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先朝
- 作品数:25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衡阳市蔬菜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乙烯利对苦瓜生长发育及制种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0年
- 用乙烯利对黄瓜进行了不同喷施浓度、时期及次数的试验 ,结果表明 ,苦瓜生长前期叶面喷施乙烯利能增大叶面积和茎粗 ,缩短节间长度 ,显著提高瓜果产量和种子产量。施用浓度以 12 0~ 180mg·L- 1为宜 ,施用时期以第 6~
- 邓先朝李晓益
- 关键词:苦瓜乙烯利生长发育种子产量制种产量
- 苦瓜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被引量:3
- 2009年
- 苦瓜在我国南方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现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是我国夏秋主要的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保护地栽培的广泛采用,重茬地面积不断扩大,致使土壤内疫病病原菌大量积累,苦瓜疫病发生日趋加重,据报道,苦瓜疫病发病率为15%~25%,
- 唐锷肖昌华余席茂邓先朝谭美丽
- 关键词:疫病病原菌苦瓜保护地栽培栽培历史蔬菜品种重茬地
- 早春苦瓜嫁接栽培方法及效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苦瓜嫁接栽培能有效防治枯萎病、疫病,发病率分别比实生苗降低91.6%和92.8%。嫁接时砧木保留1片子叶或不保留子叶可降低侧枝发生率,保留2片子叶可提高嫁接成活率,生产上可以根据劳动力是否充足选择适宜嫁接方法。
- 唐锷旷碧峰肖昌华余席茂谭美丽邓先朝刘小安
- 关键词:嫁接栽培嫁接成活率嫁接方法劈接法接后管理
- 嫁接对苦瓜疫病抗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1年
- 以黑籽南瓜、黑皮冬瓜、瓠瓜和威龙1号(白籽南瓜)作砧木,研究了苦瓜嫁接成活率,以及嫁接对植株生长、疫病控制效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砧木与湘早优1号苦瓜接穗嫁接亲和,嫁接对植株叶绿素含量、果实产量和品质没有影响,对疫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其中以威龙1号嫁接效果最好,成活率达98%,疫病发病率仅为1.7%,病情指数为3.4,产量比自根苗对照增加63.2%。
- 肖昌华旷碧峰余席茂谭美丽邓先朝唐锷欧阳丰
- 关键词:苦瓜嫁接疫病
- 苦瓜新品种湘早优1号的选育被引量:1
- 2008年
- 湘早优1号是以B02-1为母本,以B1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极早熟苦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第1雌花着生于主蔓第6~8节,主蔓雌花节率高,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直圆筒形,果皮绿白色,果实纵径30~35cm,横径6~8cm,单果质量550~650g,每667m2产量4200kg左右,适宜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温室、大棚或露地早熟栽培。
- 肖昌华旷碧峰邓先朝余席茂欧阳丰唐锷
- 关键词:苦瓜一代杂种极早熟
- 苦瓜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9
- 2008年
- 对尖镰孢苦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dicae Sun & Huang)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瓜枯萎病孢子在蒸馏水中萌发率仅为5%左右,在葡萄糖、蔗糖等溶液中提高到19%,而在苦瓜植株煎汁中可达到96%~100%,这说明孢子萌发,营养条件是主要因素。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0℃,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8℃。该菌在pH2.3~11.3的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pH6.3。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好,全黑暗的条件下长得最慢。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
- 肖昌华余席茂何玉英邓先朝唐锷
- 关键词:苦瓜枯萎病生物学特性
- 2.2%甲氨基阿维菌素甲酸盐微乳剂防治菜青虫药效试验被引量:2
- 2009年
- 菜青虫为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尤其以甘蓝型蔬菜受害较重。为筛选有效防治药剂,我们于2009年5月开展了2.2%甲氨基阿维菌素甲酸盐微乳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 唐锷谭美丽余席茂肖昌华邓先朝
- 关键词:甲氨基阿维菌素防治药剂菜青虫微乳剂甲酸盐甘蓝型
- 衡阳地区冬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07年
- 冬瓜是我国南方种植的主要瓜类蔬菜,近年来,北方利用日光温室大棚也有不少种植.在湖南,以春夏种植为主,是渡秋淡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
- 刘英香邓先朝
- 关键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冬瓜日光温室大棚瓜类蔬菜蔬菜品种
- 不同环境因素对大棚苦瓜授粉受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以湘早优1号苦瓜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湿度和不同光照条件对大棚苦瓜授粉受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保持在25~28℃、湿度保持在70%~85%、透光率85%以上的大棚环境条件最适宜苦瓜授粉受精,苦瓜坐果率高、商品性状好。
- 谭美丽肖昌华余席茂邓先朝唐锷刘小安
- 关键词:苦瓜环境因素授粉受精大棚
- 衡杂系列苦瓜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 2004年
- 肖昌华邓先朝余席茂
- 关键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