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丽

作品数:21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叙事
  • 3篇文学
  • 3篇小说
  • 2篇散文
  • 2篇生命
  • 2篇诗歌
  • 2篇文化
  • 2篇文学评论
  • 2篇海男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史
  • 1篇当代文学史写...
  • 1篇狄金森
  • 1篇电影
  • 1篇多声部
  • 1篇新诗
  • 1篇新时期小说
  • 1篇新作
  • 1篇性格

机构

  • 14篇云南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 1篇昆明学院

作者

  • 18篇蔡丽
  • 1篇季进
  • 1篇范培松
  • 1篇郭鹏群

传媒

  • 2篇当代文坛
  • 2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作家
  • 1篇文学评论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边疆文学
  • 1篇电影评介
  • 1篇诗探索
  • 1篇职大学报
  • 1篇东吴学术
  • 1篇昭通学院学报
  • 1篇新文学评论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走向峡谷与青铜的欢愉之邦——海男《忧伤的黑麋鹿》解析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从主体性研究的角度出发,梳理海男诗歌从弃世到创世的精神探寻,总结其语言的蜂鸣以及巫术仪式的召集的诗体结构特征,进而指出,海男诗歌中的峡谷系列诗歌,是其主体奔赴向新世界的旅程呈现,甜蜜是其基本的生命感知。而古滇国系列诗歌,是主体沉酣大醉于新世界的歌谣,体现出生命在解放状态下,对自由和爱的蓬勃激情。总体上,海男的诗歌是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缺乏个人对社会人生的担当,有失重之弊。
蔡丽
关键词:海男
多声部叙事下文明与美学交融的地方史诗——范稳“藏地三部曲”再解读
2025年
“藏地三部曲”是范稳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小说不仅以宏阔的视野描述了云南藏区百年生活史,更是在地方历史、民族、个人生命的关怀中体现出积极的人文精神追求。本文聚焦于“藏地三部曲”宏阔的史诗性特征,从叙事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深入分析“藏地三部曲”所具有的多声部叙事、地方文明多元交融等三方面的特征,揭示范稳的“藏地三部曲”所具有的当代叙事价值、人文精神启示和美学意义。
蔡丽
关键词:范稳多声部
时代变迁中的少数民族电影风景、风情研究——以建国以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
2013年
高原独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成为了以云南为题材的民族电影中的基础性叙事元素,并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观念、主题的变化,具备了不一样的叙事功能,具有了不同的表现方式,承担着不同的时代主题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让观众去思考少数民族现代化发展中所显现的深刻矛盾。
蔡丽郭鹏群
关键词:民族电影
关于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几个问题——兼评《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被引量:2
2003年
季进蔡丽
关键词:文学研究小说当代文学史《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文革”叙述中的暴力、情爱与历史认知
2007年
在分析王蒙、张贤亮、王小波、阎连科等的"文革"讲述文本,聚焦于20多年来"文革"叙述中的情爱、暴力呈现以及叙述者的历史认知,探讨在不同时期、代际、身份下的"文革"讲述的基础上,对话双方的思考得以展开。一方面探讨新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讲述者回忆历史和讲述经历的不同样式,另一方面"文革"作为一场对上至民族下至个人都影响深远的"运动"如何深入人心,并在新时期的文学叙述中辐射它的能量。
蔡丽
关键词:暴力情爱历史认知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浅析祝立根的诗
2019年
祝立根的诗歌,直抒胸臆,质朴无华,意绪婉转深沉,而于生之苦痛艰难尤有感染,忧愤之声发,悲悯之情诉。顾随讲说'作文应如掘地及泉,自地心冒出'~①,祝立根抒写自我,必出于肺腑,且常自我反省;体悟苍生之苦,已多能触及时代的痛痹,隐隐然透出作(文)诗的大气象。而祝立根与诗结缘,确与他的少年失业有关。
蔡丽
关键词:日常化古典诗歌理想主义文化人狄金森
大地的慈悲,赤子的性灵——有感于刘年和他的诗被引量:1
2017年
即使如我这样性情偏于老实散淡的人,读刘年的诗集《为何生命苍凉如水》,仍不经意间就生出亲近感。刘年的诗,一部分是少年之诗,青春意气,义胆忠诚;一部分是中年之诗,荒山寒水,寂寞而苍茫。从其少年之诗,可以看出他的热烈性情,从其中年之诗,可以熏染他的阔大胸襟。一个诗人的一部诗集,记载了他真挚淳朴的性情,也记载了他立身于人世,耿耿于自我修养的精神之旅。刘年的诗,沁心,温暖。
蔡丽
关键词:赤子亲近感性情胸襟
告白与见证——读祝立根新诗有感
2020年
读祝立根新的诗作,确实感觉到诗人进步了,与过去的诗作相比,新作有很多突破。整体上,我认为祝立根的新作与过去最大的区别是新的诗作更具有诗人自我的独立的气质,更呈现出一个成熟诗人的标志,诗歌越来越更接近个体生命气韵的表达。这对一个正在从小我的纯抒情的写作寻找转变出口的诗人来说,无疑是非常令人欣慰的现象。当然,祝立根的诗歌还不完美,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很突出。下面我就联系祝立根的新作,针对祝立根诗歌一种积极的建构来谈谈我的观感。
蔡丽
关键词:个体生命告白诗作见证抒情
女人海男 生活在诗——海男的女性性格特征与诗歌表现被引量:1
2015年
海男是一个女性气质极为突出的诗人。诗歌是她强大的幻想性女性气质和唯美生活追求在语言上的表达,是作为女性精神生存的诗意家园。她本身作为一个女性的独特气质与文学、与诗歌这样一些人的生命承载物的天然契合,构建了一个全然自我的、女性的语言表达系统,对其他一切习惯和规范不管不顾。
蔡丽
关键词:女性主义海男诗歌
西部散文与九十年代人文精神——以张承志、周涛、刘亮程、马丽华的散文创作为例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通过剖析张承志、周涛、马丽华、刘亮程的西部散文书写,挖掘其中的人文追求和文化情感,从而探讨90年代西部散文的生成背景及其与中东部主流文化精神的关系,由此思考西部散文创作对新世纪文学精神的重要意义。
蔡丽
关键词:西部散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