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伶艳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华粮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后市
  • 4篇后市展望
  • 3篇早籼
  • 3篇早籼稻
  • 3篇籼稻
  • 1篇稻米
  • 1篇多元化经营
  • 1篇玉米
  • 1篇早籼稻收购
  • 1篇整精米率
  • 1篇容重
  • 1篇收购价
  • 1篇托市
  • 1篇托市收购
  • 1篇企业
  • 1篇秋粮
  • 1篇秋粮收购
  • 1篇最低收购价
  • 1篇民营
  • 1篇民营企业

机构

  • 7篇中华粮网

作者

  • 7篇邹伶艳

传媒

  • 4篇农业展望
  • 1篇农业机械
  • 1篇中国粮食经济
  • 1篇黑龙江粮食

年份

  • 3篇2010
  • 4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09年粳稻收购市场分析及后市展望
2010年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粳稻消费量逐步提升,市场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通过对2009年粳稻收购市场形势及后期影响走势的因素进行分析,综合指出,2009年国内粳稻大范围启动托市的可能性小,但不排除局部因粮源较差,交通不便而启动托市;因东北粳稻出米率普遍下降,加工成大米后产量将有下调,另外国家粳稻库存低位,2009年新粮收购量少,调控力度减少,预计中长期受政策及市场利好等支撑,粳稻米价格总体将保持高位趋涨态势运行,但在中晚籼稻价格低位的抑制下,粳稻米难以出现暴涨行情。
邹伶艳
关键词:粳稻
2009年早籼稻生产及市场收购情况
2009年
今年,早籼稻生产获得丰收,产量预计达近八年来最高水平。继2005、2006年之后国家第三次启动了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近期笔者赴江西等地进行调研,并据此重点介绍和分析今年国内早籼稻生产及市场收购情况。
邹伶艳
关键词: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我国大米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0年
我国粮食市场开放较晚,1998年以前,我国大米加工业基本上是国有企业唱独角戏。后随着粮改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不断被改革,民营企业大量增加,特别是2004年以后,国内大米加工行业发展较快,市场多元化经营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但近两年,大米加工行业产能过剩开始显现,大米行业正逐步向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偏向,预计今后几年内大米加工业面临着"洗牌"格局。
邹伶艳
关键词:大米国有企业多元化经营民营企业
2010年早籼稻生产形势分析及后市展望
2010年
2010年以来,中国南方大部相继遭遇西南大旱、"倒春寒"以及持续降雨等不利天气影响,早籼稻生产形势备受社会关注。5月7~13日,经赴早籼稻主产区湖南、江西进行实地调研,同时电话采访湖北、安徽及广西等地的粮食单位及企业。综合认为,2010年国内早籼稻生产基础较好,播种面积总体增加,目前南方的持续暴雨对产量的影响暂不明显,且由于籼稻供应充足,预计后期早籼稻价格将基本走稳,2010年新季早籼稻开秤价预计在1860元/t以上,后期新粮大量上市后,或有可能局部主产区启动托市收购。
邹伶艳
关键词:早籼稻开秤托市收购
近期东北稻米走势分析及后市展望
2009年
自2008年秋粮上市以来,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东北稻米价格频创新高。特别是7月份后,在拍卖持续进行的情况下,东北稻米价格却连续上涨,这一情况引起了各方关注。通过描述近半年东北稻米价格持续走高及国内稻米市场"粳强籼弱"的现象,并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综合指出,目前正值青黄不接,国内东北稻米供应能力呈季节性下降,但随着南方临储粮源及东北陈粮陆续进入市场,新粮上市前,东北稻米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邹伶艳
关键词:稻米
2009年秋粮收购将全面实施新标准
2009年
为适应粮食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需要,国家粮食局组织对1999版《稻谷》、《玉米》和1986版《大豆》国家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新的《稻谷》、《玉米》和《大豆》国家标准,于2009年3月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其中《稻谷》
邹伶艳
关键词:玉米容重大豆标签标识整精米率
2009年早籼稻收购市场分析及后市展望
2009年
2009年早籼稻生产获得丰收,产量预计达到8年来最高水平。同时,继2005和2006年后,国家第三次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对2009年早稻生产、收购情况以及后期影响早稻走势的因素进行分析。综合指出,短期内国内早籼稻价格上涨乏力,但从中长期来看,国家政策依然向好,早稻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邹伶艳
关键词:早籼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