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国强

作品数:73 被引量:460H指数:12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6篇超声
  • 24篇甲状腺
  • 15篇乳腺
  • 13篇良恶性
  • 13篇恶性
  • 12篇结节
  • 12篇超声检查
  • 11篇成像
  • 9篇造影
  • 9篇显像
  • 9篇超声显像
  • 8篇良恶性结节
  • 8篇恶性结节
  • 7篇腺癌
  • 7篇病理
  • 7篇超声造影
  • 6篇乳头
  • 6篇乳头状
  • 5篇甲状腺结节
  • 5篇甲状腺良恶性...

机构

  • 62篇深圳市第二人...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五人...

作者

  • 62篇郭国强
  • 42篇李泉水
  • 42篇陈胜华
  • 25篇熊华花
  • 20篇李振洲
  • 18篇邹霞
  • 13篇罗长锐
  • 13篇张家庭
  • 11篇许晓华
  • 10篇邓水平
  • 9篇刘倩
  • 9篇李征毅
  • 8篇姜健
  • 8篇李清山
  • 7篇王晶
  • 7篇粟辉
  • 6篇贡雪灏
  • 6篇粟晖
  • 5篇方凡
  • 4篇杨雪冰

传媒

  • 10篇临床超声医学...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2013中国...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0
  • 1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检测乳腺良恶性肿块硬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应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技术评价乳腺肿块硬度,探讨其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价值。方法分析90例共102个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常规超声及ARFI成像特征,记录声触诊组织成像与二维超声图像病灶面积比值(AR)、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检测深度及剪切波速值(SWV)、病灶与周边相同深度正常乳腺组织剪切波速比值(R-SWV),分析乳腺癌与各良性病灶之间的差异。结果获取剪切波速的成功率>94%。乳腺癌较其他各良性病灶的声触诊组织成像显示图像更黑,其次为乳腺炎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AR、SWV及R-SWV较各良性病灶均明显增高(P<0.01),AR、SWV、R-SWV诊断乳腺癌的cutoff值分别为1.66、6.71m/s、5.02,各良性病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AFRI弹性成像技术能定性、定量反映乳腺肿块的弹性特征,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对于乳腺癌与乳腺炎的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熊华花李泉水陈胜华郭国强罗长锐孙燕花
关键词:乳腺肿块病理组织学
睾丸肿瘤32例超声声像图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睾丸肿瘤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对32例睾丸肿瘤病例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21例(66%)精原细胞瘤中,17例(81%)肿块表现为低回声,15例(71%)呈分叶状,似2个以上结节聚集融合或叠加而成;5例(24%)伴有睾丸微石症;6例(29%)肿块内见多发微钙化;所有肿块血供较丰富。11例非精原细胞瘤均为椭圆或类圆形,以不均匀中等回声多见,占73%;其中2例(18%)伴睾丸微石症,2例内见微钙化(18%),8例(73%)肿块血供较丰富,3例(27%)肿块无血流信号。结论:睾丸肿瘤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血流速度及RI对鉴别睾丸肿瘤作用不大。
方凡陈胜华李振洲郭国强
能量多普勒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在胎盘脐带附着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能量多普勒三维血管成像技术(3D-PDA)在脐带附着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常规超声检查疑为脐带附着异常的胎儿行3D-PDA检查并随访,将3D-PDA结果与产后胎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3D-PDA诊断脐带附着异常46例,其中球拍状胎盘(脐带边缘附着)38例,3D-PDA显示脐带边缘附着,多角度可见血管树从附着点逐渐深入胎盘;帆状胎盘(脐带帆状附着)8例(3例合并有副胎盘),3D-PDA显示脐带帆状附着,多角度可见脐带根部附着于胎膜上,附着处未见胎盘组织。3D-PDA诊断结果与产后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100%。结论 3D-PDA能准确、直观地显示脐带附着点及其走行情况,在脐带附着异常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郭国强陈书文陈胜华贡雪灏方凡刘云平
关键词:血管成像技术能量多普勒
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鉴别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5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54个结节和7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102个结节的声像图,对2组疾病的二维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图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疾病在发病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结节大小、结节退行性改变(钙化、囊性变或者出血)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节数目,结节形状,结节内实质回声,结节边界(晕环、包膜),结节内部、周边血流信号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二者的病理基础不同,构成了超声图像上不同的特征,可作为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鉴别诊断要点。
白新华杨雪冰郭国强熊华花
关键词: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定性定量分析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44个结节,所有患者术前进行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先定性分析所有结节超声造影特点,主要包括...
李泉水罗长锐李振洲郭国强王晶刘倩李清山
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瓣四瓣化畸形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瓣四瓣化畸形(QAV)的价值。方法纳入63例QAV患者,将其分为轻度主动脉瓣反流(AR)组(n=20)、中度AR组(n=35)及重度AR组(n=8);回顾性分析超声声像图及临床资料,观察临床因素及瓣膜超声征象对于QAV的诊断效能。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示QAV患者主动脉瓣存在4个瓣叶,各瓣叶大小可相等或有所不同;瓣膜形态多增厚、挛缩、卷曲或粘连;回声多增粗、增强,可伴钙化。舒张期主动脉瓣膜呈十字形关闭,伴不同程度AR,未见明显狭窄;收缩期等大型瓣膜呈方形或菱形开放,非等大型瓣膜则呈不规则形。重度AR组2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回声异常更为明显,并见条索状或结节状赘生物、心室扩大及心包积液。不同瓣叶大小患者AR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高血压及瓣膜不同回声患者AR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年龄越大,AR程度越重(χ^(2)=9.461,P=0.002)。结论超声心动图可显示QAV患者主动脉瓣瓣膜数目、形态、结构及开闭情况,评估心脏大小和功能,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为诊断及治疗QAV提供参考。
郭国强张烨韩建成薛超何怡华
关键词:主动脉瓣心血管畸形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BI-RADS分级、钼钯BI-RADS分类及两者联合对乳腺原位癌诊 断的比较研究
李泉水张家庭郭国强陈胜华刘倩罗长锐
SWE对慢性弥漫性肝损害(病理分期F2-F3)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分析
目的研究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病理分期为F2和F3期的慢性弥漫性肝脏损害的诊断价值并对误诊病例的SWE图像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87例经过SWE检查的慢性肝损害病例,病例收集时间段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
郭国强贡雪灏许琴李征毅刘燕马媛媛
文献传递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不同谷丙转氨酶水平的乙型肝炎患者胆囊疾病及脾脏大小研究中的价值
2023年
目的通过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研究不同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的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弹性值与胆囊疾病及脾脏大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肝弹性值升高的166例乙型肝炎患者,根据ALT水平将患者分为ALT测值正常组(N组)107例、测值升高但不超过正常值2倍组(Ha组)34例和测值升高且大于正常值2倍组(Hb组)25例,分析各组肝弹性值对胆囊疾病患病率和脾脏大小的影响,并分析肝弹性值与脾厚径的相关性。结果①在N组、Ha组和Hb组中,性别构成比、胆囊疾病患病率与脾脏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②N组胆囊疾病患者肝弹性值和年龄显著高于无胆囊疾病患者(P<0.001,P=0.005),校正年龄后,肝弹性值是胆囊疾病的危险因素(O R=1.167,P=0.040);N组脾大者肝弹性值显著高于无脾大者(P=0.006),肝弹性值是脾大的危险因素(O R=1.221,P=0.004)。③Hb组脾大者肝弹性值显著高于无脾大者(P=0.021),肝弹性值是脾大的危险因素(O R=1.327,P=0.026),且肝弹性值与脾厚径中等相关(r=0.580,P=0.002)。④以N组肝弹性值和胆囊疾病患病情况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04,最佳干预治疗阈值为7.350,对应敏感度、特异度为68.0%和66.7%。⑤以N组、Hb组肝弹性值和脾大患病情况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0.773,最佳干预治疗阈值分别为7.450、12.500,对应敏感度分别为61.5%、72.7%,特异度分别为67.6%、92.9%。结论ALT水平正常的乙型肝炎患者,胆囊疾病和脾脏大小与肝弹性值大小相关;ALT水平2倍于正常值的乙型肝炎患者,肝弹性值与脾厚径中度相关;对肝弹性值升高以及ALT水平较高的患者,尽早给予干预。
郭国强张嘉辉许琴袁伟吴欣殷关晓韵张璟
关键词:谷丙转氨酶乙型肝炎胆囊疾病
超声特征辅以免疫组化标记物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因素的评估价值
熊华花邓晓双邓水平郭国强邹霞李征毅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