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本强

作品数:211 被引量:837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58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5篇医药卫生
  • 5篇机械工程
  • 5篇电子电信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63篇急性
  • 53篇卒中
  • 49篇缺血
  • 43篇血性
  • 39篇脑梗
  • 37篇梗死
  • 36篇血管
  • 35篇急性缺血性
  • 34篇动脉
  • 34篇急性缺血
  • 33篇脑卒中
  • 32篇脑梗死
  • 25篇溶栓
  • 2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0篇急性缺血性脑...
  • 19篇疗效
  • 18篇急性缺血性脑...
  • 14篇静脉溶栓
  • 13篇动脉狭窄
  • 11篇疗法

机构

  • 210篇第二军医大学
  • 10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保山市人民医...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喀什地区第一...
  • 1篇南京航天航空...
  • 1篇江苏省宝应县...
  • 1篇潍坊市中医院
  • 1篇上海市医疗急...
  • 1篇解放军第41...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鞍钢铁西医院
  • 1篇丰县人民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11篇邓本强
  • 92篇张永巍
  • 82篇吴涛
  • 61篇丁素菊
  • 55篇刘建民
  • 47篇陈蕾
  • 34篇朱宣
  • 33篇洪波
  • 32篇毕晓莹
  • 31篇黄清海
  • 26篇许奕
  • 25篇杨鹏飞
  • 18篇郑惠民
  • 18篇张萍
  • 18篇谢惠君
  • 17篇张敏敏
  • 15篇黎佳思
  • 14篇张萍
  • 14篇邢鹏飞
  • 13篇沈红健

传媒

  • 45篇第二军医大学...
  • 10篇中国脑血管病...
  • 9篇临床神经病学...
  • 8篇中华神经科杂...
  • 8篇介入放射学杂...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上海医学
  • 4篇2014`中...
  • 4篇第九次全国神...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中国卒中杂志
  • 3篇海军军医大学...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17篇2018
  • 13篇2017
  • 20篇2016
  • 28篇2015
  • 19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0篇2006
  • 2篇2005
  • 9篇2004
2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取栓流程优化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评价脑血管病急诊模式优化措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诊取栓效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实施脑血管病急诊模式优化前后收治的AIS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与优化组各收集到患者49例,两组自接诊到CT检查、送入导管室、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再通的时间分别为24.1±13.6 min vs 13.4±7.6 min,t=4.417(P<0.001);87.8±48.0 min vs 70.6±23.0 min,t=2.095(P=0.020);49.5±24.7 min vs 38.9±12.5 min,t=2.034(P=0.024);197.0±62.3 min vs 142.6±46.6 min,t=4.05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优化的脑血管急诊模式可显著缩短AIS患者自抵达急诊到CT检查、静脉溶栓、抵达导管室、动脉取栓再通的时间。结论优化的脑血管急诊模式可显著提高急诊取栓效率。
邱佩琪张小曦刘建民邓本强鲁琼文婉玲张永巍杨鹏飞戴冬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模式
医院诊治模式的改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中心成立前后诊治模式的改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中心成立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3例,剔除病历资料不全者31例,最终纳入72例作为对照组,并接受串联诊治模式。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10例,剔除13例(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行重组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4例,另有静脉溶栓患者9例数据不全),最终纳入197例作为观察组,并接受并联诊治模式。两组均于发病4.5h内就诊且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就诊、就诊至开始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到治疗、就诊到治疗及发病到治疗时间等各时段所耗时间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就诊至开始影像学检查时间、影像学检查到治疗时间、就诊到治疗时间、发病到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12)min比(60±20)min、(27±12)min比(62±31)min、(51±17)min比(122±52)min、(153±69)min比(230±81)min,均P<0.01];观察组发病至就诊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中心的建立及流程改善缩短了时间窗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患者发病到就诊的时间仍较长,应加强卒中宣教。
邢鹏飞张永巍陈蕾朱宣张萍吴雄枫邓本强刘建民
关键词:卒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医师诊疗模式
头颅CTA、CTP和MR大脑中动脉管壁成像在急性MCA脑梗死患者的研究
目的对MCA区域分水岭急性脑梗死48例,探讨头颅CTA、CTP和MR大脑中动脉管壁成像在急性MCA脑梗死患者动脉狭窄的程度和性质的评价研究。方法常规扫描采用横断面T1W、T2W和冠状面T2W成像明确为MCA区域分水岭急性...
邓本强黎佳思张永巍毕晓莹吴涛丁素菊黄石仁
重建声带内收功能的肌电图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重建声带内收功能的肌电图研究崔毅,郑宏良,邓本强,刘莹不明原因引起喉返神经损伤,造成单侧或双侧喉麻痹,患者声音嘶哑甚至失语,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为了探讨其治疗方法,笔者对单侧喉麻痹模型采用颈袢神经(舌下神经袢)主支植入声带内收肌进行肌电图观察,并结合喉...
崔毅郑宏良邓本强刘莹
关键词:喉麻痹肌电图喉部外科手术
血管内支架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刘建民许奕黄清海洪波张永巍王来兴赵文元周晓平丁素菊邓本强张鑫张珑赵瑞倪宝英李冬梅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临床上具有“三高一多”的特点,即发病率高、残死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而现有的外科治疗方法受多种因素的限制。为此,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脑血管...
关键词:
关键词:血管支架脑血管病治疗动脉狭窄药物涂层支架
超选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54例分析
急性脑梗死的超早期治疗是提高血管再通率的最有效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证实为有效的治疗结果。但因为患者就诊的时间,对适应证的掌握和溶栓药物的选择,目前对溶栓治疗有许多争论。我科6年来进行了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
邓本强丁素菊张永巍吴涛陶沂王静华李强
文献传递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7型一个家系的临床和基因分析
2007年
目的总结脊髓小脑共济失调7型(SCA7)的临床表现,开展基因检测。方法对1个表现为视力下降、辨色力异常和行走不稳的家系完成家系调查及体格检查,部分成员行视网膜形态学及电生理检查;19名家系成员及12名健康对照者行 SCA7突变基因 PCR,测序仪直接检测三核苷酸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AG)重复数目。结果 6例成员存存小脑性共济失调、视力下降和辨色力异常,眼底示黄斑及视网膜周边色素异常,视网膜电图波形熄灭,震荡电位幅值和光闪视觉诱发电位振幅明显下降;正常等位基因 CAG 重复数目为8~25次,该6例异常等位基因 CAG 重复数目为50~97次,诊断为 SCA7患者;1例无异常临床表现的成员 CAG 重复数日分别为18次和56次,后者超出正常范围,诊断为未到发病年龄的症状前患者。结论 SCA7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CAG 重复数目检测可以为基因诊断和症状前诊断提供依据。
韩燕管阳太郑惠民丁素菊蒋建明邓本强吴涛
关键词: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系谱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和脑脊液中β_2-微球蛋白的变化被引量:1
1995年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和脑脊液中β_2-微球蛋白的变化邓本强,刘学岩,周勇,李闻捷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是体内有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低分子量(11800)球蛋白。正常以极微量存在于血液、脑脊液、初乳、羊水、尿液及?..
邓本强刘学岩周勇李闻捷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血清脑脊液脑梗塞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急性脑缺血事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症状性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局限狭窄的患者,依据脑血管造影建立病例特异三维数值模型,测量M1段狭窄程度,并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方法测算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动脉不同部位及不同狭窄程度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狭窄段至远端正常血管段壁面剪切力(wall shear stress,WSS)变化用标准化WSS表示,为狭窄段WSS(WSS_s)与远端正常血管段WSS(WSS_p)的比值,记为WSS_(S/P);血流速度(velocity)及震荡剪切指数(oscillatory shear index,OSI)的变化用标准化的velocity_(S/P)、OSI_(S/P)表示。结果 MCA狭窄段WSS明显高于远端正常段(中位数81.85 vs 18.81,P=-0.000);狭窄段流速快于远端正常段(中位数2.26 vs 0.33,P=-0.000);而MCA最狭窄处OSI低于远端正常血管段(中位数0.00039vs 0.015 70,P=0.000);不同狭窄程度间,标准化血流动力学参数不同;狭窄程度增大,WSS_(S/P)、velocity_(S/P)增加(r_s=0.828,P=-0.003;r_s=0.79,P=-0.007),OSI_(S/P)逐渐下降(r_s=-0.822,P=-0.004)。结论大脑中动脉狭窄病变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流动力学因素可能参与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
沈雷张永巍吕楠黄清海邓本强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脑血管事件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1例临床分析
<正>目的分析我院21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3收治的21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等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CVST以中青年育龄妇...
张敏敏邓本强吴涛毕晓莹丁素菊
文献传递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