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 作品数:27 被引量:5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通市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卫生厅面上基金 江苏省南通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 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β-tubulin Ⅲ表达水平对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影响 2013年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β-tubulin Ⅲ的表达水平与化学治疗(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以1:2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基因型组:对照组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基因型组根据ERCC1及RRM1的表达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检测病理标本中β-tubulin Ⅲ的表达水平,比较β-tubulin Ⅲ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基因型组最终有118例NSCLC病例可评价,均可成功检测β-tubulin Ⅲ的表达情况。对照组有效率(37.5%)与基因型组有效率(4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组中各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β-tubulinⅢ低表达组有效率(55.1%)显著高于β-tubulin Ⅲ高表达组(36.7%,P<0.05)。结论:在晚期NSCLC腺癌亚型中,β-tubulin Ⅲ低表达患者疗效较好,β-tubulin Ⅲ高表达可能意味着对多西他赛耐药。 陈佳 何松 王淼舟 郭燕 张晓东 吉志固 朱亚芳 陆俊国 陶玉 朱兴华 王建红 杨书云 尹海兵 谭清和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Β-TUBULIN ERCC1基因 胃底腺型胃腺癌1例 2023年 患者,女性,56岁。因上腹部不适于2017-04就诊于本院。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2.9×109/L。全腹部CT扫描示:胃底部胃壁稍增厚。胃镜示:胃底可见一0.6 cm×0.6 cm的扁平隆起,中央凹陷;另可见数枚0.2~0.5 cm息肉样隆起。扁平隆起性病变予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数枚息肉样隆起予以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 吴雅珣 郭燕 李春笋关键词:胃肿瘤 主细胞 壁细胞 ERCC1、RRM1、β-tubulinⅢ、VEGFR2、Endostatin和PDGFC基因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郭燕 卫颖泽ATP生物荧光体外药敏检测在中晚期结直肠癌化疗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体外药敏检测法(ATP-TCA)的特点及其在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方案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应用ATP-TCA体外检测59例结直肠癌细胞对常用抗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ATP-TCA法对结直肠癌标本的可评估率为96.61%。57例结直肠癌细胞对4组联合化疗药物氟尿嘧啶+丝裂霉素、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伊立替康、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相比氟尿嘧啶、丝裂霉素、伊立替康、奥沙利铂4种单药的敏感度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06)。应用ATP-TCA检测结果指导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临床近期有效率为59.65%(34/57),总预测准确率为63.16%(36/57),阳性符合率为61.82%(34/55),阴性符合率为100%(2/2)。结论 ATP-TCA能有效检测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对指导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蒋松琪 何松 江晓晖 陈志刚 郭燕关键词:ATP-TCA 结直肠癌 抗癌药物 细胞培养 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对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24例临床诊断为Ⅱ-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美国Bard自动活检枪及14-18G活检针经超声引导下行肿块穿刺,穿刺标本行病理学检测及PCR法EGFR基因突变分析。结果:6例采用14G针,17例采用16G针,1例采用18G针,取材满意率为100%,所有病例穿刺活检后无严重并发症。病理诊断结果:腺癌17例,鳞癌4例,腺鳞癌2例,肉瘤样癌1例。EGFR基因突变11例,其中5例外显子19突变,4例外显子21突变,1例外显子20突变,1例外显子20、21均突变。结论: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检测的取材手段,可为临床药物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张晴 季秀珍 何英 蒋晓娟 陈希 郭燕关键词:肺癌 EGFR基因突变 超声引导 粗针活检 食管肉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附20例报告)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食管肉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通过对20例食管肉瘤样癌进行常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结果:食管肉瘤样癌呈息肉样生长,部分发生于溃疡型肿块旁,肿瘤可位于整段食管,但以中段食管最为常见。镜下,肿瘤以肉瘤样成分为主,并可见分化不等的鳞状细胞癌,且两者之间有移行过渡,部分病例仅见肉瘤样成分。肉瘤样成分Vimentin弥漫表达,CK(p)、CK5/6部分表达,α-SMA部分表达,偶尔表达S-100。电镜下,发现有些肉瘤样细胞保留了上皮的标志,可以观察到桥粒连接和张力原纤维,其他多数细胞具有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或其他间叶细胞的表现,如胶原纤维、中间连接,胞质中可见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2.4%,预后较好。结论:食管肉瘤样癌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恶性肿瘤。 李春笋 陈旭东 何松 郭燕 尹海兵 陈亚丽 刘玉山 李洪江关键词:食管 肉瘤样癌 电镜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病理活检检测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价值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及乳腺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mic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基因表达情况。方法36例乳腺癌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方法检测HER-2表达情况。结果36例取材满意率为100%,穿刺活检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组织病理诊断浸润性癌26例,腺癌7例,导管原位癌1例,浸润性癌伴鳞状化生1例,大部分中一高级别导管原位癌+小部分浸润性癌Ⅱ~Ⅲ级1例;HER-2阳性18例,阴性16例,2例无法确定。结论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病理活检明确乳腺癌诊断,可作为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的取材方法。 张晴 何英 孙春娟 郭燕 陈希 季秀珍关键词: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超声引导 粗针穿刺活检 以天青A染料显示DNA的染色方法 被引量:2 2006年 对肿瘤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进行测定,根据其倍体及细胞周期情况对肿瘤细胞的良恶性,恶性程度以及预后加以判断,称为DNA定量分析,能进行这种测定的主要有流式细胞仪和图像细胞仪两种,图像细胞仪分析由于具有直观,标本适用性广等特点深受广大病理工作者的青睐,DNA图像细胞分析首先必须进行DNA染色,传统的染色方法是Feulgen法,所用染料为碱性品红,我们采用天青A作为染料,替代碱性品红,取得了良好的DNA染色效果。 周建云 何松 于兰 郭燕关键词:DNA定量分析 染色方法 染料 肿瘤细胞核 脱氧核糖核酸 ATP-TCA实验及EGFR mRNA表达对中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有效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分析生物荧光肿瘤药物敏感实验(ATP-tumor chemosensitivity assay,ATP-TCA)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m RNA表达与中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的关系及二者的临床预测价值,为临床个性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普外科40例中晚期结直肠癌病例,分别进行ATP-TCA实验和EGF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观察氟尿癌啶联合奥沙利铂(FOLFOX0)方案治疗效果。结果:1ATP-TCA总符合率80.00%,敏感符合率76.00%,耐药符合率86.67%,灵敏度90.48%,特异性68.42%;2EGFR m RNA表达阴性23例,临床有效18例,有效率78.26%,EGFR m RNA表达阳性17例,临床有效3例,有效率17.65%(χ2=12.07,P<0.01);3ATP-TCA结果敏感且EGFR m RNA表达为阴性的有20例,其中18例临床有效,有效率90.00%;ATP-TCA结果耐药且EGFR m RNA表达为阳性的有10例(χ2=9.338,P<0.05),其中1例临床有效,有效率10%(χ2=18.373,P<0.05)。结论 :联合进行ATP-TCA实验及EGFR m RNA检测,可提高对中晚期结直肠癌预测化疗疗效的正确性,可作为患者个性化给药的实验室依据。 蒋松琪 江晓晖 陈志刚 郭燕 何松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 ATP-TCA 40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中ERCC1、RRM1及β-tubulin Ⅲ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及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寻找适合晚期NSCLC的实验材料和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61例组织学标本和42例细胞学标本进行了ERCC1、RRM1及β-tubulinⅢ的检测,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其中的85例组织学标本和8例细胞学标本还采用原位杂交法进行了mRNA水平的检测。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ERCC1、RRM1及β-tubulinⅢ的阳性率分别为53.8%、46.9%和54.3%。组织学标本与细胞学标本的免疫组化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CC1表达与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阳性率高于腺癌)及淋巴结转移有关,β-tubulinⅢ表达仅与病理类型有关(腺癌阳性率高于鳞状细胞癌),RRM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原位杂交结果显示,ERCC1、RRM1及β-tubulinⅢ的mRNA阳性率分别为39.8%、43.0%和59.1%。结论 ERCC1、RRM1及β-tubulinⅢ的免疫组化检测不仅适用于不同种类的NSCLC组织学标本,也适用于细胞学标本。细胞学标本的mRNA原位杂交法优于免疫组化法。对NSCLC进行这3种基因检测分析,有助于指导术后辅助化疗及晚期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郭燕 谭清和 吉志固 陆俊国 陶玉 陈佳 朱兴华 王建红 杨书云 徐小红 尹海兵 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