
万方周文戈刘永刚范大伟谢鸿森
关键词:纵波速度地壳结构高温高压斜长角闪岩
天然黝帘石原位高压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
石属于绿帘石族矿物[Ca2(Al,Fe)3Si3O12(OH)],产出于各种不同地质环境(比如大陆碰撞带和俯冲带)的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岩中.不同于其他绿帘石族矿物属于单斜晶系矿物,黝帘石属于斜方晶系(空间群Pnma).本文...
许金贵张波范大伟巫翔周文戈谢鸿森
关键词:黝帘石可压缩性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
石榴子石系列矿物原位高温高压X射线衍射研究
地球内部是一个复杂的高温高压系统,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的物质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对进一步揭示地球内部的物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至关重要(谢鸿森,1997)。目前,对上地幔的矿物组成相对比较清楚...
范大伟许金贵匡云倩李博谢鸿森
文献传递
一种从磷尾矿中选择性溶解白云石富集磷精矿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磷尾矿中选择性溶解白云石并富集磷精矿的方法。本发明将甲酸加入干燥的磷尾矿粉中进行反应,实现选择性溶解白云石,使甲酸浸出渣富集磷灰石,可以作为磷矿进行后续使用。甲酸...
顾汉念周桂永范大伟胡海怡王宁
一种在高温高压下生长黝帘石单晶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高温高压下生长黝帘石单晶的方法,属于矿物单晶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Ca(OH)<Sub>2</Sub>粉末、Al<Sub>2</Sub>O<Sub>3</Sub>粉末和SiO<Sub>2</Sub>粉末...
陈伟范大伟
一种高温高压下合成氟碳铽矿单晶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下合成氟碳铽矿单晶的方法,属于矿物单晶样品合成技术领域。所述合成方法的步骤包括:将TbCl<Sub>3</Sub>、NaF和Na<Sub>2</Sub>CO<Sub>3</Sub>按化学反应计量摩...
范大伟周文戈许金贵
一种在高温高压下生长黝帘石单晶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高温高压下生长黝帘石单晶的方法,属于矿物单晶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Ca(OH)<Sub>2</Sub>粉末、Al<Sub>2</Sub>O<Sub>3</Sub>粉末和SiO<Sub>2</Sub>粉末...
陈伟范大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