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云洁
- 作品数:56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评价磷霉素氨丁三醇(FMT)治疗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LUT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住院接受FMT或左氧氟沙星(LEV)单药治疗的急性单纯性LUTI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FMT组和LEV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尿培养细菌检出情况、检出菌株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MT组纳入患者70例,男性31例,女性39例;年龄29-68岁,平均(51±10)岁;LEV组纳入患者56例,男性26例,女性30例;年龄31-66岁,平均(52±10)岁;疗程均为3-7 d,治疗前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正常。治疗后FMT组痊愈59例,显效5例,临床有效率为91.4%(64/70);LEV组痊愈28例,显效4例,临床有效率为57.1%(32/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P<0.001)。FMT组尿培养细菌阳性者46例,46株细菌中大肠埃希菌35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17株(48.6%);变形杆菌3株,其中产ESBLs菌株1株;粪肠球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LEV组尿培养细菌阳性者37例,37株细菌中大肠埃希菌29株,其中产ESBLs菌株14株(48.3%);变形杆菌3株,其中产ESBLs菌株1株;粪肠球菌2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FMT组和LEV组细菌学有效率分别为91.3%(42/46)和56.8%(21/3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8,P<0.001)。FMT组检出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FMT的敏感率为76.5%(13/17),LEV组检出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LEV的敏感率为35.7%(5/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FMT组和LEV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8/70)比16.1%(9/56), χ^2=0.575,P=0.448]。结论FMT是一种治疗急性单纯性LUTI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 李靖葛云洁贾少丹肖芝秀
- 关键词:磷霉素氨丁三醇泌尿道感染安全性
- 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的发病情况,了解其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按照CURB-65评分系统将2009年1月—2010年5月住院治疗的91例HCAP患者分为轻症组84例和重症组7例,回顾性分析总结两组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特点。结果重症HCAP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轻症组[(83.9±7.1)和(65.1±17.8)岁,P<0.001],其基础疾病合并症显著多于轻症组(100%和76.2%),其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气短、意识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相关实验室指标(如白细胞异常、尿素氮升高、低氧血症或低氧和指数)明显重于轻症组(P<0.01)。与轻症组相比,重症HCAP患者多次住院、接受家庭或医疗机构护理者更多(P<0.001)。重症HCAP患者多种细菌混合感染高达71.4%,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4.5%,革兰阳性菌占22.2%,念珠菌占33.3%,初始抗生素治疗未能覆盖病原菌而治疗不当者4例,死亡3例,与轻症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AP的发生与医疗环境密切相关,其中CURB-65评分高的重症患者基础疾病多,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发生率高,预后差。必须充分认识HCAP发病的危险因素和病情严重程度,建立个体化"经验性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
- 刘学东韩秀迪葛云洁魏凤芹
- 关键词:病原菌抗生素
- 急性肺栓塞二次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评价急性肺栓塞二次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7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2例需溶栓的急性肺栓塞病人,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0 mg静脉输注,24小时后复查CT肺动脉造影(CT-PA)、心脏超声,血栓部分溶解且心脏超声示右心室室壁运动功能异常,再次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40 mg静脉输注行二次溶栓治疗。结果有效率100%。1例病人出现生殖道出血,无颅脑出血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肺栓塞首次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50 mg静脉溶栓,血栓部分溶解且心脏超声示右心室室壁运动功能异常者二次溶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 张淑立王毅刘学东葛云洁栾念旭魏东赵伟业
-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疗效安全性
- 老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老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选择2020年2月10日至2020年3月20日入武汉同济医院的351例老年重症COVID-19肺炎患者(≥60岁), 分为冠心病组(52例)和非冠心病(299例), 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和非冠心病组患者相比, 冠心病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12.3±2.6)d和(9.3±2.1)d, t=3.24, P=0.002], 心肌梗死(7.7%和0.0%, χ^(2)=21.6, P<0.001)、心力衰竭(15.4%和0.3%, χ^(2)=34.7, P<0.001)和心律失常(50.0%和12.4%, χ^(2)=24.45, P<0.001)等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全因死亡率(15.4%和4.3%, χ^(2)=7.94, P=0.005)升高;(2)冠心病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酶同2酶、肌钙蛋白Ⅰ、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均较非冠心病组明显升高;(3)冠心病组患者动脉血PaO_(2)/FiO2较非冠心病组明显下降, 血乳酸水平升高。结论老年重症COVID-19肺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明显, 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 病死率较高。
- 徐瑞金刘格苏玉莹陈娟葛云洁高俊杰刘柳
- 关键词:老年人冠心病炎症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水肿与右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 2000年
- 为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在水肿发生中的作用以及水肿的可能发生机制 ,根据中心静脉压 ( CVP)高低将 37例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 A、B两组 ,结果发现两组间水肿程度、年龄、动脉血压、血气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而 CVP有显著差异 ( P=0 .0 1)。认为肺心病时水肿的发生是一个综合的、多因素的过程 ,其确切机制远未阐明。肺心病患者水肿形成的主要机制不是右心衰竭和静脉压升高 ,右心衰竭可能只是辅助机制之一。
- 纪霞黄俊谦刘学东张为忠葛云洁
-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水肿发病机制
-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药物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疗效差、易复发和副作用大的问题;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为丸剂,由10-25重量份的莱菔子、6-1...
- 葛云洁王野
- 文献传递
- 替考拉宁在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评价替考拉宁对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作用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09年3月青岛市市立医院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55例,包括肺炎10例、脓毒血症3例、伤口感染38例、泌尿系感染4例,第1天给予替考拉宁400 mg静脉滴注,1次/12 h,之后400 mg/d,疗程7~21 d,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替考拉宁治疗后,患者痊愈47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90.9%,不良反应发生2例,发生率3.6%。结论替考拉宁对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有好的临床前景,不良反应相对较低,使用安全、方便。
- 刘学东魏风芹葛云洁玛黎清
- 关键词:替考拉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静脉镇静下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气道狭窄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静脉深镇静状态下经支气管镜行高压球囊扩张术治疗支气管结核导致的良性气道狭窄的安全性。方法青岛市市立医院37例支气管结核导致的良性气道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无痛组(18例,丙泊酚静脉镇静+利多卡因吸入麻醉),对照组(19例,利多卡因吸入麻醉)。完善术前检查,根据气道狭窄情况选择相应型号的球囊,手术中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经皮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和对比,术后复查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无痛组18例患者均完成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术中剧烈呛咳,呼吸困难及烦躁等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无胸痛,咯血等并发症。术中心电监护结果提示,无痛组患者生命体征更加平稳,再次行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镇静状态下支气管镜高压球囊扩张术治疗支气管结核导致的良性气道狭窄操作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降低,患者痛苦减轻,依从性升高且疗效确切。
- 吕森森葛云洁
- 关键词:静脉镇静
- FHIT基因在肺癌中的缺失与HPV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肺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 采用逆转录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 tap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的方法对 4 2例肺癌及 1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 FHIT(Fragile histidine triad)基因的缺失情况进行检测 ,并用 PCR技术检测了肺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 DNA片段 ;结果 6 6 .7% (2 8/ 4 3)肺癌组织中检测到 FHIT基因的缺失 ,而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到 FHIT基因的缺失 ,二者差别有显著意义 (p<0 .0 1)。 4 2例肺癌组织中有 8例检测到 HPV的片段 ,阳性率为 19% (8/ 4 2 ) ,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到 HPV的片段 ,且在 8例 HPV阳性的标本中均有 FHIT基因缺失。结论 FHIT基因的缺失在肺癌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 ;可与肺癌的不同病理分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关 ;但与吸烟有一定的相关性 ;同时 HPV的感染与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且与
- 葛云洁刘学东纪霞
- 关键词:FHIT基因肺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基因缺失分子生物学
- 晚期支气管肺腺癌一线靶向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晚期支气管肺腺癌一线靶向治疗EGFR检测与否的近期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晚期支气管肺腺癌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为靶向治疗的优势人群,其中A组患者20例,均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患者,B组患者22例,未行EGFR基因检测。所有患者分别服用吉非替尼、埃克替尼,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5例(75.0%),疾病稳定3例(15.0%),疾病进展2例(10.0%),客观有效率为75.0%,疾病控制率为90.0%。B组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5例(68.2%),疾病稳定4例(18.2%),疾病进展3例(13.6%),客观有效率为68.2%,疾病控制率为86.4%。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支气管肺腺癌的优势人群一线靶向治疗近期疗效肯定,对于无条件进行EGFR基因检测的优势人群,一线靶向治疗同样有较高的近期临床疗效。
- 张淑立王毅刘学东葛云洁
- 关键词:晚期肺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