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荆治国

作品数:8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生态足迹
  • 5篇可持续发展
  • 3篇生态承载力
  • 3篇特征参量
  • 2篇生态
  • 2篇生态足迹法
  • 2篇城市
  • 2篇城市化
  • 1篇地表水
  • 1篇地表水环境
  • 1篇遥感
  • 1篇中国省域
  • 1篇生态资源
  • 1篇省域
  • 1篇水环境
  • 1篇特征及成因分...
  • 1篇能源足迹
  • 1篇盆地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三门峡职业技...

作者

  • 8篇荆治国
  • 7篇周杰
  • 3篇解修平
  • 3篇何忠
  • 3篇杨林海
  • 2篇张昌盛
  • 2篇梁剑鸣
  • 2篇郎海鸥
  • 2篇齐丽彬
  • 1篇张海龙
  • 1篇詹涛
  • 1篇程楠楠

传媒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Landsat TM的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被引量:25
2007年
在全球高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热岛被认为是主导整个城市环境的要素之一,在城市公共健康、空气质量、能源消耗等方面已产生深远影响.笔者利用Landsat TM影像对西安市热岛情况和城区土地覆被进行解译,得到西安市土地利用图和热岛相对强度空间分布图,并研究分析了城市热岛同城市土地覆被之间的关系.土地覆被类型亮温分布由高到低依次是:商业和工业用地、未利用地、居民住宅用地、绿地、水体;亮温与NDVI有良好的反相关关系.通过对西安热环境的研究揭示了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规模的发展变化,有助于引导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城市综合评价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
解修平周杰张海龙荆治国
关键词:遥感亮度温度
基于生态足迹的西安市2005年可持续发展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西安市2005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显示:2005年西安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为1.020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35 hm2/人,生态赤字为-0.785 hm2,万元GDP足迹为1.632 hm2,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1.15,发展能力为1.17,显示西安市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表明必须依靠提高生产率及资源利用效率来增强生态承载力,建立西安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梁剑鸣周杰荆治国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基于调整特征参量生态足迹法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表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竞争日益尖锐的形势下,转变增长方式,追求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世界的...
荆治国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法生态资源生态承载力
基于特征参量调整法的中国省域生态足迹研究被引量:22
2007年
本文以中国各省(市、自治区)2004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分类体系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Living Planet Report 2006》中最新的均衡因子,计算并分析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四大经济板块2004年的生态足迹、各地区地均生态承载力及地区万元GDP生态足迹。引入了"地均生态承载力"概念,讨论了不同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了各地区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关系。将计算结果与1999年,2002年,2003年,2005年中国生态足迹进行了比较,就其异同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2004年中国人均生态赤字为1.35hm2,省际人均生态足迹差异较大,地区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本研究调整特征参量后,生态足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现状。最后,结合各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荆治国周杰齐丽彬解修平郎海鸥何忠杨林海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关中盆地表土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以关中盆地表土重金属为研究对象,结合样品实测数据,通过ArcGIS普通克里金空间插值及数理统计分析,研究关中盆地表土重金属(Cu、Zn、Pb、Cr、As、Ni)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城市化进程和地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关中盆地表土的Cu、Zn、Pb、Cr、As、Ni平均含量分别为29.85,82.40,30.90,65.29,11.78,30.16mg/kg。(2)由南向北,南部地区重金属含量总体高于北部,但As含量南部低于北部。Cu和Zn、Cr和Ni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3)在不同地貌部位,秦岭北麓山谷重金属含量最高,丘陵最低,平原、黄土塬沟谷居中。(4)从城乡分布看,城市化进程明显影响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城区为重金属空间分布的高值区,由此向周边辐射(例如:宝鸡、咸阳、西安、铜川,但渭南市除外),Cu、Zn、Pb、As均表现出由城区经城乡结合带向乡村衰减的过程,Cr城乡结合部>乡村>城区,Ni乡村>城乡结合部>城区。(5)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在城市,Cu、Zn、Pb、Ni含量,庭院绿地>道路绿化带>广场绿地,Cr道路绿化带>庭院绿地>广场绿地,As庭院绿地>广场绿地>道路绿化带;在乡村,Cu、Zn、Cr在菜地含量最高,Pb在林地最高,As、Ni在农田最高;Cu、Pb、Cr在果园含量最低,Zn在农田最低,As、Ni在菜地最低。
张昌盛周杰荆治国程楠楠
关键词:关中盆地表土重金属
西安地区地表水环境空间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用GIS可视化方法分析了2005年西安地区地表水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污染最为严重的监测断面分别是位于皂河上的农场西站、雁秋门,新河入渭口以及临河入渭口,其中皂河的污染状况最为严重,远远高于其他河流的监测断面。地表水中的污染物以有机类污染物为主,其中最重要的是石油类,其次是挥发酚、生化需氧量和总氮、氨氮。对其成因的初步分析表明,第二产业是影响西安市地表水环境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且以造纸业污染最为严重。
郎海鸥周杰何忠解修平荆治国杨林海
关键词:地表水环境GIS
调整特征参量的生态足迹新方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在传统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最终能源足迹概念。即地球上消耗的能源最终由太阳辐射提供,而能源生态足迹就是消耗能源所需的接收太阳辐射能的建成地面积。相应的,不再使用化石能源地概念。同时,将海洋提供的生态资源,纳入内陆居民人均生态承载力范畴。以西安市1997年-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本文分别使用传统方法和上述调整后的方法对10年间西安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传统生态足迹法计算的结果表明西安市人均赤字由1997年的1.07hm^2,逐渐增加至2006年的1.40hm^2,始终处于生态赤字状况。而调整后生态足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西安市一直处于生态盈余状况,可持续发展状况良好,其人均生态盈余在1997年为0.64hm^2,至2006年为0.45hm^2。本研究调整原方法部分特征参量后,使生态足迹法更具前瞻性,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特征,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
荆治国周杰詹涛齐丽彬张昌盛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生态足迹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城市化问题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依据1997-2006年西安市城镇居民和非城镇居民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对生态足迹供需变化的影响,旨在探寻引起生态足迹供需变化的城市化驱动机制,以期为西安市城市化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从1997年至2006年,西安市的人口城市化率由40.4%增加至45.7%,人均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1.31hm2增至2006年1.64hm2,共增加了25%。人均生态足迹和城市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万元GDP生态足迹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采用二次多项式方法对人均生态足迹和与城市化率的关系进行了拟合。推算出当城市化率达到50.66%时人均生态足迹达到拐点,即人均1.74hm2。同样采用多项式方法对人均生态足迹和与人均GDP的关系进行拟合,推算出当人均GDP达到2.67万元时,人均生态足迹达到拐点,此时人均生态足迹为1.79hm2。结合西安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调控城市化进程,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加大新型能源的推广力度,不断推广高科技农业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建议。
荆治国周杰梁剑鸣何忠杨林海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生态足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