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露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教育
  • 5篇国立
  • 4篇新中国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学
  • 2篇招考
  • 2篇劝学
  • 2篇荀子
  • 2篇理学
  • 2篇教育系
  • 2篇课程
  • 2篇教学
  • 1篇新中国成立
  • 1篇心理学教育
  • 1篇心理学系
  • 1篇学科
  • 1篇学系
  • 1篇招生
  • 1篇儒家
  • 1篇三字经

机构

  • 13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许露
  • 7篇孙德玉
  • 2篇李晓
  • 1篇常士訚

传媒

  • 3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学语文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教育史研究辑...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字经》的“培根”思想被引量:1
2015年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代表性著作。它围绕朱熹提出的"培根"思想,从内容、方法和语言三个方面的组织构思,突出"培根"思想的历史价值。内容上强调封建道德人伦、历史文化和识物识数教育;方法上重视案例和隐喻等具体直观的手段;语言上重视语音和语句,使其富有韵律和美感。这些尝试都大大提升蒙童的学习兴趣,为蒙童做好社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字经》的"培根"思想积淀了中国古代蒙童教育思想的菁华,对改善当今急功近利的教育实际,有其很好的启发意义。
孙德玉许露
关键词:《三字经》
国立安徽大学(1946~1954)教育学科的历史嬗变及影响
教育学科是1946年国立安徽大学的最早恢复的学科之一,它存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的省立安徽大学,由杨亮功先生创立,常道直、郝耀东和陈东原等先生呕心坚守,经历风风雨雨,代代薪火相传,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脉相承...
许露
关键词:教育学科教师队伍
《荀子·劝学》中'积'的教育意涵探微
子·劝学》一文集中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教学思想,总览全篇,荀子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积"的重要性."积"依赖人为,既是学习过程的体现,又是学习方法的提炼,还是"化性起...
孙德玉许露
关键词:教学思想荀子
新中国国立安徽大学首次招考“国文”试题探析被引量:2
2015年
1950年8月,安徽师范大学前身——国立安徽大学举行新中国首次自主招生考试。“国文”考试的试题定为“怎样做一个新中国的学生”,相应的评分标准包括“探骊得珠、闳中肆外、蹙金结绣、格高意远、扬葩振藻”五个方面.即切合题旨,内容详实,形式得体,立意深刻和文采斐然。这五点,对今日高考的作文训练,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李晓许露
关键词:新中国
雅典埃弗比研究
2014年
埃弗比是古代希腊接受军事教育的预备公民群体或者个人,是古希腊教育的重要标志,然而以往对雅典埃弗比的概念混淆,研究的内容矛盾重重。在一定的语境和情境中,应恰当区分群体和个人的表述。当埃弗比指群体概念时,须区分其性质以及和公民教育的关系;当埃弗比指个人概念时,应理解其免费而非自愿,致力身心和谐,推行宗教崇拜的种种特征。透过埃弗比的存在,我们意识到坚持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梦,重视潜在教育的影响,最终方便人们实现梦想。
许露
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心理学教育溯源被引量:5
2014年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前身——国立安徽大学教育系是省内心理学教育的源头。建国后,国立安徽大学教育系大力推广心理学教育,既离不开师生的继承创新,也离不开领导的支持。通过机构设立、心理学实验室筹备、人才网罗和教学创新,国立安徽大学的心理学教育日趋完善,并成为当时安徽省心理学教育的领头雁。
许露孙德玉
关键词:教育系心理学教育
新中国首份心理学系课程草案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国立安徽大学教育系是建国后安徽省心理学教育的源头。1950年由国立安徽大学教育系起草的心理学系课程草案,是目前国内已知的首份经中央教育部批准的课程草案。其中的课程设置、基本内容具有文理兼收、社会再造、循序渐进和教学具体的特点,有传承和史料的双重价值。这一草案给当下的心理学课程建设以重要启示:心理学课程要明确社会改造的目的;注重综合化的趋势;正确处理好必修和选修的关系,选修要以必修为基础,从学术、技术和职业等各个方面完善必修课程。
许露孙德玉
关键词:心理学系
分形理论在高校课改的成功尝试——杨社平《课改分形论》阅读反思被引量:1
2015年
杨社平教授以分形理论服务高校课程改革,践行"立德树人"。分形理论是几何学的分支学科之一,近年来发展迅猛,广泛应用于自然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从分形理论的应用新领域、结构建导新工具、本土研究新探索三个方面,展现分形课改的新意。吸引子是课程纲要的活力所在,自相似是教材内容的突出特点。迭代是课程生成的重要法则,以"习""研""演""练"的教学模式畅通迭代节点,靠"趣""情""励""合"的教学策略稳定迭代结构,最终才能落实分形课改的主张。通过分形理论仿射效应,教学团队连理,多科课程辉映。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卓有成效,卓尔不群。建言课程改革还可从混沌现象和混沌理论汲取养分,踵事增华。
常士訚许露
关键词:高校课程改革民族理论与政策
《荀子·劝学》中“积”的教育意涵被引量:4
2015年
《荀子·劝学》集中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教学思想,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积"的重要性。"积"依赖人为,既是学习过程的体现,又是学习方法的提炼,还是"化性起伪"的必要准备。荀子"积"之思想的教育意涵精深旨远:从我"积",凸显主体挖潜能;从小"积",积微见著有成效;从本"积",透过现象看本质;持续"积",锲而不舍贵有恒。
孙德玉许露
关键词:荀子《劝学》
论先秦儒家“比德”思想的教育意涵被引量:6
2015年
儒家的"比德"是艺术性地师法自然,它以具体事物的某些特点描绘人类抽象的精神品格,使人从天地万物中获得启迪、受到熏陶,其实质就是寄情万物,皆以养德,发现人生的意义。先秦儒家"比德"思想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教育意涵相当深远:既奠定了先秦儒家厚德的文化基础,又增加了对自然的审美情趣,更凸显了全面完善的君子人格之美。
孙德玉许露
关键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