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翀

作品数:2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儒家
  • 5篇自然观
  • 4篇义理
  • 4篇阴阳
  • 4篇文化
  • 3篇视域
  • 3篇思维
  • 3篇思维模式
  • 3篇宋代易学
  • 3篇内在逻辑
  • 3篇逻辑
  • 2篇修身
  • 2篇修身思想
  • 2篇哲学
  • 2篇儒家修身思想
  • 2篇生命
  • 2篇生命观
  • 2篇中西
  • 2篇中西文化
  • 2篇五德

机构

  • 19篇山西大学
  • 6篇山东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作者

  • 24篇辛翀
  • 2篇阎莉
  • 1篇官岳
  • 1篇胡连梅
  • 1篇张雷
  • 1篇韩军玲

传媒

  • 5篇科学技术哲学...
  • 4篇时代文学(上...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辩...
  • 1篇化学通报
  • 1篇时代文学
  • 1篇周易研究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社科纵横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文化的神奇对接——丁超五易学生命观的卦理说与遗传密码
2006年
丁超五先生的易学科学含摄架构的思想观点从易之象数的宇宙自然现及其思维模式的外延式发展为起点。构建了自已的解易路径,从新的视角和维度对易在深度和广度上给以挖掘和拓展,他确信易卦非神秘的,乃科学的东西,提出了“易道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命题。同时也指出我们对它的科学性认识远未成熟,也出于此,他从易道思想的本义视域给以深度掘析,彰明生命之起源和演进的人文语境,提出了基于现代西方科学文化与易道思想相互渗透和融会的易学生命观之卦理之说。
辛翀
关键词:易理文化遗传密码
丁超五易卦探源说
2006年
20世纪初,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冲击,并导致中西文化之间空前交织和会通,处在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下,丁超五试图会通易学与科学,收集了大量易学文献资料,追溯《易》之源头,探讨了《易》与卜筮、卜筮与科学的关系,提出易道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易学不是专为卜筮而作,易学起源“坤先乾后”等观点。虽然在易学起源问题上他有些提法值得商榷,但对于我们今天探讨易卦起源,揭示易学中的科学思想,解读《周易》中的刚柔关系,把握历史上易与道家互动关系有重要启发意义。
辛翀
关键词:卜筮
科学理论可接受性评说——共价键理论接受的案例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科学理论的可接受性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从共价键理论接受的事实出发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 ,揭示出影响科学理论接受的主要因素在于科学的信念环境 。
阎莉辛翀
关键词:可接受性科学哲学案例分析
易学自然观与佛学理法模式的构建——《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二十八种利益”的内在逻辑
2014年
易学自然观对佛学思维的影响是深远和本质性的,易学的本质就是阴阳,一阴一阳可谓道矣。易学天道自然观直接形成了佛学思维模式的支撑框架。《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所涉及的因修行积善而可得的"二十八种利益"之内在逻辑链条就是以本心阴阳结构在修行积善过程中产生的动态流变而展开的。通过"二十八种利益"的逻辑展示,说明了佛学借地藏菩萨之名来阐释的是一种自然法则,而这种自然法则本身实质上就是易学自然观思想,亦即可说地藏之神力就是易学自然观的无尽畅演和大化流行。
辛翀韩军玲
关键词:佛学思维模式
丁超五科学易学思想研究
中西文化的会通以及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从古至今都在宽泛而又深入地畅扬和推展。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所撰《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问世,更将其交织的程度全方位延伸。李约瑟很有见地地认为,中国科学传统将为科学的未来发展开辟道路。他认为,...
辛翀
关键词:中国哲学
近代中国西学中用之反演理路考
2006年
近代科学和技术诞生于欧洲,但科学技术的共通性特征决定了其必将曼延和拓展,引起世界文化的碰撞和重整。在中国,就其整个发展过程而言,可分三个阶段,即通过传教士传播科学技术阶段、洋务派官员引进西方科学技术阶段和由觉悟了的知识分子引起的科学化运动阶段。就其表现形态而言,可有两个支承轴线,即中西文化的冲突和知识分子心态的调整。就其理论体系而言,可有三种学说,即初遇时段的“西学中源说”、洋务运动期间的“中体西用说”和科学涌进且具革命意义时段的“激进与保守说”。
辛翀胡连梅
关键词:理路
丁超五易学生命观对中西文化对话平台的语用分析
2006年
近几年,我国大陆兴起了研究《易经》的热潮,台湾出版的高明等编的《六十年来之易学》一书,评价了民国初年至60年代的各种易学著作,著者将丁超五所著《科学的易》、《易理新诠》列为创新派著作,称其以现代科学比附于《易》,并借《易》以阐发新创。丁超五出生的年代也是中西文化对接的时代,中国古老的宇宙生命学说与西方生物学的生命机理说首先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对话。丁超五在深研易理的基础上,意识到易卦形成的自由组合性和卦体的分离重组性很可能与门德尔的两个科学定律相互通,进而对门德尔遗传定律给以数学几何级数的理性把握,开创了易学研究的新境界。
辛翀
关键词:中西文化语用分析
易学自然观视野下儒家五德思想的义理内涵
2018年
以《易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易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即易学自然观。这一理论体系以阴阳的动态流变为核心,在本质层面上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进行了合理的论证和阐释。而将《易经》中的科学思想与人文伦理相结合的代表学派当属儒学。运用易学自然观可以阐释儒家五德思想中所涵摄的内在逻辑。
辛翀金峻阳
关键词:五德阴阳
儒家内圣外王之基——“诚”之义理内涵探究被引量:1
2019年
自仲尼继文王之志以为己任,后世儒家皆以内圣外王为最高理想,然孔子并未深谈成贤作圣之道,直至曾子著《大学》方对该方法论问题有明确交代,提出三纲八目之说,以诚意为极其重要之起点。其后子思所著《中庸》云:“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故谓内圣外王之道始于至诚,而后方可“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太史公言“仲尼老而喜易,韦编三绝”,故知孔子思想实受《周易》影响颇深,联系《周易》经传,可很好把握“诚”之义理内涵。
辛翀许旭峰
关键词:方法论内圣外王中庸
科学文化的通透基质——略论古代中国易与科学的共生互动
2006年
中西文化的会通以及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从古自今都在宽泛而又深入地畅扬和推展。在中国的古文化中,存在着一种西方文化缺少的理性,它是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之间关系,确保社会和身心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易学的主流也是理性的,蕴摄着深刻的逻辑理性和价值理性,其理性结构科学而合理,从古至今,易学与科学长期处于共生而相互影响。
辛翀官岳
关键词:文化互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