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颖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学事业费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胎儿
  • 4篇羊膜
  • 4篇羊膜腔
  • 4篇羊膜腔灌注
  • 4篇妊娠
  • 4篇胎儿生长
  • 4篇胎儿生长受限
  • 4篇灌注
  • 3篇宫颈
  • 3篇病变
  • 3篇病毒
  • 2篇蛋白
  • 2篇羊膜腔灌注术
  • 2篇羊膜腔灌注治...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样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机构

  • 13篇广州市第一人...
  • 3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3篇郭颖
  • 6篇康佳丽
  • 5篇张玉洁
  • 4篇顾正田
  • 3篇陈淑贤
  • 3篇周艳
  • 2篇吕军
  • 2篇朱秋云
  • 2篇雷蔚华
  • 1篇陈倩文
  • 1篇任丽华
  • 1篇李莉平
  • 1篇王维
  • 1篇祝琳
  • 1篇黄燕冰
  • 1篇冯淑瑜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新医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羊膜腔灌注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结局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羊膜腔灌注下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妊娠结局。方法:分析199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系统产检、分娩的GDM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共30例,予羊膜腔内灌注小儿复方氨基酸100mL(A组),同期抽取GDM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26例(B组)。并对两组的妊娠结局及围生儿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新生儿窒息、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GDM合并胎儿生长限是一种严重危害围生儿的疾病,积极的处理有助于改善围生儿的预后。
郭颖张玉洁康佳丽黄燕冰陈淑贤顾正田
关键词:胎儿生长受限羊膜腔灌注术
妊娠中晚期使用替诺福韦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用于妊娠中晚期HBV高病毒载量孕妇对阻断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6例HBV高病毒载量孕妇按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不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组于妊娠24~28周给予口服替诺福韦至分娩,2组新生儿出生后均予标准免疫预防(乙型肝炎人Ig+乙型肝炎疫苗),比较2组孕妇HBV DNA载量变化、婴儿7月龄时HBsAg、HBV DNA阳性率、新生儿出生时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孕妇用药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观察组孕妇的血清HBV DNA载量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7个月后,观察组婴儿血清HBsAg、HBV DNA阳性率均为0%,母婴阻断率达100%,对照组婴儿血清HBsAg、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14%、11%,母婴阻断率为8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长、头围、体质量及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孕妇用药后发生相关不良反应3例(5%),其中2例表现为轻微头晕、乏力,1例表现为轻度恶心、食欲减退。结论妊娠中晚期HBV高病毒载量孕妇使用替诺福韦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安全性好。
周艳周华红林莹玉郭颖
关键词:替诺福韦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羊膜腔灌注治疗胎儿生长受限对IGF-Ⅰ,Ⅱ及IGFBP-3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比羊膜腔灌注术及静脉输液分别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后母体血清、羊水及新生儿脐血中IGF-Ⅰ,Ⅱ及IGFBP-3水平的差异来阐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FGR的关系,并为羊膜腔灌注治疗的可行性及科学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0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临床诊断的中期FGR孕妇60例,随机分为羊膜腔灌注治疗组30例(实验组)及静脉输液治疗组30例(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孕妇分娩时的母血、羊水及脐血中的IGF-Ⅰ、Ⅱ及IGFBP-3的浓度并对比它们的差异;记录两组孕妇分娩时新生儿的身长、体重及胎盘重量并对比它们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IGF-Ⅰ,Ⅱ水平有明显的上升,而IGFBP-3水平在羊水及脐血中均下降,在母血中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的新生儿身长、体重及胎盘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羊膜腔灌注治疗FGR与母体静脉输注氨基酸及能量合剂治疗FGR相比较,前者是治疗FGR的更为有效的方法,可通过母血中IGF-Ⅰ及羊水中IGF-Ⅰ、Ⅱ及IFGBP-3水平的检测来评估疗效。
郭颖张玉洁康佳丽陈淑贤顾正田王维
关键词:胎儿生长受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羊膜腔灌注治疗
近10年子宫切除的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近10年子宫切除的原因。方法:近10年我院实施子宫切除术妇女2697例,分析手术首要指征和患者年龄。结果:①切除原因为子宫肌瘤62.6%,子宫腺肌病11.0%,子宫脱垂9.5%,恶性肿瘤7.9%,随后是卵巢良性肿瘤、功血、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产科因素及CIN。②子宫切除高峰年龄在41-50岁,21-60岁各年龄组子宫肌瘤是首要原因,61-90岁3个年龄组子宫脱垂为首要原因,21-30岁子宫切除前两位原因是子宫肌瘤37.1%(13/35)和宫颈癌31.4%(11/35)。结论:41-50岁是子宫切除的高峰年龄。60岁前、后子宫切除最主要原因分别是子宫肌瘤和子宫脱垂,21-30岁年轻女性宫颈癌是次于子宫肌瘤的子宫切除的重要因素。
吕军雷蔚华郭颖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病因年龄手术指征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经羊膜腔灌注治疗后的结局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经羊膜腔灌注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分析1997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系统产检、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共40例,予羊膜腔内灌注小儿复方氨基酸100ml(A组),同期抽取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孕产妇36例(B组)。并对两组的妊娠结局及围生儿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治疗组(A组)新生儿窒息、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是一种严重危害围生儿的疾病,积极的处理有助于改善围生儿的预后。
郭颖张玉洁康佳丽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羊膜腔灌注术
妊娠中期羊水过少羊膜腔灌注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羊膜腔灌注在妊娠中期羊水过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中期经超声检查诊断为羊水过少孕妇50例,经腹介入性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灌注适量温热的0.9%氯化钠溶液,术后再次超声检查了解羊水情况及胎儿发育有无畸形。结果15例发现胎儿畸形,其中2例双肾缺如(其中1例合并膀胱缺如),2例双肾发育不良,1例多囊肾,1例双肾积水,2例多器官发育异常,21-三体、18-三体、13-三体各1例,单脐动脉、染色体异常1例,胎儿双肺发育不良2例,成骨发育不良1例。其余35例羊水过少孕妇与同期35例正常孕妇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羊膜腔灌注在妊娠中期羊水过少中具有诊断及治疗的双重作用。
张玉洁康佳丽郭颖陈淑贤顾正田
关键词:妊娠中期羊水过少胎儿畸形羊膜腔灌注
妊娠中晚期使用替诺福韦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用于妊娠中晚期HBV高载量孕妇,观察其对母婴阻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96例HBV高载量孕妇按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不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组于妊娠24~28周给予替诺福韦口服至分娩时,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予标准免疫预防(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比较两组孕妇HBV-DNA水平变化、婴儿7月龄时HBsAg、HBV-DNA阳性率、新生儿出生时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孕妇用药后发生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分别为(7.59±1.21)log_(10)IU/mL和(7.57±1.23)log_(10)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观察组孕妇的血清HBV-DNA水平[(3.25±0.61)log_(10)IU/mL]显著下降并明显低于对照组[(7.65±1.29)log_(10)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7个月后,观察组婴儿血清HBsAg、HBV-DNA阳性率均为0%,母婴阻断率达100%,对照组婴儿血清HBsAg、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3.9%、11.1%,母婴阻断率为8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长、头围、体质量、Apgar评分及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用药后发生相关不良反应者有3例,其中2例表现出轻微头晕、乏力,1例表现轻度恶心、纳差,发生率为5.0%。结论妊娠中晚期使用替诺福韦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安全性好。
周艳周华红林莹玉郭颖
关键词:替诺福韦妊娠中晚期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宫保散及联合LEEP治疗对宫颈癌前病变并发HPV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分析宫保散在临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CIN)并发HPV感染的影响及观察其联合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妇科部2012年6月-2014年1月就诊的120例宫颈癌前病变并发HPV感染的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施以宫保散局部外涂联合LEEP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纯施以宫保散局部外涂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疗效与疗程的关系,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患病时间越长越难治愈;2宫保散联合LEEP治疗对CIN并发HPV感染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的宫保散疗效。结论宫保散联合LEEP手术在治疗CIN并发HPV感染不仅操作简单,创伤极小而且费用低,临床效果好,不复发。大大提高了对CIN并发HPV感染的治疗率。
朱秋云郭颖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HPV感染LEEP治疗
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门诊行TCT检查的患者3047例,对TCT结果阳性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镜下取活检。结果 TCT对CINⅠ、CINⅡ-CINⅢ(包括原位癌)及宫颈癌的敏感度分别为78.7%、74.8%、86.4%,特异度为84.1%、92.3%,98.7%。阴道镜检查对CINⅠ、CINⅡ-CINⅢ(包括原位癌)及宫颈癌诊断的敏感度为75.2%、73.2%、68.2%,特异度为83.6%、86.4%及99.3%。在诊断CINⅠ时,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χ2=0.065,P>0.05),而在诊断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时两种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结论 TCT和联合阴道镜检查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任丽华郭颖陈倩文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病变
胰岛素生长因子Ⅰ、Ⅱ及其结合蛋白3在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与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on,FGR)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产科住院的临床诊断的中期FGR孕妇共30例,抽取同期引产的健康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1;分娩时再抽取30例健康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2;分别测定FGR孕妇组在孕中期及分娩时与两个对照组的母血、羊水及脐血中的IGF-Ⅰ、Ⅱ及IGFBP-3的浓度并对比它们的差异。结果:FGR组的IGF-Ⅰ、Ⅱ水平在孕中期及分娩时均下降,而IGFBP-3水平却升高。结论:IGF-Ⅰ、Ⅱ及IGFBP-3可能与FG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GF-Ⅰ、Ⅱ的降低及IGFBP-3的升高可能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
郭颖张玉洁康佳丽
关键词:胎儿生长迟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共2页<12>
聚类工具0