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梦晗

作品数:22 被引量:44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6篇社会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教育
  • 4篇性别差异
  • 4篇生育
  • 4篇老年
  • 4篇老年人
  • 3篇人口
  • 3篇年龄
  • 2篇第六次人口普...
  • 2篇性别平等
  • 2篇中国老年人
  • 2篇人口普查
  • 2篇生育率
  • 2篇生育水平
  • 2篇生育政策
  • 2篇数据质量
  • 2篇女性
  • 2篇经济发展
  • 2篇家庭
  • 2篇健康
  • 1篇代际传递

机构

  • 2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赵梦晗
  • 5篇杨凡
  • 4篇靳永爱
  • 2篇翟振武
  • 1篇梁月竹
  • 1篇宋健
  • 1篇张浣珺
  • 1篇陶涛

传媒

  • 11篇人口研究
  • 4篇人口学刊
  • 2篇人口与经济
  • 1篇心理与健康
  • 1篇人口与计划生...
  • 1篇中国卫生政策...
  • 1篇人口与社会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育年龄如何塑造中国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行为?被引量:9
2019年
在以往有关生育年龄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政策因素或环境因素对女性生育年龄的影响。随着中国妇女生育水平的下降以及生育模式的转变,生育子女的年龄越来越多地反映个体自身的意愿和对不同生命历程的选择。依据生命历程理论和人力资本相关理论,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15年九期追踪数据,使用混合效应模型,减小了个体间异质性对模型的影响,对不同年龄生育行为与中国城镇女性劳动参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在23-25岁间初育的女性,在23岁之前和25岁之后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女性其劳动参与可能性更高。
赵梦晗
关键词:生育年龄
“单独二孩”政策的前因与后果被引量:34
2014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确定,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行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至此经历了最大幅度的调整。无论是从我国人口现在较低的生育水平,还是从我国正在面对和将要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上看,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步地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都具备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也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一、调整生育政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
翟振武赵梦晗
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形势社会和谐稳定基本国策独生子女
中国老年人的主观年龄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讨老年的定义和标准,但很少有研究直观地描述和分析老年人对自身进入老年的年龄标准的看法以及其主观年龄的差异。本研究使用2014年至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三期数据,比较分析不同队列在不同实际年龄(日历年龄)下认定的自身进入老年的年龄标准的变化以及不同实际年龄老年人的主观年龄的差异。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受访者自我认定的老年的年龄标准平均为70岁,远高于社会上通常认定的60岁或65岁的标准;主观年龄和主观外表年龄平均在68岁左右,低于受访者的平均实际年龄(71岁),超过六成的受访者的主观年龄与主观外表年龄比实际年龄“更年轻”。进一步的统计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越好、与子女同住、有广泛的朋友支持网络以及更愿意参与村居委会投票的老年人所认定的自己进入老年的年龄标准也更高。更多的社区娱乐场所或设施和室外活动场地也能显著地提高受访者认定的进入老年的年龄标准。更高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更好的健康状况是促使老年人的主观年龄和主观外表年龄小于实际年龄的重要因素。本文直观地描述了不同实际年龄的老年人所认定的自身进入老年的年龄标准以及其主观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异,为与年龄相关的老龄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赵梦晗杨凡
关键词:老年人实际年龄
六普数据中婴儿死亡率及儿童死亡概率的质疑与评估被引量:24
2013年
文章根据卫生部监测点数据及世界其他国家有关数据对我国第六次入口普查公布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提出质疑,认为普查数据所显示的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水平偏低且下降速度过快。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结合多国数据,分别考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与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国际经验。为给出相对准确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估计值,研究中利用寇尔德曼模型生命表及布拉斯罗吉特转换对我国实际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分别在18‰~19‰和22‰-23‰的范围内。
赵梦晗杨凡
关键词:第六次人口普查婴儿死亡率数据质量评估
全面二孩政策下重新审视公共政策中缺失的性别平等理念被引量:26
2016年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家庭可能将要面临的负担进一步加重,女性是这一负担的最直接承担者和受影响最大的群体。文章通过讨论发达国家不同的家庭政策对其人口变化(特别是生育水平变化)的影响,强调了在公共政策中蕴含性别平等理念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指出,虽然我国在有关生育福利保障的一些政策中纳入了性别视角,但其在帮助家庭成员实现工作-家庭平衡、支持家庭发展的作用有限。由于我国的公共政策中缺失性别平等理念,我国的劳动就业市场存在着对女性的隐形歧视,不利于女性地位的提升和长期的人口发展。文章最后建议,在今后的劳动就业、儿童教育以及养老支持等一系列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都应当纳入性别平等理念,引导社会价值观念发展。
赵梦晗
关键词:性别平等家庭发展公共政策
生育率下降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通过对比我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认为在"人口红利"后期,我国以劳动密集型模式为主的经济发展与生育率降低、劳动者素质上升的社会现实相脱节,导致了我国"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矛盾现象。随着生育率下降,我国年轻劳动力比例逐渐下降,同时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年轻劳动力中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数快速增加,而使得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相对短缺;然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我国依然占大多数,他们对年轻体力劳动者需求量大而对年轻脑力劳动者需求量小,这就造成了"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局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早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翟振武赵梦晗
关键词:生育率下降劳动力素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他比她更健康?生育-就业生命历程对中国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2023年
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从个体经历的生育-就业生命历程的角度理解中老年人的健康差异有利于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政策。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和序列分析方法,分性别构建个体的生育-就业生命历程轨迹类型,识别出两性共有的7种轨迹类型以及男性独有的“未婚未育、工作型”和女性独有的“1次生育、不工作型”轨迹。随着出生队列的推移,生育1次或2次的轨迹类型占比不断提高,生育3次及以上的轨迹类型占比不断下降,同时,更晚出生的女性中提早不工作的轨迹类型占比更高。分析不同类型生育-就业生命历程轨迹对中老年时期健康的影响发现,生育次数的增加仅对女性中老年时期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提早不工作则对两性健康都不利。
赵梦晗高伟杰
关键词:生命历程
教育对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个体教育水平对健康的影响,分析教育对健康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FPS2020数据,通过Logit模型与线性回归分析教育水平对健康是否存在影响,运用中介效应分析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以身体不适、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为因变量,受教育年限的提升对个体健康存在显著正效应,但高等教育个体中该效应不显著;中介效应分析显示,以代表健康行为的吸烟、锻炼和代表预算约束的收入水平为中介变量,教育对健康的中介作用存在,支持健康行为说和预算约束说。结论:教育对健康存在正向影响,但其主要体现在初中等教育阶段;更高的受教育年限促使个体通过改善健康行为和收入,进而提高健康水平。
李泽赵梦晗
关键词:教育健康中介效应
女性受教育程度与婚配模式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被引量:48
2019年
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往往被认为是促进生育率下降的因素之一,但是在后人口转变时期,许多针对发达国家的研究发现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水平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本文使用2010年、2012年和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和比较中国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在不同受教育程度和不同教育婚配模式下的差异。结果显示在不考虑政策限制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较高或较低的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更高,即便考虑了女性的收入水平后这一关系依然显著。研究发现在考虑夫妇的相对特征后,相比受教育程度均为初中的夫妇,夫妇受教育程度均较高或较低的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更高。文章使用生育的性别公平理论对生育意愿在女性受教育程度及婚配模式上的这一U型变化模式进行解释。生育行为不仅与经济水平或夫妻间的相对经济实力相关,还会受到性别观念的影响,更加平等的性别观念与性别关系有利于促进生育意愿的提升。政府应推广具有普惠性质的托育支持体系,促进女性就业和性别平等,使生育率维持在稳定水平。
赵梦晗
关键词:教育发展性别公平
教育投资增加与人力资本提升
赵梦晗
关键词:经济发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