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秋兰
-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关系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Treg细胞与MR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2年至2014年在玉溪市人民医院血液科规律诊治的5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MRD、Treg细胞检测,从首次诱导缓解治疗结束后第14天开始,每3~6月检测1次,并动态监测,对治疗前后、不同疾病组别、不同危险度Treg细胞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MRD阴性、MRD阳性组Treg细胞表达差别.结果 AL患者诱导缓解前Treg细胞明显高于治疗缓解后、正常对照组(P〈0.01),ANLL与ALL组间治疗前后Treg细胞无明显差别,高危组Treg细胞明显高于低危组(P〈0.01),与中危组无明显差别,而中危组与低危组无明显差别,MRD阴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MRD阳性组(P〈0.01),MRD阳性组Treg细胞明显高于MRD阴性组(P〈0.01).结论 初诊白血病患者体内Treg细胞明显增高,且恶性程度越高,Treg细胞水平越高,治疗缓解后Treg细胞水平明显下降,接近正常水平,MRD阳性患者Treg细胞明显高于MRD阴性患者,提示Treg细胞可能抑制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对白血病患者判断预后、评估疗效、预测疾病复发、改善治疗方案,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 路萍侯十前王永志范秋兰罗朝蕊陈景华
-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微小残留病白血病
- 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恶性血液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伏立康唑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恶性血液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真菌病理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炎症状态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炎症状态指标和生活质量,促进真菌转阴,缩短疗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范秋兰
- 关键词:卡泊芬净伏立康唑
-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别选择21例患者43例次化疗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化疗结束24h或血小板低于100×109/L时给予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 25μg.kg-1.d-1,观察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变化、输注血小板剂量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后最低血小板计数和输注血小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恢复至50×109/L的天数和恢复至100×109/L的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平均约提前2.5d。治疗组耐受性良好,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有全身乏力、水肿、注射部位疼痛,其发生率均不到10%。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辅助治疗AML可以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化疗后血小板低下持续的时间,且耐受性良好。
- 路萍王永志朱桂华侯十前陈锦华吴冬梅范秋兰岳鸿丽朱理平
- 关键词:重组人白介素-11血小板减少化疗
- 小剂量干扰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干扰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90例,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一阿糖胞苷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糖胞苷联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总有效率;完全血液学缓解时间、无病生存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水平、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值;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总有效率68.89%(31/45)高于对照组的44.44(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0 0,P<0.05);观察组完全血液学缓解时间、无病生存时间为(31.11±1.41)d、(33.13±0.21)个月,优于对照组的(46.42±2.25)d、(14.23±1.5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03、9.178,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水平、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水平、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出现率(6.67%)和对照组(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糖胞苷联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白细胞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延长其生存期和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范秋兰
- 关键词:小剂量干扰素阿糖胞苷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
- Good综合征合并纯白细胞再生障碍一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患者女,54岁,因“发热5d”于2019年10月18日就诊于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患者5d前受凉后出现畏冷,咽痛,偶有咳嗽,干咳无痰,无四肢无力,体温37.3-37.7℃,输液治疗2d无好转,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减少,期间体温最高38.2℃。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用药史,无放射线接触史,父母非近亲婚配。
- 侯十前王丽花王永志路萍王健路蓉罗朝蕊范秋兰冯林森刘贤王希
- 关键词:干咳无痰血液内科近亲婚配输液治疗
- 中文版风湿病治疗依从性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被引量:2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文版风湿病治疗依从性问卷(CCQR)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风湿科住院,出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54例,通过翻译风湿病治疗依从性问卷(CQR)原文并根据中国文化进行调整后制定出CCQR。间隔2~4周重复问卷,应用组内相关系数来评估CCQR的信度。采用药房处方数据评估患者治疗的现实依从性,通过确定CCQR评分和患者现实依从性的相关情况来评价CCQR的效度。结果 54例患者完成了第1次问卷调查,4例拒绝接受第2次调查,2例失访,最终48例患者完成第2次问卷调查。第1次平均CCQR评分为(57.7±19.8)分,第2次平均CCQR评分为(60.2±17.0)分,两次CCQR评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95%可信区间为(0.990,0.997)〕。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CQR评分与患者的现实依从性呈正相关(R2=0.635,P=0.000)。结论 CCQR是评估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可靠、有效的工具。
- 朱桂华王永志童宗武陈景华吴冬梅路萍范秋兰岳鸿丽朱理平侯十前
-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