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宏云
- 作品数:39 被引量:8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香港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经验被引量:24
- 2008年
- 一、自由贸易港、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与香港在讨论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弄清一组概念。自由贸易港和自由港是可以互换的概念,是指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出的港口。
- 范宏云孙光永
- 关键词: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区自由港港口关税
- 中国古代国家统一的理论和实践
- 2019年
- 中国古代国家统一观,是天下一统观,先验地构建一个包容所有大小王权国家、所有民族和文化的天下。王权至高无上,不仅要统一王权国家,而且要统一王权国家之外的整个天下。天下体系是以中原王朝为正统和中心,以贸易、文化、安全保障、儒家家庭伦理等方式把周边政权联络到一起,共同构建一个等级制的同心圆世界体系,它与主权国家平等的国际体系完全不同。天下统一观和天下体系的理论构建,使中国古代国家统一的实践主要表现为国家必须统一于正统王权,天下也必须统一于正统王权,武力统一是古代中国国家统一的根本途径。
- 范宏云
- 新时代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思考——以“大一统”思想为视角被引量:4
- 2018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指明了新路径,也为两岸关系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传统大一统观为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留下了丰富的理论、实践财富,为两岸和平统一事业留下了宝贵的政治、法律、文化、地理等方面的遗产。推进两岸和平统一事业,除了运用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国家、国际法等外来话语,还要从大一统观这种本土话语中探寻思想源泉和统一路径。大一统观的共同体思想内涵丰富。大一统观对"天下一统"的秩序设想以中央权力为中心,运用文化、伦理、权力、利益等方式与周边政权形成一个尊卑有序的共同体。大一统观的共同体思想为构建两岸共同体奠定思想文化基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必由之路,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经阶段。两岸之间通过构筑共同体的方式,加深彼此了解,增加政治互信,循共同治理之路,逐渐释放彼此的内部治理权力交予共同体来治理,从而产生"共同认知领域",形成两岸共同体发展之路,这是形塑两岸集体身份、共同利益和共同制度的现实可行路径。随着两岸和平发展的深化,两岸会出现越来越多更高层次、更多领域的共同治理机制。两岸可以在货币、文化、经济、身份、安全、国际空间等议题上达成高于两岸管辖权的政策。两岸共同体建设可以围绕经济、文化、政治、法律、安全、军事等主题有层次、有顺序地进行。建构两岸共同体可以扩大和深化两岸在法律、制度和价值等领域的认同基础,可以作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过渡模式。
- 范宏云
- 关键词:两岸关系共同体大一统
- 两德统一与两岸统一之国际法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统一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主权和领土完整基础上的国家治权的统一。两德统一与两岸统一在国际法上有本质区别,两德统一实质上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合并,而两岸统一是在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基础上国家治权的统一。两德统一虽然在性质上与两岸统一有本质区别,但联邦德国推进统一的某些策略和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和反思。
- 范宏云
- 关键词:两岸关系国际法
- “一国两制”: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模式
- 2007年
-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当代国际法的一个基本规范,是两岸统一的法律基础。两岸统一属于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基础上的国家治权统一范畴,与两德统一的国际合并性质完全不同。两岸统一模式的设计应做到在中国主权和台湾高度自治之间的平衡。"一国两制"是解决一国内存在两个实行不同社会制度并各自治理的区域的国家治权统一问题的最佳模式。它理论上体现了现代国际法秩序下的国家主权的本性,在实践上既坚持了原则性,又兼顾了灵活性,是国家治权统一理论和实践的划时代创新。众多非"一国两制"模式,要么是分裂中国主权的模式,要么没有充分考虑两岸分治的实际情形,因而都不适合于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 范宏云
- 关键词:一国两制两岸统一主权治权
- “一国两制”下香港法院的宪制角色分析
- 2015年
- 正确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所享有的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问题,必须同"一国两制"这种特殊的国家结构形式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理解和切实贯彻"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才能正确定位"一国两制"下香港法院的宪制角色。香港法律界有一种以法治和司法独立名义排除中央权力的错误倾向,对香港《基本法》进行宽泛解释。香港不是独立的政治实体,香港法院的权力受制于中央权力。香港法院宪制角色的主要内容是:香港法院的司法独立不能脱离中央权力,香港法院对《基本法》的解释权是有限的,香港法院应谨慎行使司法审查权,香港法官及其他司法人员是必须承担爱国义务的治港者。
- 范宏云陈闯
- 关键词:一国两制
- “一国两制”下的中央全面管治权被引量:4
- 2014年
- 《"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首次提出"中央拥有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主权是全面管治权的法律依据。香港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中央拥有香港的主权,就拥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全面管治权由中央直接行使的权力、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和中央对香港高度自治权的监督权三方面的权力组成。全面管治权的提出,有利于消除香港社会对"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
- 范宏云
- 关键词:一国两制
- 论国际法上的分离权被引量:15
- 2008年
- 国际法的自决与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不会产生冲突,而分离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具有不可调和的对抗性,自决不包括分离。分离权实质上是属于主权国家对其治下的一部分领土和居民的处置权;国内分离实体的分离企图和行为,因为严重危害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而在根本上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所以国际法不可能发展出一种所谓由分离实体所享有的分离权。
- 范宏云
- 关键词:分离权自决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学理基础与深圳实践
- 2021年
- 从理论上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特征、目标任务,比较分析了国际先进城市的法治建设经验,系统总结深圳在社会主义法治创新中所取得的成就,提出深圳打造法治示范城市的具体路径和对策建议。
- 范宏云吴燕妮
- 关键词: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关于国家承认理论的发展被引量:3
- 2003年
- 冷战后,国家承认的理论和实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国际社会的国家承认实践对传统的国家概念及国家概念的某一要素在程度上的要求产生了重大影响;"宣告说"虽然在传统国际法的理论中占据相对优势地位,但"构成说"更多地获得国际社会的国家承认实践的支持;国家承认还呈现出所谓"权利化"趋势,除了自决权之外,人权与少数民族权利的保护、民主、法治等都成了欧美强国国家承认的标准和条件。
- 范宏云
- 关键词:构成说权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