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红
-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表面活性剂增溶银杏制剂被引量:10
- 2002年
- 以毒性最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增溶剂 ,对银杏叶提取物作增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增溶效果Tween -80 >Tween -2 0 >乙二醇聚合物PEG60 0 ,Span系列不起增溶作用 ,每gTween -80可增溶 2g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在水溶液中溶解度仅为 0 0 0 5g/g ,加入Tween -80后银杏叶提取物溶解度可增大到0 0 5g。通过对有效成分分解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推算 ,以Tween -80为增溶剂制成的银杏叶提取物液体制剂在室温 (2 5℃ )条件下在 479d内能保持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为初始质量分数的 90 %以上。
- 蒋永红王佩维张高勇薛长晖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增溶银杏制剂银杏叶提取物吐温80
- 表面活性剂增溶银杏制剂
- 以毒性最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增溶剂,对银杏叶提取物做增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增溶效果Tween-80>Tween-20>乙二醇聚合物PEG600,Span系列不起增溶作用,每克Tween-80可增溶2g银杏叶提取物,银杏...
- 蒋永红王佩维张高勇薛长珲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银杏叶提取物增溶TWEEN-80
- 文献传递
- 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酸的分离与分析被引量:10
- 2002年
- 通过萃取、层析和固相萃取等方法预处理银杏叶提取物 ,然后用HPLC制备色谱柱自制银杏酸纯品 ,结合紫外光谱、氢核磁共振和高效液相色谱 ,对银杏酸进行结构解析。结果得到银杏酸Ⅰ、Ⅱ、Ⅲ 3种纯化合物 ,这 3种化合物的氢核磁共振所显示的官能团证实系银杏酸类化合物 ;并建立了HPLC法检测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银杏酸的方法。
- 蒋永红王佩维李五洲曹礼群
-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银杏酸药物萃取层析固相萃取
- 大孔树脂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固液界面吸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3年
- 通过比较D101-A、D138、DM-130这3种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对苦荞粉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静态、动态吸附及解吸性能,并研究其相应的静态吸附动力学过程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吸附树脂。试验结果表明:D-101A、D138、DM-130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这4种树脂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能力非常接近,都可用来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剂。
- 薛长晖王佩维姚晨之蒋永红
-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大孔树脂解吸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
- 银杏叶中重要化学成分的分离与分析
- 该文通过探索最佳色谱条件,建立HPLC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主要药效成分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含量的分析方法.探索从银杏叶中提取分离药效成分的实验工艺,分别确定提取、浓缩、沉降、离心、柱层析、精制、干燥等最佳工艺参数.比较几种...
- 蒋永红
- 关键词:银杏叶HPLC银杏酸表面活性剂
- 文献传递
- 表面活性剂对丹参酮增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以乙醇和一些药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增溶剂,对丹参酮IIA进行了增溶实验。结果发现,丹参酮IIA在水中几乎不溶,而在乙醇中溶解度可达6mg/g。而在所考察的表面活性剂中,随着HLB值的增加,其对丹参酮IIA的增溶作用逐渐增强,它们的增溶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吐温-20>吐温-40>APG-650>吐温-80>吐温-60>吐温-65>PEG-4000。在此基础上,选用增溶效果最好的吐温-20,作吐温-20/水/丹参酮IIA(乙醇溶液)的三元相图。该相图可以为配制丹参酮IIA制剂提供一定的参考。
- 姚建国周卯星冯瑜蒋永红
- 关键词:丹参酮增溶作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