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伟伟
- 作品数:20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耳鼻喉科用临床喷药治疗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临床喷药治疗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喷药管、防滑条、出液口、喷药嘴、移动槽、移动块;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手握喷药管,大拇指推动移动块,使移动块在移动槽内部向右移动,同时移动块带动固定...
- 江萍黄群衡伟伟郭浪朱越胡晓琳袁琴
- 慢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0例慢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应用伯克纳,观察组给予鼻渊通窍药方联合伯克纳治疗,对比分析这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这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鼻炎患者采取鼻渊通窍药方联合伯克纳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安全高效,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伯克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衡伟伟
- 关键词:慢性鼻炎伯克纳生活质量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根囊肿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根囊肿的可行性。方法:在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的条件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14例舌根囊肿患者进行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并进行随访。结果:14例患者囊肿均完全切除,其中12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了一次性治疗,2例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了第2次手术。手术时间5~10min,术中出血1~5ml。术毕常规拔除气管导管,无气管切开患者。咽部异物感VAS评分由术前的83.1±11.2降至术后10.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无明显咽痛、出血或呼吸困难等并发症,语音和舌根运动功能不受影响。随访7个月~3年,仅1例术后半年复发,治愈率为92.9%(13/14)。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根囊肿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 刘树森江萍衡伟伟郭浪
-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
- 鼻内镜联合上颌窦根治术摘除巨大鼻-翼腭窝神经鞘瘤5例被引量:5
- 2017年
- 神经鞘瘤为一种起源于周围神经雪旺细胞的肿瘤,多属于良性[1]。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大部分多发于头颈部(25%~45%)[2],发生于耳鼻咽喉者较少见(4%),而发生于鼻窦、翼腭窝联合部位的巨大神经鞘瘤更罕见。我院2014-01-2017-03期间收治鼻-翼腭窝较大的神经鞘瘤5例,均经手术治疗和病理确诊,术后随访6个月~3年均未见复发,现报告如下。
- 郭浪刘树森江萍衡伟伟张磊
- 关键词:神经鞘瘤内镜术
- 可调节型阻鼾器治疗成人OSAHS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可调节型阻鼾器治疗成人OSAHS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上气道改变及对颞颌关节的影响。方法: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40例成人OSAHS患者,使用可调节型阻鼾器治疗6个月后采用PSG评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并通过锥体束CT(CBCT)三维重建分析上气道大小形态的改变,初步观察颞颌关节前后隙的变化。结果:治疗后PSG结果显示,LSaO2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0.01),AH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CBCT分析示口咽气道总容积、气道最小横截面积、最小矢状径、最小横径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0.01)。颞下颌关节髁状突运动位置并未超过术前最大开口位生理运动范围,髁状突表面皮质骨形态与连续性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成人OSAHS采用可调节型阻鼾器治疗后,气道容积、横截面积、矢状及横向宽度增加,改善了通气,在保持舒适度的同时减少了对颞颌关节的影响,且初步观察未对颞下颌关节产生影响。
- 郭浪魏煦刘树森林梓桐江萍衡伟伟
- 关键词:阻鼾器上气道颞颌关节
- 唇腭裂术后鼻唇畸形修复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鼻气道阻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唇腭裂患者二期鼻唇畸形修复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鼻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应用主动性前鼻测压法,测定18例唇腭裂患者二期鼻唇畸形修复时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前后鼻气道阻力和主观鼻开放感觉的评分情况。结果:18例患者术前鼻气道阻力为(0.664±0.200)kPa/(s·L);术后6个月为(0.304±0.180)kPa/(s·L),12个月为(0.396±0.250)kPa/(s·L),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前主观鼻开放感觉评分为7.5±1.5,术后6个月为2.1±2.0,12个月为3.0±2.4,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鼻中隔偏曲的矫正应视为唇腭裂鼻唇畸形整复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显著降低患者的鼻气道阻力,同时患者的鼻通气功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 衡伟伟刘树森鲁勇江萍郭浪
-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鼻气道阻力
- 联合心理治疗对灼口综合征患者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观察联合心理治疗对灼口综合征(BMS)患者唾液皮质醇浓度水平的影响,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31例BMS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16例,采用心理+口炎清治疗;药物治疗组15例,采用口炎清治疗,选取同时期健康人群1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基线(T0)、治疗30 d(T1)、治疗60 d(T2,即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4个月随访时(T3),对三组受试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评分法(VAS)的评估,对晨起唾液皮质醇浓度进行测定;对各指标不同时点的变化及组间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BMS两组患者T0时的SAS评分、SDS评分、唾液皮质醇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治疗组唾液皮质醇浓度T2、T3时均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T3时SAS恢复至与对照组相近(P>0.05),并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 BMS患者唾液皮质醇浓度升高及负性情绪有关。对BMS的治疗应联合心理治疗手段,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衡伟伟王翔朱越
- 关键词:灼口综合征唾液皮质醇负性情绪心理治疗
- 经支撑喉镜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喉咽巨大血管瘤12例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支撑喉镜平阳霉素注射治疗下咽及喉部巨大血管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2例下咽及喉部巨大血管瘤患者术前行多导睡眠监测,在全身麻醉下常规行气管切开术,经口插入支撑喉镜进入咽喉部声门区,经长管针行血管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每3周注射1次,总剂量<50mg)。结果:治愈10例,显效2例。术后经多导睡眠监测显示患者缺氧较术前明显改善。经1年以上的随访,未见复发。结论:该方法治疗下咽及喉部巨大血管瘤风险小、安全性高、喉功能保存好、治疗彻底,能改善患者缺氧,提高其生活质量,是治疗咽喉巨大血管瘤的一种理想方法。
- 郭浪刘树森江萍衡伟伟寿卫东
- 关键词:血管瘤支撑喉镜平阳霉素气管切开术
- 一种用于唇部湿敷治疗的缓释给药器
-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唇部湿敷治疗的缓释给药器,至少具有一个腔体,腔体具有用于放置药液的空腔和用于注入药液的注药口,且空腔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出药孔,侧壁的外侧面设有与人体唇部贴合的凹面。本发明可以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湿敷,同时减少...
- 王翔王文梅沈子微衡伟伟储志娟林琳陈薇赵毛毛
- 文献传递
- 甘美达凝胶对成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疗效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甘美达凝胶治疗成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90例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成人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术后分别给予甘美达凝胶(试验组)及安慰剂(对照组)止痛。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率、口腔异味发生率、唾液pH值和口腔致病菌数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口腔异味发生率和口腔致病菌数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3min和8min的疼痛缓解率升高,治疗后第4天口腔异味发生率和口腔致病菌数量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唾液pH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美达凝胶对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的创伤具有较好的止痛、抗感染及促进愈合的作用。
- 胡晓琳朱越衡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