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威

作品数:483 被引量:2,839H指数:25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Problem Solving for Better Health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1篇期刊文章
  • 92篇会议论文
  • 21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1篇医药卫生
  • 14篇文化科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89篇肠外
  • 83篇外营养
  • 78篇肠外营养
  • 77篇新生儿
  • 76篇营养
  • 69篇儿童
  • 63篇营养支持
  • 39篇肥胖
  • 37篇小儿
  • 34篇手术
  • 30篇代谢
  • 27篇静脉
  • 27篇肠内
  • 26篇综合征
  • 26篇胃肠外
  • 25篇外科
  • 24篇细胞
  • 22篇短肠综合征
  • 21篇胃肠外营养
  • 20篇脂肪

机构

  • 26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46篇上海第二医科...
  • 78篇上海市儿科医...
  • 7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7篇上海第二医科...
  • 15篇上海第二医科...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 7篇中华医学会
  • 7篇北京协和医院
  • 7篇南京江北人民...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上海市儿童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郑州大学
  • 3篇南通大学

作者

  • 482篇蔡威
  • 141篇汤庆娅
  • 68篇陶晔璇
  • 58篇王莹
  • 57篇施诚仁
  • 42篇吴江
  • 38篇吴圣楣
  • 37篇沈秀华
  • 30篇于黎华
  • 29篇冯一
  • 27篇王俊
  • 27篇万燕萍
  • 26篇陆丽娜
  • 26篇冯一
  • 24篇陈方
  • 23篇唐文静
  • 17篇潘伟华
  • 17篇夏韶民
  • 17篇费延文
  • 16篇张伟利

传媒

  • 49篇临床儿科杂志
  • 38篇中华小儿外科...
  • 30篇中华临床营养...
  • 28篇中国临床营养...
  • 26篇肠外与肠内营...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临床小儿外科...
  • 1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0篇中华围产医学...
  • 10篇营养学报
  • 7篇中国实用儿科...
  • 6篇卫生研究
  • 6篇临床外科杂志
  • 5篇外科理论与实...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5篇中华医学会肠...
  • 4篇新生儿科杂志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中国学校卫生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9篇2023
  • 11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10篇2019
  • 12篇2018
  • 11篇2017
  • 19篇2016
  • 8篇2015
  • 27篇2014
  • 13篇2013
  • 23篇2012
  • 17篇2011
  • 28篇2010
  • 20篇2009
  • 21篇2008
  • 33篇2007
  • 33篇2006
4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纤维寨肠内营养在消化道外科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外科重症患者常有内脏血流量减少和肠粘膜损伤。肠内营养可增加应激状态下胃肠道的血流量,给肠粘膜提供营养素,保护肠粘膜,减少应激反应的程度。自1990年以来,在给患者行营养支持时,越来越多的作者倡导用肠内营养。在国内,有关含纤维素的肠内营养制剂在外科重症患者的应用报道较少。我们就纤维素型肠内营养制剂在外科重症患者的应用,作一临床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门脉高压症、胰腺癌、胃癌、大肠癌等21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2d起行肠内营养.按Harris Benediet公式,计算出基础能量需要量。每日实际能量供给为BEE×1.2。卡氮比为135∶1。 1.2 方法经鼻置胃管或在手术时放置肠内营养喂养管,妥善固定。根据放置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规格专业肠内营养喂养管。手术时放置肠内营养喂养管过最后一个吻合口约10cm。将含纤维素的液体型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
龚圣济骆明德陈大伟全志伟沈军储冰峰张一楚蔡威汤庆娅夏韶明冯一
关键词:肠营养纤维素
替度格鲁肽在儿童短肠综合征应用2例
2024年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患儿目前主要依赖长期肠外营养以获取充足的营养物质,直至小肠的长度和功能得到改善。近年来,人胰高血糖素样肽2类似物替度格鲁肽的临床应用使得SBS患者更有可能尽早脱离肠外营养,实现肠道功能自主。该文报道2例SBS患儿应用替度格鲁肽联合肠外和肠内营养进行肠康复治疗,最终脱离肠外营养的病例。据笔者查,国内尚未见儿科患儿使用替度格鲁肽的报道。
陆丽娜冯海霞黄柳芳颜伟慧王莹蔡威
关键词:短肠综合征肠外营养
以护理为特色的本科课程设置探索被引量:52
2003年
为探索适合我国护理高等教育的独立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分析国内外护理专业教学计划 ,对比 5国 14所大学护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提出“以人为中心 ,前后期整合”的 4年制护理教育 ,采用交叉式教学模式 ,突出护理专业特色 ;深化教学内容 ,改变教学方式等 ,为加强我国护理与国际间的交流和多元化护理打下基础。
章雅青蔡威高颖
关键词:护理教育本科课程设置
谷氨酰胺防治幼兔全肠外营养相关肝损害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于幼兔全肠外营养相关肝脏损害有无保护作用。方法将43只幼兔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2)、PN-10天组(n=18)和Gln-PN组(n=13,对各PN组动物连续24小时输注营养液,10天后比较各组的...
吴江徐远飞蔡威汤庆娅冯一陶晔璇施诚仁
关键词:全肠外营养肝损害
文献传递
营养性肥胖大鼠氧应激水平的改变
目的观察营养性肥胖大鼠氧应激、抗氧化能力的改变。方法 20只断乳的SD雄性大鼠(75~80g)随机分两组,每组10只。膳食诱导肥胖组(DIO组)喂饲高脂饲料,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10周后取血及睾周、肾周脂肪组织。用ELI...
沈秀华蔡威汤庆娅冯一吴江
关键词:肥胖氧应激
文献传递
胆道闭锁的临床现状与思索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8年十年间收治的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为今后临床诊断、防治提供有益资料。方法收集共184例胆道闭锁患儿,其中34例放弃治疗(18.47%),余150例作基本概况,临床表现、诊断、外科处理和转归等分析。男86例,女64例,求医时年龄(56.20±39.44)d,其中55例D90d(36.67%),诉大便转白时间为(22.33±20.3)d。均疑黄疸消退迟缓〉2周,有进行性血胆红素增高;临床诊断方法有B超检查(91.33%60),同位素闪烁检查(53.33%),血胆红素、酶测定(100%),影像学检查(58.66%)。结果手术探查时年龄(81.11±31.01)d,行Kasai手术率仅66%(99/150),随访率77.33%/60(116/150),随访9个月~8.2年,平均(23.77±16.4)个月,死亡56例(48.27%),肝移植6例(5.17%),正常生活30例(25.86%),带门脉高压等合并症生存24例(20.69%)。结论胆道闭锁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常见疾病。①其病因学说多种多样,大便转自在出生后(22.33±20.3)d,此现象以Schreiber提出的观点能较合理解释;②诊断无特异敏感的方法,还是以多种检查综合评估为好,腹部B超无创,值得进一步探索;③本组病死率较高48.27%,与文献报告有差距;④终末期肝移植是唯一有效方法,但本组仅6例,可能与经济、传统观念、供肝者条件不好等有关。
施诚仁蔡威吴晔明陈其民王俊王捍平严志龙张弛潘伟华施佳
关键词:胆道闭锁吻合术外科肝移植
新生儿全肠道外营养的合理氨基酸配方研究
蔡威
关键词:新生儿全肠道外营养氨基酸
足月新生儿脐血游离卡尼汀浓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生儿脐血血清游离卡尼汀浓度,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脐血共187份。平均胎龄39.6±1.0周,出生体重 3455±412g,Apg...
冯一汤庆娅陶晔璇唐宁蔡威
关键词:新生儿脐血
文献传递
473例新生儿静脉营养支持的评价
目的探讨静脉营养支持在新生儿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5年3月至2004年6月间住院新生儿患儿应用静脉营养支持≥5天的新生儿共473例,其中内科患儿318例,外科患儿155例。平均胎龄36.0±3...
汤庆娅王莹冯一陶晔璇费延文蔡威
关键词:静脉营养支持早产儿
文献传递
氨基酸溶液的临床合理选择与应用被引量:4
2000年
初期的PN氮源为水解蛋白,可称为第1代氨基酸产品。自70年代起逐被结晶氨基酸溶液所取代,水解蛋白相对于结晶氨基酸有许多缺点,这也是它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如①水解蛋白溶液含有大量氨离子,增加了敏感个体发生高氨血症的潜在危险和肝脏损害。②酶水解而产生的水解蛋白是氨基酸和肽的混合溶液,其中肽在肠外途径给予时易引起过敏反应(发热等)。③水解过程中要释出不溶解于水的胱氨酸和酪氨酸而形成沉淀,这一丧失对早产儿来说是一缺点,因为这两种氨基酸对早产儿是必须的。第2代氨基酸又称为不平衡氨基酸溶液,所谓不平衡是指溶液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例不平衡,早期过分强调了必需氨基酸的重要性。我国80年代初有类似产品问世和临床应用,如11氨基酸-912(上海),氮复命是11s(天津),日本的Sohamine等。其缺点是酸碱紊乱,主要是酸中毒,引起酸中毒的原因是氨基酸溶液中的碱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采用盐酸盐形式,氯离子特别高,如Sohmine中氯离子为162mmol/L,因此这类氨基酸易致高氯性酸中毒。第3代氨基酸,即平衡氨基酸溶液,主要适用于普通成人的营养支持,配方的特点是①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例约为1:1;②溶液中去掉了氯离子,碱性氨基酸由盐酸盐改为醋酸盐形式。
蔡威
关键词:水解蛋白蛋白溶液肝脏损害高氨血症过敏反应酶水解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