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良军
- 作品数:43 被引量:202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锁定加压钢板外置结合置管冲洗引流治疗感染性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
- 2013年
-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外置结合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感染性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CP外固定结合置管冲洗引流治疗感染性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9例,观察伤口感染控制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9例患者均获得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1.8周,术后1年膝关节平均屈曲100.2°,膝关节HSS评分平均86.6分。结论 LCP外置结合冲洗引流对感染性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可有效控制感染、稳定固定骨折及恢复膝关节功能等优点,值得基层推广。
- 石展英赵良军李百川胡居正
-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股骨胫骨
- 锁定加压钢板外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感染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外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11年12月间,采用LCP外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感染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4-50岁,平均年龄36.5岁,骨折AO分型:A1型4例,A2型2例,开放性骨折3例,Gustilo分型:I型2例,Ⅱ型1例,闭合性骨折3例。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均获得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0.6周,术后6个月膝关节平均屈曲110.7°,术后1年膝关节疼痛与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HSS评分),平均90.5分。结论 LCP外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感染具有感染控制彻底、骨折固定稳定及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特点。
- 石展英赵良军李百川胡居正
-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外固定股骨
- 改良双平面Chevron内踝截骨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软骨损伤合并骨囊肿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改良双平面Chevron内踝截骨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软骨柱损伤合并骨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6例距骨软骨损伤合并骨囊肿患者资料。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2~50岁,平均36.2岁;按照Hepple分型:Ⅳ型5例,Ⅴ型21例。关节镜评估距骨软骨损伤程度和范围,Chevron内踝截骨暴露距骨内侧软骨损伤区,彻底清除不稳定软骨,新鲜化处理骨囊肿硬化壁,取同侧股骨内髁非负重区骨软骨柱植入至距骨软骨损伤区。通过比较术前、术后1年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踝关节Karlsson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价疗效。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平均为20.6个月(12~30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切口感染、囊肿复发及畸形愈合等术后并发症,供侧膝关节未见明显疼痛及活动受限,患侧踝关节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64.3±3.9)分提高至术后1年(89.5±5.1)分,Karlsson评分由术前(60.5±5.5)分提高至术后1年(85.2±6.9)分,VAS评分由术前(6.2±1.1)分降至术后1年(1.8±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为(94.7±1.9)分,术后1年为(94.1±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平面Chevron内踝截骨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软骨损伤并骨囊肿可以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和改善踝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 赵良军许放缪季峰劳山赵劲民韦庆军
- 关键词:软骨足损伤截骨
- 锁定加压钢板外固定联合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外固定联合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6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患者(A1型4例,A2型2例)均采用LCP外固定联合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结果 6 例患者均获16~20个月的随访,患肢伤口感染获得彻底控制,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3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平均屈曲105.6°.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8.2分.1例患者出现钉道感染,给予加强针道护理、口服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后感染控制.结论 LCP外固定联合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能有效地控制感染、稳定固定骨折,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是一种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的新式且有效的外固定方法.
- 石展英赵良军李百川胡居正
-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外固定胫骨骨折
- 手术治疗成人足舟骨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成人足舟骨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方式和疗效. 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舟骨关节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例成人舟骨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例,女7例;年龄32 ~ 60岁,平均42岁;按Maceira分期:Ⅱ期1例,Ⅲ期4例,Ⅳ期3例,Ⅴ期1例;6例行距舟-舟楔关节融合术,2例行单纯距舟关节融合术,1例行三关节融合术.结果 9例患者术后获12 ~ 18个月(平均15.8个月)随访,患足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消失,患足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12 ~ 17周(平均14.6周);术后1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踝-后足评分为80分,其中优1例,良7例,可1例.术后1年患足的足长度[(15.5±0.8) cm]、足弓高度[(18.6±0.9) mm]、内侧纵弓顶角(119.2°±6.4°)分别与术前[(14.3±0.9) cm、(10.2±0.7) mm、136.5°±7.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成人足舟骨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根据术前及术中评估舟骨及相关联的关节病变累及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 赵良军劳山赵劲民薄占东花奇凯罗高斌
- 关键词:舟骨骨缺血坏死成人外科手术
- 一期关节镜下重建修复膝关节多韧带损伤近期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分析一期关节镜下重建修复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患者29例(Schenck分型:KDⅡ~Ⅳ型)。采用全身麻醉,从膝关节内、外侧入路进行关节镜镜检及清理,取对侧膝腘绳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ACL)重建,采用异体肌腱行后交叉韧带(PCL)、外侧副韧带(LCL)重建,内侧副韧带(MCL)行带线锚钉修复,并进行个体化康复功能锻炼。记录手术并发症、随访结果,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患者的前、后抽屉试验、侧方应力试验、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和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手术相关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8.5±5.4)个月。29例患者末次随访关节活动功能良好,前后及侧方稳定性良好,其中2例术后随访期间出现膝关节粘连,经过正规康复锻炼后,1例患者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另1例连续进行3个月功能锻炼后关节活动范围未有改善,接受了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术,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患者术前前、后抽屉试验及侧方应力试验均为阳性,末次随访前、后抽屉试验、侧方应力试验均为阴性。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IKDC评分和关节活动度低于末次随访(P<0.05)。结论关节镜下一期重建ACL、PCL,同期重建修复副韧带,术后可恢复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稳定性,改善膝关节功能。
- 罗高斌李巍赵良军林义才王林杜刚
- 关键词:膝关节修复外科手术
- 广西1951例股骨头坏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对1951例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旨在了解其患病情况和地域性特征,并为临床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区人民医院和广西骨伤医院三个大型三甲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的住院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所选患者的纳入标准为具有完整的MRI、CT和病理学检查等结果,而排除外伤、酒精、激素和特发之外引起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重点分析性别和民族差异、年龄构成和病因学情况,并对特发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收集到了病例完整的195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信息(2757髋),男性1586例,女性365例,男女比为4.35∶1。年龄18~87岁,平均诊断年龄为(51±13)岁。汉族与少数民族比值为1∶2.12,汉族626例,少数民族1325例。壮族在少数民族中最多(772例),其中酒精性和特发性在少数民族人群中患病率最高。患者初诊时FicatⅠ期占0.83%,Ⅱ期占20.96%,Ⅲ期占44.61%,Ⅳ期占33.59%。病因构成中酒精性最多,893例占45.78%,特发性693例,激素性224例,创伤性141例。特发性ONFH危险因素分析中正常组与特发组的甘油三酯(TG)[优势比(OR)=2.41,95%置信区间(CI)(1.37,3.03),P=0.03]和血尿酸(UA)[OR=1.06,95%CI(1.00,1.21),P=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西不同类型股骨头坏死患病诱因各具特征,性别、年龄、民族和病因之间有相互联系;广西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分析可以起到及时预防和治疗该地区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 覃文涛赵良军胡阳许放薄占东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流行病学
- 外源性骨生长因子联合丹渗注射液预防四肢骨折骨不连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外源性骨生长因子(骨肽)联合丹渗注射液预防四肢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四肢骨折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骨肽及丹渗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随访12~18个月,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5.4±3.8)个月,对照组为(7.4±5.1)个月。治疗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2%)高于对照组(74%),骨不连率(2%)低于对照组(1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注射用骨肽及丹渗注射液可促进四肢骨折愈合,有效预防骨不连的发生。
- 赵良军彭芬芬熊龙汤晓正
- 关键词:注射用骨肽
- 髋臼-股骨联合前倾角在Ⅳ型DDH非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髋臼-股骨联合前倾角在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行非截骨全髋关节置换(THA)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接受Wagner Cone生物柄非截骨全髋关节置手术治疗的45例Ⅳ型DDH患者资料,其中男20例,女25例,CT测量术前及术后髋臼、股骨颈前倾角,X线测量术后髋臼外展角、小转子移位程度及髋关节旋转中心位置,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进行功能评分。结果所治患者随访时间1~4年,平均(3.2±0.8)年,截至随访终点无翻修或影像学松动病例,术前髋臼、股骨及髋臼-股骨联合前倾角分别为(27.70±5.35)°、(47.76±7.25)°、(74.90±8.43)°,术后髋臼、股骨及髋臼-股骨联合前倾角分别为(19.82±2.41)°、(23.35±3.84)°、(44.90±5.18)°,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术前股骨头脱位高度平均为(5.8±1.2)cm,术后小转子相对移位距离平均为(3.6±0.8)cm;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46.66±7.28)分提高至末次随访(90.36±4.72)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疼痛明显改善,肢体活动度增加,步态接近正常,2例有术后股神经牵拉损伤,未行特殊处理,术后3个月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对于Ⅳ型DDH患者髋臼-股骨联合前倾角可有效的评估术前髋关节畸形程度和术后假体稳定性及匹配程度,Wagner Cone生物柄在非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能有效的维持髋关节稳定。
- 赵良军劳山赵劲民朱振安毛远青李慧武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发育不良
- 微小RNA206及其调控的靶基因GJA1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研究
- 目的探讨miRNA-206和其靶基因GJA1调控的CX43连接蛋白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表达变化关系,为研究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股骨颈骨折行全髋置换手术患者的股骨头标本...
- 薄占东韦露罗高斌李巍林义才赵良军
-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缝隙连接蛋白43基因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