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
- 作品数:1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骨转移癌的^(153)Sm-EDTMP止痛效果研究被引量:2
- 1994年
- 采用^(153)Sm—EDTMP治疗76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男57例,女19例;年龄56~82岁)。首次或疗程内用药后疼痛完全缓解27例(35.5%,27/76),部分缓解43例(56.5%,43/76),总有效率为92%。影响因素研究表明:76例病人中,年龄、性别、剂量等对止痛效果无明显影响(P>0.05)。^(153)Sm—EDTMP对全身各部位的骨转移癌疼痛均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该药对减少临床麻醉剂用量,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病人寿命均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高凤桐马庆杰赵杰张英男
- 关键词:骨肿瘤肿瘤转移疼痛
- ^(153)Sm-EDTMP对老年癌症骨转移病人造血系统和重要器官的影响被引量:1
- 1995年
- 对76例接受153Sm-DETMP治疗骨转移癌病人进行骨髓及其他重要生命器官损伤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用药后(高剂量组74MBq/kg)2周骨髓轻度抑制,4周恢复正常;白细胞、血小板阵低程度与153Sm-DETMP注射量有关,剂量越大,白细胞、血小板降低越明显,其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越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用药后与用药前基础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前后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和酶学系统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9例高剂量组病人红骨髓吸收剂量范围均在WHO推荐最大耐受剂量范围内。
- 马庆杰赵杰张英男孟祥芹高凤桐曲雅芹王铁军董丽华吴镇凤冯光照赵德长
- 关键词:骨转移癌造血系统
- ^(125)Ⅰ-抗Tg-McAb与甲状腺癌细胞结合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1997年
- 模仿体内环境及放射免疫显像临床应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观察Tg浓度、pH值及碘化钾(KI)、青霉素和地塞米松等药物对1251-抗Tg-McAb与高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结合能力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Tg的影响与其浓度密切相关,Tg浓度<200ng/ml时,1251-抗Tg-McAb与高分化状腺甲癌细胞的结合率没有明显影响作用(P>0.05);当Tg浓度>500ng/ml时,影响作用显著(P<0.01).偏酸环境可使抗Tg-McAb与高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的结合率稍低,但影响作用不大(P>0.05),偏碱条件下,标记McAb活性损失增大,结合率显著降低(P<0.01).KI和青霉素加地塞米松对结合能力无任何影响.
- 续哲莉赵杰马庆杰孝延龄
- 关键词:甲状腺癌
- 核素显像法门体分流率测定的动物模型实验及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应用 99m Tc0 4 直肠门脉显像定量门体分流率 ,与生理测压法结果进行比较 ,探讨本法的可靠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2 0只狗及 2 2例肝硬化病人及 8例正常对照 ,直肠给入 1 0 m Ci 99m Tc0 4 后动态采集 ,计算门体分流率 ,与生理测压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核素显像法测得正常动物门体分流率与生理测压法所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呈高度正相关 (r=0 62 9)。核素显像法测得正常对照者的门体分流率为 4 0 0 %± 1 61 % ,与生理测压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呈高度正相关 (r=0 675)。核素显像法测得门脉高压症患者行分流术前后的门体分流率差异显著 (P<0 0 0 1 ) ,在门脉高压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结论 核素显像法门体分流率测定 ,结果可靠 ,方法简便易行 ,可重复测定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牛刚马庆杰王成徐文贵赵杰杨昆
- 关键词:肝脏放射性核素显像
- 应用蛋白基因工程技术制备核素易标记的双功能单抗杂交分子——B72.3MT-1
- 1998年
- 通过建立表达质粒mpSV2neoEP1B723MT1制备出双功能杂交分子B723抗体/金属硫因蛋白(B723MT1)。这种表达质粒含有选择标识物neo基因、鼠免疫球蛋白促进子和增强子、鼠金属硫因1(MT1)、cDNA基因与B723重链CH2功能区基因相结合的基因片段,以此质粒转染重链缺失突变型B723Mut(k)细胞株,转染上清液通过蛋白G柱纯化杂交分子B723MT1。研究表明,杂交分子B723MT1同时保留了原来B723抗体对TAG72抗原的亲和力和天然MT1分子的金属结合能力。因此,B723MT1更适合99mTc等放射性核素标记,用于肿瘤放射免疫显像。
- 续哲莉孔祥波马庆杰赵杰高凤彤JimXiang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同位素标记
- ^(153)Sm-EDTMP在老年骨转移癌病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1995年
- 应用^(153)Sm-EDTMP治疗老年骨转移癌患者23例,并进行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153)Sm-EDTMP在骨及骨转移灶聚集机制与^(99m)Tc-MDP相同,二者在软组织中分布无显著差别(P>0.05)。^(153)Sm-EDTMP血中清除迅速,注射后4小时血中仅残留2%;注射后7小时累积尿排泄50%,注入量45%沉积在骨转移灶与正常骨组织中,软组织分布少。本研究证实^(153)Sm—EDTMP是一种骨转移癌伴骨痛患者的理想治疗药物。
- 马庆杰赵杰张英男高凤桐刘淑清曲雅芹王铁军吴镇凤杨宗辉
- 关键词:骨肿瘤骨转移瘤肿瘤转移药代动力学乙二胺
- ^(99m)Tc直接法标记鼠/人嵌合抗体ccM_4及在动物体内分布研究和初步临床应用
- 1995年
- SnCl2还原99mTcO4后与2-巯基乙醇还原的ccM4混合标记.薄层层析测定标记率为98%.ccM4嵌合抗体标记前后免疫活性没有明显变化(P>0.05)。动物体内分布实验结果显示:注射99mTc-ccM4后12h.其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肾(8.17±1.09ID%/g).肝(6.94±1.79ID%/g)和血液(4.03±1.0ID%/g);荷瘤裸鼠实验显示,125I-ccM4瘤体内聚集量最多。99mTc-ccM4初步应用于10例胃癌患者.
- 马庆杰赵杰张英男高风桐刘淑清
- 对3株抗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分析
- 1997年
- 应用体外细胞结合试验方法研究了125Ⅰ-标记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125)Ⅰ-抗Tg-McAb)与不同类型甲状腺癌特异结合能力。结果表明:^(125)Ⅰ-抗Tg-McAb与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型的结合率分别为27.8%和29.7%,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和其他肿瘤无特异结合,结合率<5%。
- 赵杰孔祥波马庆杰孝延龄
- 关键词: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
- ^(125)I—抗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稳定性和免疫活性研究
- 1993年
- 研究了不同存放条件对^(125)I-抗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Tg-McAb)稳定性和免疫活性的影响。观察了^(125)I-抗Tg-McAb在正常人血浆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25)I-抗Tg-McAb在不同存放温度、不同比活度、不同pH值时对免疫活性损伤分别依次为-20℃<4℃<室温;低、中比活度<高比活度;pH7.4
- 赵杰马庆杰孝延龄
- 关键词:稳定性免疫活性标记化合物碘125
- ^(125)I—抗Tg—McAb与甲状腺癌细胞结合的体外实验研究
- 1993年
- 选用自制的18A_1和18A_(11)两株McAb进行体外活细胞结合实验,定量观察^(125)I标记的18A_1和18A_(11)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细胞及某些肿瘤细胞膜结合的反应性。实验结果显示,^(125)I-抗Tg-McAb与高分化甲癌细胞的结合率均>30%;与髓样癌结合率为8%-12%;与正常甲状腺和甲状腺良性瘤细胞结合率<10%;其他细胞均<4%。碘标记McAb与正常甲状腺和甲状腺良性瘤细胞的结合率显著低于高分化甲癌(p<0.01);与非甲状腺源性恶性肿瘤细胞基本上不结合。高分化甲癌细胞与正常甲状腺细胞的结合率比值,单株为3.4—4.3,McAb合剂可达5.0。Ch-T法标记抗Tg-McAb时免疫活性有部分损伤。
- 马庆杰赵杰孝延龄
- 关键词:细胞结合甲状腺肿瘤放射免疫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