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亦静 作品数:17 被引量:160 H指数:7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 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MIPO)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MI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01—2012—12对收治的88例成人踝关节骨折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及钢板内固定(MIPO组,38例)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组,5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AOFAS评分。结果MIPO组在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OR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88例均获得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及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叶超 洪建军 郑亦静 程涛 赖红燕 楼宇梁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诺和锐30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比较诺和锐30R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7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且符合标准的117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53例)和诺和锐组(6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二甲双胍组患者采用钙剂、阿仑膦酸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诺和锐组采用钙剂、阿仑膦酸钠联合诺和锐30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三角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BG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月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I conagen,β-CTX)、1,25羟维生素D31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 plasma glucose,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二甲双胍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部位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组患者治疗后各部位BMD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CTX水平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血清BGP、ALP、1,25-(0H)2D3水平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和诺和锐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0%及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R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骨代谢水平,维持骨重建平衡,减少骨量的丢失,提高BMD,效果较为显著。 卢晓郎 余洋 余可和 洪建军 郑亦静关键词:诺和锐 二甲双胍 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密度 Mippo技术与ORIF技术在治疗锁骨骨折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Mippo技术与ORIF技术两种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1.1-2012.6 42例锁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Mippo)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ORIF)两种方法治疗,观察术中... 郑亦静 洪建军 程涛 叶超 赖红燕 卢晓郎 楼宇梁关键词:锁骨骨折 内固定术 MIPPO技术 文献传递 双抗体靶向阿霉素纳米药物的研制及其靶向抗骨肉瘤作用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合成双抗体(抗壳聚糖抗体、抗HER2抗体)-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研究其体外肿瘤细胞摄取实验及骨肉瘤裸鼠体内的靶向特性。方法:采用壳聚糖衍生物乙二醇壳聚糖制备双抗体-阿霉素-壳聚糖(Abc-GC-Dox)纳米粒、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在体外将药物作用于HER2+裸鼠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研究体外肿瘤细胞摄取实验,并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14只骨肉瘤裸鼠随机分为2组,尾静脉注射不同药物,观察裸鼠体内皮下骨肉瘤的靶向分布差异。结果:本实验制得了稳定的双抗体靶向阿霉素纳米粒,包封率为89.73%,载药量为9.96%。通过体内外实验,双抗体纳米靶向药物的靶向聚集浓度明显高于无抗体纳米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双抗体靶向阿霉素纳米药物(Abc-GC-Dox),并证明该双抗体纳米粒提高了抗肿瘤药物在骨肉瘤细胞内的靶向分布,明显提高了药物浓度,并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骨肉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郑亦静 张小磊 林焱 武垚森 张琼关键词:阿霉素 骨肉瘤 裸鼠 Achillon微创与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别运用Achillon吻合器和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随访比较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从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随机采用Achillon吻合器微创修复与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49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其中Achillon微创修复28例,改良Kessler法缝合21例。两组均无需行拇长屈肌或腓肠肌延长术。本研究平均随访21个月,分别在术后1周、第6个月、第12个月、随访结束期4个时间段,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踝关节运动范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疗效评分进行评价。结果在术后1周内,Achillon组发生1例神经损伤,改良Kessler组发生2例创口浅表感染,1例延迟愈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在第6月,Achillon组AOFAS评分要优于改良Kessler组,第12月时两组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踝关节运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截止随访结束时,所有患者均恢复到受伤前运动水平。结论两种缝合方法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相比改良Kessler缝合法,采用Achillon吻合器具有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快、术后美观等优点。 程涛 洪建军 郑亦静 叶超 赖红燕 卢晓郎 楼宇梁关键词:急性跟腱断裂 细胞自噬在糖尿病大鼠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凋亡和自噬水平在糖尿病大鼠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SD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模型16周后,完整获取大鼠腰椎间盘,经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阿里新蓝染色,在组织水平检测椎间盘病理变化。DNA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髓核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髓核组织凋亡和自噬水平。结果:HE和阿里新蓝染色显示糖尿病大鼠椎间盘发生退变。和正常组相比,caspase-3阳性细胞比例在糖尿病大鼠椎间盘中明显增加。TUNEL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率升高。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自噬指标LC3Ⅱ/LC3Ⅰ和beclin-1表达量在糖尿病大鼠组均高于正常组。结论:STZ诱导的糖尿病可加速大鼠椎间盘退变,并且提高了髓核组织中凋亡和自噬水平。 郑旭浩 张小磊 江立波 胡旭琪 金永龙 郑亦静 吴畏 徐华梓关键词:椎间盘退变 糖尿病 自噬 细胞凋亡 宫内膜干细胞与跟腱细胞在低氧环境下共培养研究宫内膜干细胞的体外分化 目的:通过人宫内膜干细胞与人跟腱细胞在低氧环境下共培养及检测宫内膜干细胞的各项特异性指标的表达量,研究共培养以及低氧对人宫内膜干细胞向跟腱细胞定向分化的影响。 方法:在无菌条件下获取三例跟腱修复术患者的跟腱标本,去除疤... 郑亦静关键词:低氧环境 共培养 免疫印迹法 文献传递 微创经皮锁定重建钢板与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对应用微创经皮锁定重建钢板与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62例锁骨中段骨折病例,34例行经皮锁定重建钢板固定(钢板组),28例行经皮弹性髓内钉固定(弹性钉组),对两组病例术中情况,术后第三天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术中C臂机照射时间、术后第三天疼痛评分、A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弹性钉组手术时间短于钢板组,而钢板组B型骨折的愈合时间短于弹性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两组的DASH和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进行比较,A型骨折病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钢板组B型骨折病例的评分均优于弹性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时,两组A型和B型骨折病例的DASH和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弹性钉组术后更易出现皮肤激惹,而在内固定松动、创口感染、再骨折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锁定重建钢板与弹性髓内钉都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有效微创内固定方式。但从B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的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来看,经皮锁定重建钢板固定在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中更具优势。 冯永增 水小龙 郑亦静 陈龙 汤骏 郭晓山 洪建军关键词:锁骨 弹性髓内钉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在治疗锁骨骨折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9 2013年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㈣)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ORIF)两种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对42例锁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MIPPO和ORIF两种方法治疗,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2例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MIPPO组骨性愈合时间平均(11.6±1.6)周,ORIF组平均(13.0±2.1)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评定按照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MIPPO组总体优良率为91.7%,ORIF组总体优良率为86.7%,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较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郑亦静 洪建军 程涛 叶超 赖红燕 卢晓郎 楼宇梁关键词:锁骨 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微球结合富血小板凝胶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背景:在骨组织愈合过程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种类的生长因子协同参与,目前组织工程中对生长因子的递送大多局限于单一种类和单一浓度,其结果往往差强人意。新一代的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就是2种或者多种生长因子的仿生程序式释放,然而目前相关的研究还非常少。目的:观察包埋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结合富血小板凝胶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1)复乳法制作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测定微球包封率、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体外释放率及微球形态和体积,将制作满意的微球与激活的富血小板凝胶结合,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三维支架上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2)将骨髓基质干细胞分为6组:乏血小板血浆组、血小板凝胶组(加入富血小板血浆)、骨形态发生蛋白+乏血小板血浆组、骨形态发生蛋白+血小板凝胶组、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乏血小板血浆组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血小板凝胶组。各组加入经预处理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观察各组细胞增殖量、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成骨细胞成熟分化的标志物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加入富血小板血浆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乏血小板血浆组;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4组;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乏血小板血浆组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血小板凝胶组中骨桥蛋白和骨钙蛋白mR 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组。提示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微球结合富血小板凝胶有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 卢晓郎 郑亦静 程涛 叶超 洪建军关键词:缓释材料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缺损修复 增殖 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