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凡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大鼠丘脑侧后核到初级视皮层突触传递的短时程可塑性
- 2002年
- 大鼠丘脑侧后核 (lateralposteriorthalamicnucleus ,LPnucleus)到初级视皮层的突触连接是膝体外视觉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场电位记录和电泳的方法在位研究了该视觉回路突触传递的短时程可塑性 .结果表明 ,无论是运用双脉冲刺激还是串刺激都能观察到明显的短时程抑制特性 .电泳荷包牡丹碱 (bicuculline)和2 hydroxy saclofen使该抑制作用减弱 ,电泳钙离子使抑制加强 ,电泳APV对抑制作用没有明显影响 .所以突触前递质释放水平的改变 ,和γ 氨基丁酸 (GABA)能受体 (尤其是GABAB 受体 )的活动都会影响该回路突触传递的短时程可塑性 ,而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则几乎没有作用 .
- 贾凡周逸峰
- 关键词:初级视皮层突触传递
- 短时程突触可塑性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 化学突触的传输效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突触后电位(PSPs)的幅度会由于突触前的活动历史而增大或减小,这就是活动依赖性的突触可塑性.如果该可塑性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并且能够在数分钟内迅速恢复,则称为短时程的突触可塑性.短时...
- 周逸峰金坚中贾凡
- 关键词:神经系统
- 文献传递
- 大鼠丘脑皮层视觉通路的短时程突触可塑性
- 该文我们结合在位场电位记录、局部加药和神经模型等方法,对不同刺激模式下大鼠丘脑皮层主要视觉通路(外侧膝状体对初级视皮层)和非主要视觉通路(膝体外通路:丘脑侧后核到初级视皮层)的短时程突触可塑性,以及短时程抑制作用对神经元...
- 贾凡
- 关键词:突触可塑性
- 文献传递
- 短时程突触可塑性的功能意义被引量:12
- 2000年
- 短时程的突触可塑性是突触可塑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对实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突触的短时程可塑性能够加强突触传递的确定性 ,调节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 ,形成神经活动的时间、空间特性 ,形成并调节皮层丘脑网络的同步振荡 .突触的短时程可塑性可能也参与了注意、启动效应、睡眠节律和学习记忆等神经系统高级功能的实现 .
- 贾凡周逸峰
- 关键词:突触神经系统信息处理信息传递
-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的三元共聚反应动力学过程控制被引量:1
- 2022年
- 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分子结构调控有助于改善其物化性能,尤其是对深受低玻璃化温度困扰的二氧化碳(CO_(2))-环氧丙烷(PO)共聚物(PPC).引入氧化环己烯(CHO)为第三单体进行三元共聚是提高PPC耐温性能的重要途径,但是三元共聚反应过程复杂,其动力学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均相的卟啉铝配合物为催化剂,利用Fineman-Ross方程和在线红外光谱研究CO_(2)/PO/CHO的三元共聚反应.实验发现较低共聚温度(60~70℃)下PO与CHO的单体竞聚率均小于1,因此通过调整单体投料比即可制备出无规共聚物,进而调整三元共聚物的热力学性能.当共聚温度高于70℃时,CHO竞聚率大幅提高,更容易生成嵌段共聚物.在线红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此催化体系70℃即使在极低黏度下依然可以快速引发聚合反应,但聚合温度提高后,环状碳酸酯生成量会大幅提升,可明显观察到聚合物的解拉链反应.
- 周庆海周庆海贾凡贾凡王献红王佛松
- 关键词:动力学竞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