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翰林

作品数:103 被引量:411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135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9篇腹腔
  • 39篇腹腔镜
  • 33篇胆管
  • 23篇细胞
  • 22篇手术
  • 21篇结石
  • 18篇胆管癌
  • 18篇切除
  • 15篇胆总管
  • 14篇切除术
  • 14篇肿瘤
  • 13篇癌细胞
  • 12篇胆道
  • 12篇胆囊
  • 12篇基因
  • 11篇胰腺
  • 10篇胆管结石
  • 10篇生长激素
  • 10篇外科
  • 10篇激素

机构

  • 93篇江苏省人民医...
  • 1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南京医学院第...
  • 2篇高淳县人民医...
  • 2篇上海消化疾病...
  • 2篇阜宁县人民医...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南京医学院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沭阳县人民医...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 1篇宿迁市人民医...
  • 1篇如皋市中医院
  • 1篇江苏省沭阳县...

作者

  • 103篇赵翰林
  • 48篇孙跃明
  • 40篇傅赞
  • 35篇陆文熊
  • 31篇白剑峰
  • 28篇石毅
  • 25篇苗毅
  • 24篇孙谷
  • 21篇蔡辉华
  • 17篇白剑锋
  • 8篇赵志泉
  • 7篇郜恒骏
  • 6篇萧树东
  • 6篇吕秀珍
  • 5篇奚春华
  • 5篇武正炎
  • 5篇王若宁
  • 5篇德伟
  • 5篇王勇
  • 4篇吴文溪

传媒

  • 15篇南京医科大学...
  • 13篇江苏医药
  • 10篇腹腔镜外科杂...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5篇肝胆外科杂志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胃肠病学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镇江医学院学...
  • 2篇安徽医药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江苏省第五次...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4篇2008
  • 15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10篇2001
  • 8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胰腺癌5-Fu耐药细胞株的诱导建立及细胞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建立稳定传代的抵抗5-Fu的人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5-Fu,并对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逐步增加培养基中5-Fu的浓度,建立对5-Fu耐药的人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5-Fu;采用WST法计算出MiaPaca2和MiaPaca 2-5- Fu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耐药指敷(RI);检测MiaPaca2和MiaPaca2-5-Fu的生长曲线,计算2个细胞系的倍增时间并进行比较,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其细胞周期。结果5-Fu对MiaPaca2和MiaPaca2-5-Fu的IC50分别为(4.29±0.15)μg/mL、(41.55±2.79)μg/mL,RI为9.68(P=0.0019)。根据生长曲线计算出MiaPaca2和MiaPaca2-5-Fu的倍增时间分别为(39.52±0.32)h、(43.27±0.33)h(P=0.0069),2细胞株的G0/G1期、S期、G2/M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对5-Fu耐药的人胰腺癌细胞系MiaPaca2-5-Fu,耐药性能明显、稳定,适合于胰腺癌中5-Fu耐药机制的研究。
宋鸿安赵翰林傅赞
关键词:5-氟脲嘧啶胰腺癌耐药
电凝胆囊床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2001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电凝胆囊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术中是否电凝胆囊床分成非电凝组和电凝组,动态观察其术前1d、术后1d、3d、7d血浆ALT、AST、TBIL三项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患者术后肝功能观察指标均升高,以术后d1明显,d3有所下降,d7基本恢复正常,二组术后d1、d3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电凝组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高于非电凝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床的电凝所致的热损伤是术后ALT、AST、TBIL指标升高的主要原因。
王翔张彤张海威赵翰林
关键词:电凝胆囊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肝功能
急性胆囊炎L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导致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 12 2例患者分为LC成功组 115例和中转开腹组 7例 ,分析其年龄、最高体温、既往发作史、发作至手术时间、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胆囊肿大、胆囊坏疽、胆结石大小、胆囊颈结石嵌顿对中转开腹的影响。结果 中转组 7人均为胆囊炎发作 72h之后手术 ,与成功组的 2 3/115 (2 0 % )相比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中转组既往发作均超过 10次 ,而成功组中仅有 2 7人 (2 3 % )发作超过 10次 ,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术前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胆囊积脓以及胆囊结石大小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胆囊肿大超过 10cm、胆囊颈结石嵌顿使中转开腹率大大提高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结论 年龄大于 6 5岁的急性胆囊炎患者 ,既往发作超过 10次 ,本次发作超过 72h ,术前B超示胆囊肿大超过 10cm ,胆囊颈结石嵌顿时 ,应直接选择开腹胆囊切除术。
白剑锋赵翰林孙谷陆文熊孙跃明傅赞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中转开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联合胆道镜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附1834例报告)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我科1834例腹腔镜下...
傅赞孙跃明白剑峰陆文熊赵翰林石毅奚春华王勇封益飞
胆肠内引流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探讨被引量:1
1998年
外科治疗181例肝内胆管结石,结果表明,胆肠Roux-en-Y内引流有排石不净、引流局限、返流及吻合口狭窄等问题。再手术率相对较高,临床不宜滥用,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而无肝门胆管狭窄的高位切开取石加单纯外引流治疗,不仅手术创伤小,维护了胆汁的正常生理排泄通道,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再手术率低,术后辅以胆道镜反复多次取石及胆道冲洗,结石取尽率可达98%。
孙谷赵翰林
关键词:胆肠内引流胆结石引流
腹腔镜联合取石网治疗胆总管结石
2006年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治疗的微创新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12月~2005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均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行取石网胆总管造影、取石及排石后,再行胆囊切除术。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未放置T形管,胆总管造影显示无结石残留。术后2~4d,病人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取石网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微创的治疗方法。
丁永斌夏建国陆文熊赵翰林
关键词:外科学腹腔镜胆总管结石胆管造影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所致胆道损伤的预防及处理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 C)发生胆道损伤的原因 ,讨论避免胆道损伤及损伤后修复的方法。方法 对112 0例 L C中发生的 5例胆道损伤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胆囊颈结石嵌顿以及 Carlot三角组织粘连、瘢痕化是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 ,损伤修复以 Roux- en- Y胆肠内引流为主 ,但如手术技术运用得当 ,胆总管对端吻合仍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结论 仔细解剖辨别胆囊管及正确运用术中造影可有效避免术中损伤。
孙谷赵翰林白剑峰傅赞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道损伤
510例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2007年对510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duct exploration,LCDE),与同期300例开腹(opensurgery,OS)手术者比较。术前确诊者,术中直接行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前有黄疸史、胰腺炎史和(或)直接胆红素增高、胆系酶(AKP、GGT)增高者,或胆总管在0.8cm以上者行术中造影,明确有胆总管结石的切开胆总管胆道镜取石。405例置T管引流(留置T管组),105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I期缝合组)。结果手术均获成功,与OS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日、术后镇痛药使用次数、腹腔或切口感染率、残石率明显减少。无中转开腹。30例T管引流口靠近肋弓而引起术后疼痛,2例术后2dT管才引流出胆汁。留置T管组有24例胆总管残余结石,3月后经胆道镜取石成功。留置T管组手术时间平均(110±15)min,平均术后住院8d;Ⅰ期缝合组手术时间(95±8)min,平均术后住院5d。结论LCDE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样可起到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微创效果,如能在取净结石的情况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微创效果尤为明显。
石毅孙跃明赵翰林白剑锋陆文熊傅赞孙谷蔡辉华朱淼苗毅
关键词: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粘膜癌变过程中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进一步探讨幽门螺杆菌 (Hp)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 胃镜活检及手术切除组织病理诊断为胃粘膜病变 32 7例 ,免疫组化法检查抑癌基因与凋亡调节基因蛋白的表达。Hp阳性由CLOtest结合病理染色 / 14 C尿素呼吸试验而确定。结果 Hp阳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或异型增生p16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Hp阴性组 (P <0 0 5、P <0 0 1)。而Hp阳性组肠化或异型增生bcl 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Hp阴性组 (P均 <0 0 5 )。p5 3阳性表达率在Hp阳性及阴性胃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在胃癌发生的早期即存在较明显的 p16基因表达低下与bcl 2基因过度表达 ,并与Hp感染有一定的关系。p5 3基因过度表达是胃癌发展过程中较晚期事件 。
郜恒骏白剑峰彭延申孙谷赵翰林吕秀珍赵志泉萧树东
关键词:胃粘膜癌幽门螺杆菌感染P53基因P16基因
25例中晚期胆囊癌的手术治疗
2000年
总结 2 5例经外科治疗的中晚期胆囊癌 ,分析中晚期胆囊癌的手术疗效。结果行根治性切除者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6 6 .6 %、2 5 % ;行姑息性手术者 1、3年生存率为 2 5 %、0 % ;探查活检术患者多在 1年内死亡。因此对中晚期胆囊癌 ,仍应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
周业庭孙跃明赵翰林
关键词:胆囊癌外科手术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