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志刚

作品数:22 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6篇青光
  • 6篇青光眼
  • 5篇视神经
  • 4篇视网膜
  • 4篇网膜
  • 4篇角膜
  • 4篇分化
  • 4篇干细胞
  • 3篇营养因子
  • 3篇源性
  • 3篇上皮
  • 3篇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因子
  • 3篇角膜上皮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眼压
  • 2篇源性神经营养...
  • 2篇神经损伤

机构

  • 21篇中山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21篇范志刚
  • 10篇葛坚
  • 10篇王宁利
  • 9篇吴河坪
  • 8篇陈静嫦
  • 6篇曾明兵
  • 4篇林辉
  • 3篇黄冰
  • 3篇王智崇
  • 2篇刘炳乾
  • 2篇刘敬波
  • 2篇钟秀风
  • 2篇陈系古
  • 2篇乔利亚
  • 2篇李康寯
  • 2篇刘颖
  • 1篇刘长征
  • 1篇卓业鸿
  • 1篇梁凌毅
  • 1篇郭彦

传媒

  • 4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广州医药
  • 2篇Chines...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全国眼科临床...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高危角膜移植中的RORγt+Foxp3+T辅助细胞
杨斯婧范志刚欧阳晨杨丽君梁美欣黄挺葛坚
猴表皮干细胞横向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表皮干细胞可以作为角膜上皮细胞的替代物,在自体眼表修复及组织工程生物角膜的构建中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将体外分离培养的2~4代猴表皮干细胞和人角膜缘基质组织及角膜上皮细胞进行共培养Crranswell法),于共培养前后使用流式细胞仪、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其分化情况进行检测和鉴定.并于第2,4,6,8和10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表皮干细胞转分化的比率.实验采用条件培养基诱导法作为对照.表皮干细胞在共培养前表达表皮干细胞标志,K15和整合素β1阳性,K3/K12阴性;共培养后转为表达K3/K12,从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表现出角膜上皮细胞的特征,但是条件培养基诱导法阳性率较低.可见,表皮干细胞具有可塑性,在角膜缘基质组织及角膜上皮细胞的调控下,可以横向分化为类角膜上皮细胞,有可能重建角膜上皮,进行自体生物角膜的构建.
高楠王智崇黄冰葛坚陈系古卢蓉张可飞范志刚卢丽彭展崔光辉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角膜上皮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对大鼠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治疗的实验研究(英文)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nurotrophicfactor,BDNF)基因修饰的神经前体细胞 (neuralprogenitorcells ,NPCs)玻璃体腔或视网膜下腔移植对视神经轴浆流部分中断视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经外侧膝状行逆行标记 ,7天后用 4 0g力量大小的轴浆流运输钳压迫视神经 ,制作视神经轴浆流运输部分中断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成 3组 ,将视神经轴浆流运输部分中断的大鼠玻璃体腔内或视网膜下腔注入BDNF基因修饰的NPCs (BDNF NPCs) ,注射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 ,而注射单纯的NPCs为载体细胞对照。 7,15及 30天后通过RGCs的平均密度计数以及RGCs的平均凋亡密度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间的差别 ,对BDNF NPCs表达的BDNF及其保护作用评价。结果 部分轴浆流运输中断后的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的阴性对照及注入单纯NPCs组 ,7天 ,15天及 30天RGCs的平均密度分别为 1885± 6 8,15 6 2± 2 0 ,1380± 7和 1837± 4 6 ,15 6 1± 5 8,1370± 16。而在玻璃体腔内注射DNF NPCs组为 2 10 1± 15 ,180 9± 19和 16 2 5± 34。在视网膜下腔注入组也获得了相似的结果。对RGCs的平均凋亡密度进行比较 ,BDNF NPCs处理组较其它组低。在相应的时间点 ,BDNF NPCs处理组较其它组经非参数检?
王宁利曾明兵阮奕文吴河坪陈静嫦范志刚郑湖玲
关键词:神经前体细胞移植视神经病变青光眼神经营养因子
中国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研究进展(英文)被引量:34
2002年
目的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研究进展。方法 对近年来中国眼科学者以及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对超声生物显微镜用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研究后的研究工作及有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和复习。结果 根据房角关闭机制 ,中国人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分为三种类型 :1 多种机制共存型。2 单纯瞳孔阻滞型。 3 非瞳孔阻滞型。由于多种机制共存型闭青的临床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不同于其它类型闭青 ,除了要解除其瞳孔阻滞因素外 ,同时要针对性地处理共同存在的非瞳孔阻滞因素。结论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闭青的研究、诊断以及对治疗效果的评价方面的应用促进了对闭青的认识 ,随着这一技术的普及 。
王宁利吴河坪范志刚
关键词:中国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生物显微镜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7.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机制与视神经保护
本主要介绍了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机制与视神经保护,首先对青光眼进行了概述,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升高或者视神经血流灌注压降低等多种因素所引起的视神经损害.目前,青光眼最主要的致盲原因是视神经病变引起的视野损害,而视野损害的病理基...
葛坚范志刚郭彦钟兴武
关键词:青光眼视神经
文献传递
包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对大鼠视神经损伤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包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对大鼠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视神经损伤模型的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入包裹BDNF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第一组中对视神经作单次损伤,第二组中两次损伤视神经。通过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密度计数,评价包裹BDNF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对RGCs的保护作用。结果 BDNF微囊注入组和游离BD-NF注射组,在注入后14天和28天组与空白PBS及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组比较RGC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DNF微囊注入组和游离BDNF注射组的RGCs的密度高于空白对照组。单次损伤视神经的BDNF微囊注入组与游离BDNF注射组的两组间RGC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次损伤视神经的BDNF微囊注入组与游离BDNF单次注射组的两组间RGC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DNF微囊注入组的RGCs的密度高于游离BDNF单次注射组。BDNF微囊注入组与BDNF两次注射组的两组间RG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受到反复损伤的RGCs,BDNF微囊释放的BDNF在注入后对损伤下的RGCs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优于单次注入BDNF。而对只受到单次损伤的RGCs,BDNF微囊释放的BDNF与单次注入BDNF效果相同。
吴河坪王宁利曾明兵陈静嫦范志刚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WERI-Rb1源性视网膜神经元治疗RD1和DBA/2J小鼠
李康范志刚刘颖葛坚
灵长类动物内眼移植组织工程化视网膜神经支架的技术探究和评估
葛坚李康寯杨斯婧胡东鹏罗子明卓业鸿范志刚钟秀风
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角膜上皮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探索胚胎干细胞在表层角膜缘基质诱导下向角膜上皮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体外培养带GFP标记的ES-D3细胞,并利用视黄酸进行预诱导,然后将预诱导后的细胞接种在表层角膜缘基质上,细胞融合形成单层后,随机分为3组进行研究:第1组传代后直接进行检测;第2组在气-液界面上培养10天,然后植入裸鼠皮下以进行体内诱导;第3组作为对照组,不给予GFP-ES-D3细胞特殊诱导条件,细胞自由分化.诱导分化的细胞植入裸鼠皮下体2周后没有畸胎瘤形成.诱导分化的细胞呈现上皮样外观,体内诱导组和体外诱导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检测到CK3,P63和PCNA表达阳性,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见两组细胞表面都有微绒毛和细胞间紧密连接形成.实验对照组部分细胞脱落和死亡,大部分表现神经样细胞的树突样外观,小部分未死亡的贴壁细胞呈多态性,这些结果表明胚胎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经表层角膜基质诱导能够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有可能为眼表重建和组织工程化角膜的构建提供上皮种子细胞.
王智崇葛坚黄冰高前应刘炳乾王凌华喻瓴范志刚路晓明刘敬波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细胞分化角膜上皮GFP标记细胞接种贴壁细胞
小鼠视神经再生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总结制作小鼠视神经完全截断性动物模型作为视神经再生研究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将雄性Bcl-2高表达转基因小鼠(Bcl-2 transgenic mice)和受GFAP启动子控制表达疱疹病毒-胸苷激酶转基因雌性小鼠(GFAP-TK)交配产生的4只8~12周成年小鼠(20~30g),Bcl-2/GFAP-TK双转基因小鼠作为实验组,同周龄4只Bcl-2转基因小鼠作为对照组。其中Bcl-2/GFAP-TK双转基因小鼠皮下植入缓释泵,连续7d释放更昔洛韦(GCV)100mg·kg^-1·d“^-1选择性地去除视神经损伤后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更昔洛韦缓释泵植入术后2d在两组动物中制作右侧单眼标准完全性视神经钳夹损伤模型,视神经钳夹10d后获取组织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特异性检测再生轴突纤维并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罗丹明的霍乱毒索B亚单位(CTB-R)或增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复制缺陷型腺相关病毒(AAV-EGFP)用作顺行性标记物以显示再生轴突是否到达大脑靶器官。结果 在Bcl-2/GFAP-TK双转基因小鼠中存在免疫荧光阳性的再生视神经轴突,再生轴突计数为71.99±24.04,并可见生长锥(growth cone)样结构,但是再生轴突纤维未能延伸达到大脑靶器官。在对照组Bcl-2转基因小鼠中未见明显再生迹象。结论 小鼠视神经完全截断性动物模型可用于视神经病变的再生研究。
范志刚Chen Dong-feng葛坚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视神经再生青光眼转基因小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