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伟祥
- 作品数:43 被引量:41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应用树脂吸附分离制取茶多酚被引量:63
- 1999年
- 从茶中分离制取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现行工业化生产多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金属盐沉淀法,这两种方法,工艺繁琐,有机溶剂、金属盐或酸、碱损耗大,严重污染环境,提取率低、得率低、成本高、销售困难。笔者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法从茶中分离,纯化茶多酚,制得低含咖啡碱的茶多酚粗制品,得率为18%~21%,纯度≥70%,EGCG>20%,咖啡碱<2%。吸附树脂具有表面积大,吸附量大,吸附与洗脱高峰集中,不用或少用除乙醇外的有机溶剂,洗脱与再生容易,成本低,得率高等优点,大有开发前景。
- 萧伟祥钟瑾汪小钢萧慧
- 关键词:茶叶茶多酚
- 茶多糖生物活性与结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8
- 2002年
- 萧伟祥萧慧
- 关键词:茶多糖生物活性
- 茶鲜叶匀浆悬浮发酵体系工艺放大指标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0年
- 为实现悬浮发酵红茶工业化生产,对影响发酵体系工艺放大指标—容量传质系数(KLa)的因素及KLa对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KLa受发酵体系中搅拌速率、温度、通气量、装液量的影响;添加某有机物可明显提高发酵体系的KLa;随KLa的增大,发酵液中茶黄素类(TFs)含量提高。
- 夏涛童启庆萧伟祥
- 关键词:悬浮发酵红茶KLA
- 茶氨酸的制取及应用被引量:17
- 2002年
- 茶氨酸是茶叶中的一种主要氨基酸 ,通常占茶叶干重的 2 %左右 ,约占茶树体内游离氨基酸5 0 %。茶氨酸具有鲜甜味 ,是茶叶特征物质之一 ,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现已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领域。除此以外 ,茶氨酸还具有一些重要的药理作用。如抗肿瘤、降压安神、拮抗咖啡碱等医疗功效。本文综述了茶氨酸的性质、制取方法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 徐燕陈小兵萧伟祥
- 关键词:茶氨酸制取药理作用
- 茶叶生物化学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
- 1995年
- 茶叶生物化学研究需适应学科发展与经济建设的要求。重新把握茶叶生化的发展,调整茶叶生化研究内容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茶叶生化应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成就,加速学科间交叉渗透,使茶叶生化的基础与基础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茶叶生化研究也应为茶的综合利用提供生化基础知识与技术参数,为茶叶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应用开发提供生化依据。
- 萧伟祥钟瑾
- 关键词:茶叶生物化学
- 天然食用茶黄色素与茶绿色素的研究被引量:31
- 1994年
- 利用低档绿茶或茶末、茶灰制取了纯天然茶黄色素(TYP)和茶绿色素TGP,并分析了其化学组成、光谱特性和不同pH、温度、光、金属离子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TYP的主要色素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和少量的儿茶素氧化聚合有色产物,TGP的主要色素成分是叶绿素或叶绿素铜钠盐,并含有TYP的上述成分。这两种茶色素中还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儿茶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这两种茶色素在pH3—6、<80℃30min和直射日光20h下,有较好的稳定性;TYP遇Zn2+,Cu2+,Mg2+,Co2+和Mn2+等金属离子不产生沉淀,但遇Ca2+,Pb2+,Fe3+或Fe2+,会产生沉淀,遇Al3+,溶液更为黄亮鲜艳,表明这两种茶色素可作为适应性广泛的天然食品添加剂。
- 萧伟祥王根王勇张相发丁文璋钟瑾刘存玲佘传芳
- 关键词:茶黄色素化学组成绿茶
- 茶色素及茶黄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02年
- 茶色素及茶黄素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心脑血管疾病,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和功能,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茶色素及茶黄素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
- 李立祥萧伟祥
- 关键词:茶色素茶黄素药理作用抗病毒抗心血管疾病
- 茶多酚双液相氧化制取茶色素工艺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研究了茶多酚双液相氧化制取茶色素工艺。结果表明 :放大实验较优化实验茶色素中茶黄素 (TFs)含量更高 ;反应液中TFs萃取效率以第 1次最高 ,其他各次效率依次降低。对茶色素进行Tris HCl (pH 8 0 )洗涤 ,其洗涤效率也以第 1次最高 ,TFs含量随洗涤次数增多呈现递增趋势 ,但被洗液体积呈递减趋势 ,并存在脱没食子酰基作用。
- 李立祥萧伟祥
- 关键词:茶多酚酸性氧化茶色素茶黄素双液相
- 应用K<Sub>3</Sub>Fe(CN)<Sub>6</Sub>氧化制备茶色素的方法
- 本发明利用化学氧化剂K<Sub>3</Sub>Fe(CN)<Sub>6</Sub>氧化绿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将其中大量的儿茶素类氧化成茶黄素类物质,再通过萃取,浓缩,干燥等手段,从而得到高茶黄素类含量的茶色素。同时,还可...
- 宛晓春李大祥萧伟祥
- 文献传递
- 脱咖啡碱速溶茶的研究被引量:12
- 1993年
- 在活性炭表面制备一层厚度适当的疏水性脱咖啡碱专用膜,吸附脱除茶液中的生物碱,经浓缩、喷雾干燥后,即可生产出脱咖啡碱速溶茶。该速溶茶中的咖啡碱含量比未脱咖啡碱的速溶茶低80%以上,且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等风味物质的保留量高。研究结果表明,以活性炭为吸附剂,以植物油为膜剂,加0.1%月桂酸制成膜,膜厚度以膜剂浓度10%—25%内,其脱咖啡碱效果较佳。
- 黄继轸张慧王勇张家荣刘国超萧伟祥
- 关键词:速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