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其川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油田
  • 4篇江陵凹陷
  • 4篇凹陷
  • 3篇微相
  • 3篇白垩系
  • 3篇沉积微相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油气
  • 2篇原油
  • 2篇沙四段
  • 2篇松滋油田
  • 2篇微相研究
  • 2篇勘探
  • 2篇红花
  • 2篇八面河油田
  • 2篇北区
  • 2篇沉积环境
  • 2篇沉积微相研究
  • 2篇储集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2篇贺其川
  • 1篇刘湘
  • 1篇庞雄奇
  • 1篇聂光华
  • 1篇高江取
  • 1篇索绪昌
  • 1篇赵明辉
  • 1篇金之钧
  • 1篇黄烈林
  • 1篇王永军
  • 1篇胡辉
  • 1篇邱楠生
  • 1篇黎茂稳
  • 1篇徐义卫
  • 1篇刘尧文
  • 1篇王明培
  • 1篇王红艳
  • 1篇张连元
  • 1篇李素娥
  • 1篇过海

传媒

  • 3篇江汉石油科技
  • 3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江汉油田开发...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八面河油田北区、广北区沉积微相的展布与演化被引量:1
2003年
八面河油田北区、广北区沙河街组主要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有前三角洲湖相泥岩、远砂坝、河口砂坝、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支流间湾、分流间湾、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滨浅湖滩砂、粒屑滩、滨浅湖砂坝、滨浅湖泥岩等微相类型,本文重点对北区、广北区沙三段、沙四段沉积微相的展布与演化进行描述。
贺其川杨林海石化飚李栋明
关键词:八面河油田沉积微相沙四段展布地质构造
马王庙油田马50区块储层参数预测
1997年
介绍了储层参数反演技术的工作原理、处理流程以及在马王庙油田马50区块的储层参数预测。重点对146地震测线的精细波阻抗剖面进行了预测,经钻探证实,效果良好。
赵明辉李丽贺其川
关键词:储集层非线性反演声阻抗数学模型
济阳坳陷八面河探区油气成藏机理及勘探实践
徐义卫庞雄奇李雪李素梅黄烈林邱楠生马晓昌白国平王明培金之钧贺其川黎茂稳王涛溪解国军周杰
济阳坳陷八面河探区是江汉油田分公司在山东省境内的一外向型勘探区块,目前油气产量约占江汉油田总产量的一半。该项目是针对老油区挖潜勘探中的学科前沿问题开展攻关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研究内容主要:(1)建立了排烃门限研究新方法。...
关键词:
关键词:勘探成藏机理油气藏
八面河油田北区、广北区沙三~沙四段沉积微相研究
本文以现代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以岩芯观察结果为基础,通过单井相分析、测井相分析等,详细研究了八面河油田北区、广北区沙河街组砂岩体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将其划分为三角洲相与湖泊相,并进一步细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
贺其川
关键词:沉积微相
文献传递
江陵凹陷不同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被引量:12
2018年
以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地区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的分析,结合油—油、油—源对比发现研究区原油全部显示出成熟原油的特征并且形成于水体较深,还原性相对较强的沉积环境。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之间的差异,将研究区原油分为2类:Ⅰ类原油来自于万城地区以及南部地区,此类原油升藿烷系列含量极低,成熟度高并且陆源有机质贡献少;Ⅱ类原油全部来自于荆州背斜带,成熟度低于Ⅰ类原油,存在部分陆源有机质贡献,升藿烷系列化合物存在一定丰度,并且位于荆州背斜带西北部原油成熟度要明显大于中部及东南部。油源对比结果显示,2类原油在不同区域可能存在不同层位的烃源岩贡献,万城地区X-Ⅲ层位和X-Ⅱ层位烃源岩为Ⅰ类原油主要的烃源岩,同时荆州背斜带北部X-Ⅱ层位烃源岩对其也存在一定贡献;Ⅱ类原油主要以荆州背斜带北部X-Ⅲ层位为主要的烃源岩,荆州背斜带北部X-Ⅱ层位也存在一定的贡献,并且分布于荆州背斜带的中部及东南部的Ⅱ_2类原油中可能还存在万城地区2个层位烃源岩的些许贡献。
李梦茹唐友军刘岩胡辉贺其川
关键词:江陵凹陷原油地球化学油源对比古近系
钟市地区潜江组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钟市地区位于潜江箕状凹陷北部,盐湖陡坡浅水地带,在物源方向、古地形、古气候、构造、波浪及沿岸流等因素控制下,主要形成盐湖陡坡三角洲、沿岸滩坝沉积。在小层对比基础上,以砂岩体为单元,根据砂体形态、沉积构造序列、岩性剖面特征、粒度特征、自然电位曲线形态等资料,研究了各种沉积微相的特征与分布,对油田调整挖潜具有一定的意义。
贺其川姚凤英
关键词:沉积微相三角洲沉积砂岩体潜江组江汉盆地
拖市地区新沟咀组下段裂缝特征与分布规律研究
1995年
拖市地区裂缝发育,主要有垂直裂缝(构造成因),水平裂缝(成岩成因)两种类型。根据取心、古地温、古地应力、古化学环境等资料,研究了构造裂缝成因、延伸方向、分布规律;利用试井资料研究了裂缝型储层特征。拖市地区晚期形成的裂缝对储层改造具有较大意义,裂缝的压力敏感性强,随着地层压力的降低,部分裂缝会逐渐闭合。
贺其川李素娥王红艳
关键词:断层储集层
江陵凹陷西南原油分子组成非均质性及其意义
2011年
对江陵凹陷西南区原油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原油具有高丰度的伽马蜡烷及较低的Pr/Ph值,预示其来源于较强还原性的盐湖相沉积。原油分子组成非均质性预示两类不同成因类型原油的存在:Ⅰ类原油主要特征为相对较高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比值和较低三环萜烷/藿烷、补身烷/藿烷、菲/藿烷、Ts/Tm比值;Ⅱ类原油其主要特征为相对较低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比值和较高三环萜烷/藿烷、补身烷/藿烷、菲/藿烷、Ts/Tm比值。两类原油区域性分布特征预示研究区区至少存在两套油气富聚体系。
贺其川
关键词:江陵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生物标志物
江陵凹陷白垩系红花套组风成沉积环境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江陵凹陷白垩系红花套组是优良的油气储积层,2008年取得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其沉积环境的研究对于勘探和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红花套的沉积环境是个具争议的问题,有风成环境和水成环境2种观点。通过红花套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红花套的几个沉积特征:分选性好、大型板状高角度交错层理、沉积面广且稳定。这些特征具有沙漠沉积的特征,从而支持了风成环境的观点。
贺其川
关键词:江陵凹陷白垩系沉积环境
沙漠沉积特征——以江陵凹陷白垩系红花套组为例被引量:7
2011年
国内对古沙漠沉积研究较少,随着油气勘探在古沙漠巨厚砂岩中发现油藏,引起了对古沙漠研究的重视。江陵凹陷白垩系红花套组是优良的油气储集层,2008年取得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但沉积环境是个具有争议的问题。通过沉积背景分析、野外露头分析、钻井资料分析,并与现代沙漠沉积的对比分析,认为红花套岩性上为厚层综红色砂岩,明显不同于河湖沉积,而结构组分上与现代沙漠结构组分相似,粒度曲线及粒度参数特征分析也与相代沙漠相似。综合分析认为江陵凹陷红花套组为沙漠沉积。
贺其川
关键词:江陵凹陷白垩系沉积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