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海康

作品数:15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徐汇区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腰椎
  • 3篇手术
  • 3篇椎体
  • 2篇等离子手术
  • 2篇腰椎滑脱
  • 2篇腰椎滑脱症
  • 2篇腰椎前路
  • 2篇前路
  • 2篇椎体间
  • 2篇椎体间融合
  • 2篇疗效
  • 2篇内固定
  • 2篇滑脱
  • 2篇滑脱症
  • 2篇关节
  • 2篇THA
  • 1篇单侧
  • 1篇单侧入路
  • 1篇等离子
  • 1篇电极

机构

  • 12篇上海市徐汇区...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2篇蔡海康
  • 12篇汤杰
  • 4篇张银网
  • 4篇马南
  • 4篇钟务学
  • 2篇朱海波
  • 2篇朱伟红
  • 2篇刘夫海
  • 1篇解品亮
  • 1篇郁国强

传媒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弯曲电极可更换的等离子手术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弯曲电极可更换的等离子手术装置,其中手柄外壳分为前左手柄外壳、前右手柄外壳和后手柄外壳,前左手柄外壳位于后手柄外壳左端之前并与其可拆卸连接,前右手柄外壳位于后手柄外壳之前并与其连接,前左手柄外壳位于前右...
李熙雷汤杰董健王强吕振杰蔡海康周皓邹琰培
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治疗分析
目的:介绍一种前路腰椎融合方法,探讨其手术适应症、手术注意事项及力学特性.方法:本组病例12例,有明显腰背疼痛及下坠症状但没有固定性下肢放射痛,体检未发现神经根损害症状,影像学提示腰椎滑脱12例,Ⅰ°7例,Ⅱ°5例,滑脱...
朱海波马南蔡海康汤杰
SF-12评分量表对THA术后疗效评估的可行性研究
2017年
临床上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常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Harris hip score,HHS)进行术后的疗效评估,该量表通过对患者的关节功能、关节运动以及疼痛和行走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可以对THA术后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蔡海康汤杰刘夫海张银网朱伟红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评分量表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后常压体位引流与负压引流的安全性比较被引量:6
2021年
背景:近年来,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已成为腰椎融合固定的主流术式,术后留置引流装置是临床上的常规操作,而采用常压体位引流还是负压引流方式尚无统一标准。目的:评估TLIF术后常压体位引流与负压引流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行单节段TLIF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压体位引流组和负压引流组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发热、切口感染、症状性血肿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术前与术后3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压体位引流组术后24 h引流量相比负压引流组明显减少[(139±78)ml vs.(196±102)ml,P<0.05],术后总引流量明显减少[(165±87)ml vs.(327±107)ml,P<0.001],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1.5±0.5)d vs.(2.3±0.7)d,P<0.001];两组患者术后发热、切口感染及症状性血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3个月的VAS及术后3个月的JOA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术后常压体位引流能明显降低术后引流量、减少术后显性失血,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促进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利于早期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流方式。
钟务学汤杰周皓马南徐镇蔡海康
关键词:TLIF负压引流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5例累及距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患者共53足。末次随访时使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足部功能。结果 4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骨折均愈合。足部功能评分:优37足,良8足,中5足,差3足,优良率为84.9%。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可保证关节面获得解剖复位,恢复行走功能,效果满意。
汤杰蔡海康张银网解品亮
关键词:跟骨骨折距下关节
手术治疗脊柱骨髓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脊柱骨髓瘤(spinal myeloma,SM)对改善患者疼痛、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意义,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2年12月之间进行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且获得随访的49例SM患者。其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36~90岁,平均64.3±11.3岁。平均手术时间148.7±106.4min,平均出血量792.1±1091.2mL。随访时间1~158个月,平均52.9±37.7个月。病灶位于颈椎者4例,位于胸椎者20例,位于腰骶椎者18例,同时侵犯胸椎及腰椎者8例,全脊柱病变4例。主诉以疼痛为主者24例,以神经症状为主者11例,同时出现者14例。前路手术3例,后路手术46例。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并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中位VAS评分、中位ECOG评分分别为1分和1分,比术前(分别为7分和2分)明显降低(均P<0.001);中位Frankel分级为E级,较术前的D级明显改善(P<0.001)。术后出现脊柱内置物相关并发症1例,新发脊柱外病灶2例,手术部位随访未见复发;死亡12例,均为骨髓瘤病情进展导致。全组患者1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8%、79.5%及75.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红蛋白、血肌酐、术后综合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P<0.01)。结论:手术治疗脊柱骨髓瘤能有效改善患者脊柱不稳、疼痛及神经压迫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行化疗、免疫或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王振卿蔡海康李熙雷钟务学周皓汤杰董健
关键词:手术治疗疼痛神经压迫疗效预后
一种可控弯曲等离子手术电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弯曲等离子手术电极装置,其中牵引硬管沿左右方向设置并位于双腔软管左边且与其抵靠,第一和第二牵引丝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上下相互间隔设置,左端均位于牵引硬管内并分别连接其管腔的顶底部,中部分别沿左右方向穿...
李熙雷汤杰董健李少田吕振杰蔡海康周皓邹琰培
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治疗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介绍一种前路腰椎融合方法,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注意事项及力学特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共采用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腰椎融合固定(KLA-PACH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5~64岁,平均50.4岁;Ⅰ度7例,Ⅱ度5例;滑脱位于L4~5节段9例,L5S1节段3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定期复查腰椎X线片观察脊柱融合情况。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95 min,失血量平均300 m L,1例术中髂血管破裂经修补后完成手术。所有病例均获得6~32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8分降至末次随访时平均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8分升至末次随访时平均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Suk和Mc Afee的融合标准,12例植骨全部融合,融合率100%,平均植骨融合时间9个月。结论利用前路ALIF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症,融合效果确定,脊柱后柱结构保留完整,神经无干扰,有效的恢复椎体间高度,维持腰椎生理曲度,术后疗效满意。但其手术路径并非为大多数骨科医师所熟悉,且髂血管的遮挡和潜在的损伤风险使得这一术式未被广泛接受。
朱海波马南蔡海康汤杰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前路融合内固定
骨质疏松山羊椎体骨水泥强化后对其相邻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山羊椎体强化后对椎体刚度、应变及相邻椎体上下终板应力的影响,探讨椎体强化是否为相邻椎体骨折的潜在高危因素。方法将12只骨质疏松山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行L_(1)椎体强化术、术中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强化椎体,对照组不进行手术。术后1周取2组山羊T_(12)~L_(3)标本行生物力学测试。使用Aramis三维运动和变形测量系统获取轴向加压400 N时T_(13)、L_(1)、L_(2)椎体的应变,同时获得T_(13)、L_(1)、L_(2)椎体的相对位移,通过载荷-位移曲线获得T_(13)、L_(1)、L_(2)椎体的刚度。设定实验载荷为轴向400 N,分别检测T_(13)下终板及L_(2)上终板所受的应力。结果实验组L_(1)应变比对照组降低、刚度比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_(13)和L_(2)应变比对照组增加,T_(13)下终板及L_(2)上终板应力比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_(13)下终板应力较L_(2)上终板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山羊椎体使用骨水泥强化后其相邻椎体的生物力学发生改变,是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潜在高危因素。
汤杰汤杰蔡海康王振卿周皓钟务学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黏合剂甲基丙烯酸甲酯类生物力学山羊
半腱肌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半腱肌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RDP)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自体双束半腱肌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RDP23例25膝。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膝部弥漫性疼痛均消失,上下楼梯时前膝痛消失或缓解,膝关节伸曲功能正常。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78.2±4.0)分,术后(94.2±3.4)分。结论采用本手术方法治疗RDP有可靠的疗效,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康复快,可有效地防止髌骨脱位的复发。
蔡海康汤杰张银网郁国强
关键词:半腱肌髌骨脱位内侧髌股韧带Q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