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冉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2篇代偿
  • 2篇失代偿
  • 2篇肿瘤
  • 2篇肝癌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硬化
  • 2篇GLYPIC...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状态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信号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营养管
  • 1篇营养管理
  • 1篇致死病因
  • 1篇融合蛋白
  • 1篇失代偿期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8篇薛冉
  • 6篇孟庆华
  • 2篇吕福东
  • 2篇冯骥良
  • 1篇张世杰
  • 1篇朱雯静
  • 1篇孙琳
  • 1篇王子乾
  • 1篇史亮
  • 1篇杨玥
  • 1篇谢放
  • 1篇宋晨朝
  • 1篇朱跃科
  • 1篇贾琳
  • 1篇郝溥辰
  • 1篇于红卫
  • 1篇李德龙
  • 1篇俞亮
  • 1篇刘巨超
  • 1篇赵森

传媒

  • 1篇肝脏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 1篇肝癌电子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睡前加餐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适宜吗?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碳水化物、低升糖指数的睡前加餐(LES)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组children A、B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20例,根据欧洲临床营养协会及能量代...
董金玲贾林谢放薛冉王忠英于红卫胡忠杰朱跃科姚勤伟孟庆华
线粒体融合蛋白2参与调控慢加急性肝衰竭细胞自噬与凋亡之间的平衡
研究目的和背景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多种病因引发的严重肝脏损害,以黄疸、凝血机制障碍、腹水、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以往研究表明,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
薛冉朱学敏杨婧贾琳吴静孟庆华
文献传递
Glypican-3在胚胎发育及肿瘤发生中的不同细胞信号通路研究
2015年
早期胚胎发育与肿瘤发生的生物学行为存在相似之处,且胚胎与肿瘤之间存在重要的相互作用。从发育生物学角度去认识肿瘤,可以为寻求治疗肿瘤开拓新的思路。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磷脂酰肌醇聚糖-3蛋白(Glypican-3,GPC3)与肝癌、结直肠癌、卵巢癌、黑色素瘤、乳腺癌、卵黄囊瘤等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对GPC3在胚胎生长发育与肿瘤发生中的不同细胞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薛冉孟庆华
关键词:GPC3肿瘤
HBV相关肝癌组织HBsAg和HNF4α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中HBsAg和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HCC组织25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BsAg、HNF4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结果在256例HCC癌组织中,发现HBsAg阳性12例(4.7%);在39例高分化、119例中分化和98例低分化肿瘤组织中,HBsAg阳性率分别为20.5%、1.7%和2.0%,前组显著高于后两组(P〈0.05);HNF4α阳性百分比在高分化癌患者中为65.6%(21/32),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癌患者18.8%(3/16,P〈0.001);在12例HBsAg阳性癌组织中,HNF4α阳性11例(91.7%),而在选择的36例HBsAg阴性癌组织中,HNF4α阳性13例(36.1%, P〈0.05);在4例HBsAg阳性中分化和低分化HCC组织中,免疫组化显示GPC-3呈补丁样分布。结论 HBsAg在HBV相关HCC患者肿瘤细胞中的低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低表达HNF4α有关。
朱云萌冯骥良宋晨朝张世杰孙琳孟令佳刘巨超薛冉赵苗苗吕福东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细胞核因子4Α
Glypican-3在胚胎及肿瘤中的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磷脂酰肌醇聚糖-3蛋白(Glypican-3,GPC3,也称为DGSX,GTR2-2,MXR7,OCI-5,SDYS,SGB,SGBS和SGBS1)是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家族的成员之一,可通过共受体结合相关配基,如生长因子、细胞黏附分子、酶和酶抑制剂、基质成分等,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分化、黏附和迁移等过程,同时参与调节大部分中胚层组织和器官形成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
薛冉孟庆华
关键词:硫酸乙酰肝素GLYPICAN-3卵黄囊瘤PROTEOGLYCAN细胞黏附分子
2013ISHEN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营养管理共识解读被引量:4
2013年
营养不良和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是肝硬化的两个最常见的并发症,两者对预后均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肝硬化患者,尤其是合并HE后的患者,其营养状况的准确评估及有效改善,也许有助于预防HE的发生发展,并且促进其目前的管理。虽然当前存在一些营养论著和通用指南,但此领域的信息多数是基于临床实践或开放性临床试验。因此,国际肝性脑病和氮质代谢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nd Nitrogen Metabolism,ISHEN)在第13届研讨会上,充分讨论后,达成了一个关于肝硬化HE患者营养问题的初步共识,结果于第14届ISHEN会议公布,后经反复修改,最终获得《2013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营养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薛冉孟庆华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维生素能量消耗肝性脑病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管理
雪上加霜还是枯木逢春—肝硬化并发肝癌被引量:2
2015年
在肝脏的恶性肿瘤中,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下文简称肝癌)约占90%以上,位居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五位,病死率的第三位,每年近100万人死于该病,新增患者也接近100万。其中,约45%的新增病例集中在我国大陆,成为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致死病因[1]。尽管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尚未阐明,但是。
薛冉孟庆华
关键词:致死病因肝细胞功能恶液质肝功能失代偿代谢状态
5-氟尿嘧啶作用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后残存细胞中肿瘤干细胞比例增加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主要探讨5-氟尿嘧啶(5-FU)作用肝癌细胞系SMMC-7721后残余细胞中NCAM/CD56、ICAM-1/CD54、EpCAM、CD133及ABCG2阳性细胞表达率的变化。方法检测不同浓度5-FU作用于SMMC-7721细胞系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残存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以及5种表面标志物阳性细胞表达率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5-FU均可抑制SMMC-7721增殖。使用10μg/mL的5-FU浓度作用48 h进一步研究,SMMC-7721细胞周期各期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有影响,且G0/G1、S和G2/M期5-FU作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0/G1期阻滞明显。5-FU处理使SMMC-7721 5种细胞表面标志物阳性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结论上述实验提示肝癌干细胞逃避5-FU单药物的杀伤可能是临床上肝癌化疗失败和肿瘤复发的重要原因,同时,此实验方法可以作为肝癌干细胞富集的科研模型。
朱雯静杨玥郝溥辰李德龙赵森陈培琼俞亮薛冉史亮王子乾吕福东冯骥良
关键词:肝癌肿瘤干细胞5-氟尿嘧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