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尹晶

作品数:21 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3篇细胞
  • 7篇蛋白
  • 6篇动物
  • 6篇中性粒细胞
  • 6篇粒细胞
  • 6篇白细胞介素
  • 5篇阳性菌
  • 5篇中性粒细胞明...
  • 5篇明胶酶
  • 5篇革兰
  • 5篇革兰阳性
  • 5篇革兰阳性菌
  • 5篇革兰阴性
  • 5篇革兰阴性菌
  • 4篇动物实验
  • 4篇动物实验研究
  • 4篇血流感染
  • 4篇阴性
  • 4篇革兰阴性菌感...
  • 4篇白细胞

机构

  • 1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5篇温州医科大学
  • 5篇中南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21篇谢尹晶
  • 16篇张洪瑞
  • 16篇王成彬
  • 12篇吴小利
  • 12篇刘一凡
  • 12篇唐红卫
  • 9篇段晋燕
  • 6篇向代军
  • 4篇李绵洋
  • 3篇徐菡
  • 3篇兰晓梅
  • 3篇邸平
  • 3篇李登清
  • 3篇杨继勇
  • 3篇李健
  • 2篇罗燕萍
  • 2篇王娜
  • 2篇徐舒敏
  • 2篇陈文燕
  • 1篇高基民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第一次全国中...

年份

  • 3篇2015
  • 11篇2014
  • 7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动物实验研究
:通过建立全身感染性疾病小鼠模型,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鉴别诊断革兰阳性菌感染和革兰阴性菌感染方面的价值....
谢尹晶段晋燕张洪瑞刘一凡吴小利唐红卫杨继勇罗燕萍王成彬
关键词:革兰阳性菌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鉴别细菌血流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鉴别临床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作用,以期更好地辅助临床早期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医院连续两次血培养阳性的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223例,其中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共102例,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共121例,健康对照组100名,在血培养标本采集当天收集血液标本,检测各组的血清中CRP、PCT和IL-6浓度,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3个指标在3组间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作用。结果血流感染患者的CRP、PCT和IL-6浓度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RP、PCT和IL-6中位数对照组分别为0.50mg/dl、0.09ng/ml、2.10pg/ml;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分别为4.70 mg/dl、1.37ng/ml、47.58pg/ml;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分别为7.56 mg/dl、3.93ng/ml、276.20pg/ml;CRP和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在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0.889和0.894)与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0.963和9.95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6的ROC曲线下面积在革兰阴性菌感染组(0.967)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0.804)(P<0.05)。结论 CRP和PCT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之间无差异,IL-6在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升高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
谢尹晶兰亚婷徐舒敏陈文燕陈运霞杨继勇王成彬
关键词:血流感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氯吡格雷治疗下CYP2C19与P2Y热点突变致血小板高反应性的效应研究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治疗患者CYP2C19 和P2Y 热点突变导致血小板因药物耐受而出现高反应性的效应关系,探索检出突变相关功能改变的临床适用方法.方法 选取71 例接受抗血小板治疗且冠脉介入术前服用负荷剂量(300mg/...
吴小利李健向代军刘一凡张洪瑞谢尹晶唐红卫徐菡邸平王成彬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鉴别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建立全身感染性疾病小鼠模型,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鉴别诊断革兰阳性菌感染和革兰阴性菌感染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216只ICR小鼠,每组8只,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建立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所致的小鼠全身感染模型,分别在感染后1、3、6、12h及1、2、3、5、7d处死各组小鼠,检测其血清NGAL浓度。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的小鼠NGAL浓度在感染后3h明显升高,为(926.84±245.76)ng/ml,大肠埃希菌感染组的小鼠NGAL浓度在感染后1h明显升高,为(554.34±47.63)ng/ml;ROC曲线分析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组NGAL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8、0.97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GAL在感染早期即明显升高,但其变化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引发的小鼠感染模型之间并无差异。
谢尹晶段晋燕张洪瑞刘一凡吴小利唐红卫杨继勇罗燕萍王成彬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四种常用细菌感染指标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监测全身感染性疾病小鼠模型血液中的相关炎症指标,探讨它们在鉴别诊断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方面的价值。方法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小鼠的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全身感染模型,在感染后1h、3h、6h、10h、12h、1d、2d、5d处死各组小鼠,检测其血液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结果大肠埃希菌感染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小鼠,其WBC均在感染后10h明显升高,分别为(1.9±0.52)×10^9/L,(2.1±0.70)×10^9/L;CRP均在感染后3h明显升高,分别为(258.1±13.4)ng/ml,(233.5±59.9)ng/ml;PCT也在感染后3h明显升高,分别为(1824.6±331.4)pg/ml,(594.4±93.0)pg/ml;IL-6在大肠埃希菌感染后1h明显升高,为(226±34.2)pg/ml,阴性对照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的IL-6水平均低于检测下限;4种指标的ROC曲线分析显示,两组IL-6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curve,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无差异。结论IL-6、CRP和PCT在感染早期即明显升高,且IL-6水平在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感染中有显著差异。
谢尹晶段晋燕张洪瑞刘一凡唐红卫吴小利罗燕萍杨继勇王成彬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全身感染性疾病小鼠模型,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鉴别诊断革兰阳性菌感染和革兰阴性菌感染方面的价...
谢尹晶段晋燕张洪瑞刘一凡吴小利唐红卫杨继勇罗燕萍王成彬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革兰阳性菌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临床分离菌株ICR小鼠血流感染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建立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ICR小鼠血流感染模型,为寻找能在疾病早期鉴别不同病原菌所致血流感染的炎症指标等研究提供有效可靠的实验模型。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将不同浓度的细菌悬液通过尾静脉注射入ICR小鼠体内,按Reed-Muench方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并根据1/2LD50浓度的菌液建立小鼠感染模型,通过进行小鼠血液白细胞(WBC)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肝和肺的病理改变观察,验证造模结果。结果大肠埃希菌的LD50为1.77×109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4.21×108 CFU/ml;运用1/2LD50的菌液浓度感染后6h,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血浆CRP即明显升高,分别为(263.3±28.7)、(499.1±32.6)ng/ml;感染后12h,各组小鼠的WBC明显升高;感染12h即可观察到肝和肺的炎症细胞浸润,至感染48h肺泡腔可见大量渗出液,肝脏可见明显坏死灶。结论成功建立小鼠血流感染模型,为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和不同病原菌感染的鉴别诊断等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
谢尹晶段晋燕张洪瑞王娜刘一凡吴小利唐红卫王成彬
关键词:血流感染动物模型
支气管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联合培养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产生的炎症通路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联合培养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ICAM-3、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等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产生机制。方法免疫磁珠法提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建立中性粒细胞与BEAS-2B细胞联合培养体系。流式细胞仪(FCM)检测BEAS-2B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ICAM-1、ICAM-3、VCAM-1的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内NK-κB及p38-MAPK的表达。结果 BEAS-2B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联合培养时,BEAS-2B细胞表面黏附分子ICAM-1、ICAM-3、VCAM-1的表达量均较单独培养时明显增高(P<0.05),加入抑制剂(MG-132、SB203580)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两种抑制剂对BEAS-2B细胞VCAM-1、ICAM-3表达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G-132对ICAM-1表达的抑制作用比SB203580强(P<0.05),且在调控ICAM-1表达上两种抑制剂有协同作用。蛋白质印迹显示联合培养组BEAS-2B细胞内Phospho-IκBα及Phospho-p38-MAPK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 BEAS-2B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联合培养可激活BEAS-2B细胞体内NF-κB及p38-MAPK通路,与ICAM-1、ICAM-3、VCAM-1的表达相关。
唐红卫韩铭向代军刘一凡张洪瑞吴小利谢尹晶李绵洋王成彬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炎症通路
黑火药烟雾致吸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构建黑火药烟雾所致吸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分析黑火药烟雾成分,建立吸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4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建模后1、2、6、24、48、96h组(n=6),检测各组大鼠动脉血气的变化,测定肺湿/干比(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并取肺组织行大体及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黑火药烟雾成分主要为CO2和CO,且12min内浓度稳定。大鼠吸入烟雾后表现为低氧血症,COHb于吸入后1h达峰值(P<0.05),W/D于2h达峰值(P<0.05),吸入后24h内BALF白细胞数呈进行性增加(P<0.05),蛋白含量显著增高(P<0.05)。病理观察可见肺组织出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呈急性肺损伤表现,至吸入后96h仍未恢复。结论通过黑火药烟雾暴露可成功建立大鼠吸入性肺损伤模型,且具有易复制、稳定、可靠的优点,可用于战场环境下吸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刘一凡唐红卫吴小利谢尹晶张洪瑞段晋燕向代军兰晓梅李绵洋王成彬李登清
关键词:黑火药烟雾吸入损伤
临床常用感染性炎症指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病症,临床对于感染的诊断方法仍有限,虽然病原学诊断是对感染进行有效治疗的关键所在,但病原微生物检测因耗时较长,阳性率偏低等原因,使其在感染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实用价值也受限。因而,除病原学检测这一金标准外,尚需要其他方法来尽早地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发现,外周循环中一些生物标记物的升高能够在感染早期即出现变化,并且有些还能为感染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是临床常用于判断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本文对PCT、IL-6、IL-8、IL-10、TNF-α和CRP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联合应用常用的炎症指标可以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同时也需要寻找新的指标以更好地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
谢尹晶段晋燕兰晓梅王成彬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炎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