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邰强

作品数:146 被引量:29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0篇肝移植
  • 61篇术后
  • 47篇移植术
  • 44篇移植术后
  • 41篇肝移植术
  • 39篇肝移植术后
  • 32篇器官
  • 27篇并发
  • 23篇手术
  • 21篇并发症
  • 17篇术后并发
  • 17篇器官移植
  • 17篇供肝
  • 14篇术后并发症
  • 14篇糖尿
  • 14篇糖尿病
  • 13篇原位
  • 13篇手术后并发症
  • 12篇原位肝移植
  • 11篇胆道

机构

  • 143篇中山大学附属...
  • 8篇中山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中山医学院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146篇邰强
  • 130篇何晓顺
  • 119篇朱晓峰
  • 115篇鞠卫强
  • 113篇巫林伟
  • 112篇王东平
  • 94篇马毅
  • 79篇胡安斌
  • 77篇王国栋
  • 64篇黄洁夫
  • 46篇郭志勇
  • 33篇韩明
  • 24篇周健
  • 17篇焦兴元
  • 14篇林建伟
  • 14篇王小平
  • 13篇袁小鹏
  • 8篇陈岗
  • 7篇陈传宝
  • 5篇廖海华

传媒

  • 2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3篇中华外科杂志
  • 13篇中华普通外科...
  • 8篇中华普通外科...
  • 6篇中华肝胆外科...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6篇2014中国...
  • 5篇中国普通外科...
  • 5篇中华移植杂志...
  • 5篇2013中国...
  • 4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华临床营养...
  • 2篇2012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10篇2013
  • 13篇2012
  • 26篇2011
  • 24篇2010
  • 18篇2009
  • 16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的合理用药方案。方法收集本中心共实施的10例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手术病例,其中5例为上腹部肿瘤伴腹腔多发转移病灶患者接受了肝脏、胰腺及上消化道全切除术后行器官簇移植,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单纯肝切除术后行器官簇移植。10例患者均采用巴利昔单抗+他克莫司+激素+霉酚酸酯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肝脏、胰腺及十二指肠功能恢复良好。5例肿瘤患者最长存活326d,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肿瘤复发。5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除1例于术后4周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外,其余4例均存活,最长生存时间已超过21个月。随访期内及至患者死亡,10例患者均未发生排斥反应。结论采用巴利昔单抗+他克莫司+激素+霉酚酸酯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可以有效预防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
鞠卫强何晓顺郭志勇朱晓峰王东平巫林伟邰强唐决黄洁夫
关键词:移植物排斥
胰腺和其他器官联合移植的临床研究
终末期肝或肾功能衰竭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者,行单独肝或肾移植后生存期显著低于无糖尿病者,如行肝胰或胰肾联合移植则无论生存时间还是生存质量均明显改善,因此同时进行肝胰或肝肾联合移植是十分必要的。 目的:探讨肝胰或胰...
朱晓峰何晓顺马毅王东平胡安斌王国栋鞠卫强巫林伟邰强
关键词:胰腺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肝病
细胞因子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预测价值与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82例患者,根据感染诊断标准和培养结果将其分为感染组(n=42)和非感染组(n=40)。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NF-α、IL-6、IL-10、IL-1β、IL-2、IL-8的水平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肾移植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细胞因子对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TNF-α、IL-2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2为影响肾移植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2对肾移植术后感染预测价值的约登指数为0.682,曲线下面积为0.811。结论:IL-2为肾移植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肾移植术后发生感染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王斯琦陈文立邰强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肾移植
肝癌肝移植后亚砷酸化疗的应用(英文)
2011年
背景:移植后肿瘤复发是影响肝癌肝移植疗效的主要因素,如何防止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是目前肝移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亚砷酸全身化疗被认为对中晚期肝癌具有一定作用,但在肝移植后的应用还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超出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应用亚砷酸全身化疗的对肿瘤复发的干预效果。方法:对23例超出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采用亚砷酸行预防性化疗:静脉滴注10mg/d,连续使用7d后间隔7d,重复4次为1个疗程,患者接受1~4个疗程。观察以上使用亚砷酸化疗患者的生存、肿瘤复发情况,以及化疗不良反应,并与同期16例未使用化疗的肝癌肝移植患者相比较。结果与结论:经过3~32个月随访,共30例患者出现肝癌复发,化疗组16例,非化疗组14例,复发部位最常见于肺部、移植肝及骨骼。化疗组与非化疗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化疗组复发时间明显延迟(P=0.026);两组6个月、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化疗组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非化疗组(P=0.037);两组6个月无瘤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年、2年无瘤生存率化疗组显著高于明显非化疗组(P=0.030,0.023)。亚砷酸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肝癌肝移植患者静脉使用亚砷酸化疗可以延迟肿瘤复发,提高生存率。
巫林伟胡晓坤何晓顺邰强鞠卫强王东平马毅朱晓峰
关键词:亚砷酸肝移植肝癌化疗生存率
肝移植治疗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较罕见,各种治疗方法疗效不佳,预后差。目的:随访观察1例肝移植治疗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例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患者经肝移植治疗后的情况,并回顾性分析迄今为止见于文献报道的国内外65例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组织来源、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与结论:该患者经肝移植后肝功能恢复正常,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鳞状细胞癌抗原等均降至正常水平,恢复良好。国内外研究表明,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组织来源多样,手术切除、化疗等治疗方法疗效不佳,预后差。本例结果显示,肝移植治疗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近期疗效良好。
邓荣海巫林伟吴成林王东平鞠卫强胡安斌邰强朱晓峰韩安家何晓顺
关键词:肝移植肝脏鳞状细胞癌预后
肝移植后近期并发胃肠道漏营养支持经验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近期并发胃肠道漏应用三阶梯热量递减方案营养支持的经验。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1173例次尸体肝移植中术后近期并发胃肠道漏15例(1.2%),确诊后给予禁食、腹腔引流、抗感染、手术和营养支持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其中营养支持采用三阶梯热量递减方案。第一阶:禁食状态下使用全营养混合液提供患者每日所需热量。总热量为167~209kJ.kg-1.d-1,其中蛋白质为1.3~1.95g.kg-1.d-1,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55%,脂肪占总热量的30%~35%,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热量比约为2:1。第二阶:经口进食流质后直至恢复正常饮食。所给肠外营养的总热量减为125~146kJ.kg-1.d-1,蛋白质为1.0~1.2g.kg-1.d-1;碳水化合物、脂肪所占总热量的比例维持不变。第三阶: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后,继续给予口服肠内营养素(瑞素)500mL/d,持续5~7d。结果 8例康复出院,随访12~48个月,无胃肠道漏再发;感染较重的7例(46.6%)综合治疗后仍死亡。结论肝移植后近期并发胃肠道漏的发生率低,但病死率高。三阶梯热量递减营养支持方案对治愈胃肠道漏有重要作用。
周健鞠卫强何晓顺郭志勇巫林伟朱晓峰王东平马毅胡安斌王国栋邰强黄洁夫
关键词:肝移植营养支持预后
脑死亡供体来源供肝肝移植9例报道
目的:总结使用脑死亡供体来源供肝肝移植的临床经验,初步分析脑死亡供体来源供肝应用于临床的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该院器官移植科共实施9例脑死亡供体来源供肝肝移植。供体年龄16-43y,7例因颅脑外伤...
巫林伟何晓顺邰强鞠卫强马毅朱晓峰王东平黄洁夫
关键词:肝移植无心跳供体排斥反应
文献传递
肝移植术后血行感染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流行病学、细菌学及临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血行感染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病学、细菌学及临床结果。方法选择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12年间本院肝移植患者资料,对其移植术后血行感染中产ESBL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8例肝移植患者中,19(2.5%)例出现产ESBL革兰阴性杆菌血行感染,共分离到革兰阴性杆菌菌株共2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产气大肠杆菌、阴沟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较少。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高达100%,但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左旋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妥布霉素等多种抗生素出现耐药。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则对头孢曲松出现完全耐药。肝移植术后产ESBL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血行感染患者与非产ESBL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血行感染患者之间的15d、30d、1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后血行感染中产ESBL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敏感;产ESBL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血行感染并未明显增加患者死亡率。
邰强何晓顺廖康巫林伟鞠卫强朱晓峰马毅王东平王国栋郭志勇黄洁夫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细菌学超广谱Β内酰胺酶敏感率
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治疗多器官病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治疗多器官病变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8例接受器官簇移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28~65岁,平均42岁.其中5例腹部肿瘤伴腹腔多发转移病灶患者接受肝脏、胰腺及上消化道全切除术后行器官簇移植,3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单纯肝切除术后行器官簇移植.结果 术后1周,所有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趋于正常水平;C肽、血糖水平在1~2周达到正常范围.术后5例肿瘤患者最长存活326 d,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肿瘤复发.3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除1例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外,其余2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最长生存时间已超过18个月,且肝功能维持正常,无需外源性胰岛素血糖控制稳定.结论 肝脏、胰腺联合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是一种治疗多器官良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王东平唐决何晓顺朱晓峰鞠卫强巫林伟马毅王国栋胡安斌邰强
关键词:器官移植胰腺肿瘤糖尿病
原位肝移植胆道重建手术技巧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胆道重建的外科技巧和影响胆道重建效果的因素。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04-2005年施行368例同种原位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68例肝移植病人中36例(9.8%)发生与胆道相关的并发症。23例经非手术治疗而愈;13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其中7例接受再次肝脏移植。5例因胆道并发症导致死亡,死亡原因为严重胆道感染和腹腔感染,病死率为13.9%。结论保证供、受体胆管断端良好血液供应,正确选择胆道重建方式,精细的显微外科胆管吻合技术和确保胆管通畅性等,是提高胆道重建质量、降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
马毅何晓顺朱晓峰王国栋王东平鞠卫强巫林伟胡安斌邰强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重建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