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真
- 作品数:2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敷贴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敷贴,中药组合物包括红花、花椒、延胡索、甘松、姜黄和桂枝等组分。中药敷贴包括水刺无纺布空白贴和涂覆于水刺无纺布空白贴中部的浸膏,浸膏包括活性成分和敷料,活性成分...
- 杨华丛亿蕾唐红吴荣吴腾飞曾娟花连真张文雅陈秋野闵婕杨羽诚李红宋怡萍
- 脂质蓄积指数与我国中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关联的纵向研究
- 2024年
- 目的了解中国中老年人群脂质蓄积指数(LAP)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2型糖尿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和2015年数据,选择其中5317名≥45岁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根据LAP(男性)=[腰围(cm)-65]×甘油三酯(mmol/L),LAP(女性)=[腰围(cm)-58]×甘油三酯(mmol/L)计算研究对象LAP。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采用R 4.2.3软件进行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RCS)分析LAP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AP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2015年随访调查时,共有492人(9.3%)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RCS分析结果显示,LAP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全人群LAP>25.553时、男性LAP>19.055或女性LAP>31.127时,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显著上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全人群中与LAP较低组(≤25.553)相比,较高组(>25.553)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上升了145%(OR=2.45,95%CI:1.97~3.05)。男性中与LAP较低组(≤19.055)相比,较高组(>19.055)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上升了71%(OR=1.71,95%CI:1.25~2.34)。女性中与LAP较低组(≤31.127)相比,较高组(>31.127)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上升了217%(OR=3.17,95%CI:2.31~4.35)。结论LAP对中国中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可将其纳入中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早期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 夏弋钦连真杨华
- 关键词:中老年队列研究
- 桃蛭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桃蛭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的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桃蛭通络方,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疗程共8周。观察比较疗效性指标(中医证候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和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结果: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29),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有所提高(均P<0.05),提高幅度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桃蛭通络方能有效改善DPN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在改善症状、体征方面疗效优于甲钴胺。
- 屠亦文郝瑞福王国芝陈秋野连真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 桃蛭通瘀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桃蛭通瘀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
- 陈秋野唐红屠亦文杨华宋怡萍连真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理活性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模型研究现状
-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研究现状,对IR细胞模型及其发生机制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综合相关文献19篇,分别从高胰岛素、高葡萄糖、游离脂肪酸、TNF-α、IL-6、地塞米松、金属铬等诱导产生3...
- 屠亦文唐红杨华宋怡萍连真
- 关键词:糖尿病发病机制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
- 个体化胰岛素治疗泵及其基础输注率优化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辅助的个体化胰岛素治疗泵(CSII)。该装置包括胰岛素泵本体、通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输注执行器;胰岛素泵本体接受数据处理模块得出的治疗方案,并据之控制输注执行器输注胰岛素;通...
- 唐红孙鼎屠亦文杨华宋怡平连真沈琳胡鸿毅
- PBL结合“学生授课法”不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以中医内分泌疾病“消渴痹”为教学病例,探讨PBL结合“学生授课法”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2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分泌科轮转的60名规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完成一次学生授课,培训前后对两组学生以Mini-CEX的形式进行考核并向实验组发放满意度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培训后,两组学生Mini-CEX成绩较培训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临床接诊、临床判断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体格检查、人文关怀、医患沟通、组织效能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消渴痹”为教学病例通过PBL结合“学生授课法”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规培医生在临床接诊和临床判断方面的能力,增加医学生的专业自信力和自我认可度,能够契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要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杨昕宇杨华丛亿蕾吴腾飞连真夏诗思袁玥
- 关键词:PBL
- 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 2023年
-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进行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糖尿病引发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危害巨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预防和治疗慢性并发症至关重要。预防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糖尿病并规范治疗;在治疗上,中西医结合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 连真杨华
-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内分泌学
-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敷贴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敷贴,中药组合物包括红花、花椒、延胡索、甘松、姜黄和桂枝等组分。中药敷贴包括水刺无纺布空白贴和涂覆于水刺无纺布空白贴中部的浸膏,浸膏包括活性成分和敷料,活性成分...
- 杨华丛亿蕾唐红吴荣吴腾飞曾娟花连真张文雅陈秋野闵婕杨羽诚李红宋怡萍
- 文献传递
- 益气活血方改善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及踝肱指数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血瘀证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9例,观察组服用益气活血方,1剂/d,水煎早晚餐后分服。对照组早餐后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es,ABI)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3.33%(44/60),对照组为52.54%(31/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评分及ABI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2组均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观察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满意,有改善临床症状和微循环的作用。
- 张文雅唐红杨华宋怡萍连真曾娟花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瘀证益气活血血管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